第212章 【购置金门】

推荐阅读:斗破之无上之境万相之王万古神帝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开局一座核心舱重回1982小渔村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剑走偏锋的大明斗罗:血脉不够?脑子来凑

    10月26日,星期三。
    袁天凡高兴的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我们已经收购到99%的淘化大同股权,此次私有化行动获得完全成功。”
    动用2.2亿港币,收购25%淘化大同的股权,实际上股民不亏、泰富集团不亏。
    当初,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75%股权的代价是6亿港币,相当于估值是8亿港币;在这期间,淘化大同分红三次,总计分红约2.5亿港币,股民狂喜;而如今,淘化大同被私有化时,估值近9亿港币。一番计算下来,淘化大同的散户不吃亏!
    而对于泰富集团来说,淘化大同在股市巅峰时,市值近12亿港币,如今以9亿港币的市值私有化,剩下不少钱;以资产计算,淘化大同如今每年盈利6000多万港币,账上的现金流高达3亿港币。
    泰富集团私有化淘化大同花了2.2亿港币,但淘化大同却可以马上贡献给泰富集团3亿港币的现金流。若不是股市低谷,泰富集团又溢价15%,料想不会如此顺利。
    以九巴为例,这次如果顺利拿下金门大厦,以后基本就是稳定无忧了。每年收租加巴士业务的盈利,可以给股东高额的分红,同时多余的钱,又可以适当的投资一些收租物业。
    由于当年是分层出售,所以物业分散在很多业主手里,据林正杰所知,恒基地产总部便设在这幢大厦里,李兆基的写字楼在七层。
    四任业主,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难怪市场对金门大厦估值低!
    最后,林正杰说道:“以后,九巴的资金往来,存款、贷款,我建议都选择恒隆银行!”
    雷觉坤还主动和林正杰打招呼告辞,态度非常的端正。
    “行,安排九巴来投资,由你来牵头!”
    “可以商量着来,既然想好投资,价格可以谈,具体向我汇报就行。我过两天要去美国一趟,所以这个事你和九巴董事会谈。”
    当然,还有这期间的利息也赚了大几千港币。
    总之现在两家的现金流就已经接近10亿港币,随时可以进行多元化发展。
    亚洲证券坐拥净资产5亿港币,完全算得上大型企业,特别是这次抄底地产,以后更是资产倍增。
    他算盘打得很好,因为林正杰的一系列安排都非常正确,他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那就是,现在正式吸纳物业的时候。
    大家不傻,林正杰这是给大家面子,九巴已经是泰富集团的‘实质性’子公司。更不要说,泰富集团为九巴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陈伟忠迫不及待的说道:“老板,我打听到金门大厦打算分层销售,不过市场对于这座大厦的价格持不乐观态度,因为其前后四任业主都以凶隙告终,觉得此座大厦甚为邪门,所以估价要比周边的大厦低。”
    比如说收购过一家叫做‘健全食品’的企业,进入冷冻食品行列,包括多种点心、水饺、馄饨、汤圆及饭团等;至于参股的旺仔码头,则只是占股50%。
    泰富集团入主几年下来,九巴的现金流竟然高达近十亿港币,股东们自然喜笑颜开。同时,九巴还有三处车厂地皮,巴士业务盈利也在近5000万港币,可谓资产丰富。
    当时的报纸,纷纷以“金门气走置地”,”金门大胜置地”等字眼为标题,可想而知,置地公司的高层心底里,着实感到不是味儿,这亦埋下了日后金门建筑公司全军覆殁的祸根。
    泰富集团次轮在购入9亿港币的土地储备、完成三家子公司的股权增持至45%、完成一家子公司的私有化、偿还16亿的债务及3亿港币的利息;
    更何况,哪怕是1985年买进,都算是在抄底。
    “好,我明白了!”
    最终,泰富集团的债务仅剩下20亿港币,但还有33亿港币的现金流。
    置地因为在七十年代末调整投资方向――过去主要投资商业地产,如今决定投资发展地产,故决定售出金门大厦,再加上当时佳宁的陈松青给价实在太高,所以最终以9.98亿港币成交。
    本来是30亿的现金流,没想到淘化大同又能贡献3亿港币,再次变回33亿现金流。
    林正杰一愣,随即问道:“冠名权卖出去?”
    接下来便是金门大厦的第二任业主‘怡和’,七十年代,怡和集团在投资策略上犯了连串致命的错误。集团高层认为香港地方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大举向外投资;在夏威夷、菲律宾收购地产、糖厂等项目,在中东、非洲收购银行,运输公司;在澳洲及欧洲则收购连锁超级市场,更大举在英国收购地产公司,但这些策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
    首先,当初在黄金和股票上,这两家公司赚的都是好几千万港币;
    雷普照马上说道:“好的,有林生关照,那自然是万无一失。”
    “行,我明白!”
    “你觉得呢?”林正杰询问陈伟忠。
    九龙巴士、亚洲证券的资金,大概安排好了。
    各董事纷纷赞成九巴投资金门大厦,此时林正杰在九巴的影响力,已经是几乎要超过创始人邓肇坚。
    “嗯”
    九巴的投资发展部,是直接掌握在泰富集团的手中,而以雷普照等人为首的管理层,更多是经营巴士业务。
    安排好亚洲证券的‘抄底地产’后,林正杰思考了一下。
    自己为大家赚那么多钱,现在也该捞点好处了吧!
    一众董事没有反对,纷纷附和这个建议。
    陈伟忠马上说道:“我是觉得如果作为泰富集团的总部大厦,也有些不太好。我们有那么多资金,以后总有机会打造自己的总部大厦。但如果两家巴士公司的一家购买,又用不着冠名权,干脆出售掉冠名权。”
    会议散去后。
    这几年,仅银行利息就将九龙建业压迫得很,毕竟这几年是高利率;而租金又大幅下跌,所以九龙建业日子并不好过。
    集团投资了天文数字的资金,结果所收购回来的项目不是效益不佳、就是要大幅撇帐,更加是集团错失了分享香港70至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机会。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怡和唯有向‘亲儿’置地求救,并以7.15亿元作价将金门大厦卖给了置地,以筹集资金渡过难关。
    由于怡和,志在金门大厦,自然不惜代价.1975年5月怡和宣布以每9股面值6元的怡和股票,换取10股面值5元的金门建筑公司的股票,最后成功地收购了金门建筑公司,将它收归名下。
    由于置地在拍卖会丢了面子,便在金门建筑上市后暗地里吸纳其股票。1975年金门大厦落成,成为中环的一幢大厦,所以金门大厦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2/2355/1383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