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推荐阅读:法师奥义、末法王座、超神建模师、盛唐传说、龙族高手在都市、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武傲乾坤、律师展昭、与美女护士同居、
第18章</br> “莫慌!”</br> 文启从宋程手中接过包裹。</br> “你没有发现皇榜有蹊跷?”</br> 文启沉声道。</br> 宋程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动作,看向文启。</br> “什么蹊跷?”</br> “皇榜上全部都是南方学子!”文启悠悠的说道。</br> 宋程一愣。</br> 他当时情绪过于激动,居然并未在意此事。</br> 只见文启夺了状元,便觉榜单没有任何问题。</br> 居然没有意识到如此明显的蹊跷。</br> “这······!”宋程这才回想起二人离去之时,考生分为两派。</br> 想来便是南北两地之争。</br> 虽然北方仍处在战乱之中。</br> 但泱泱学子居然无一人上榜,实在蹊跷。</br> “事情还有转机!”文启笃定的说道。</br> “朝廷会如何处理?”宋程略有些急促的问道。</br> “增设北榜!”文启打了个哈欠,直接躺在了床上。</br> “什么意思?”宋程心中十分忐忑,连忙追问。</br> “至少多待几日,等待朝廷的回应!”文启并没有正面回答。</br> 宋程犹豫了一下,才缓缓放下了行李。</br> 他本来已经心如死灰,听完文启的话,心中又燃起一丝希望。</br> 毕竟对于他来说,寒窗苦读十年,如何等不得这几日。</br> 说不定还能等到一线生机。</br> ······</br> 朱标皱眉坐在窗前,眺望着窗外的景色。</br> 窗外生意盎然。</br> 但朱标却没有丝毫欣赏的心情。</br> 端门南北学子的矛盾刚刚解决。</br> 他亲自出面,表示一定会给北方学子一个满意的答复。</br> 再加上锦衣卫的示警。</br> 这才短暂的缓解了双方的矛盾。</br> 但如此不过是饮鸩止渴。</br> 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br> 他缓缓起身,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br> 思考着对策。</br> 此事看似只是简单,实则关系重大。</br> 首先是关乎明朝的教育公平。</br> 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br> 几乎是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br> 如果连科举都做不到公平。</br> 那么几乎意味着向上的通道被堵死。</br> 必然造成民意沸腾。</br> 更何况还牵扯到南北冲突。</br>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br> 必将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br> 朱标此时也恨不得抓来阅卷的官员,质问到底是什么问题。</br> 但此时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br> 会试的阅卷不可能只有一两位官员。</br> 能够造成如此影响,必定是一个牵扯到众多官员的复杂大案。</br> 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能够解决的。</br> 想要彻查此事,还需要时间。</br> 但如何缓解北方学子沸腾的民意,却是当务之急。</br> 更何况他还要承受皇帝的怒火。</br> 如此大案,如果让朱元璋接手。</br> 必然是浮尸千里,血流成河。</br> 朱标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边思绪万千。</br> 忽然他的眼神撇过了桌上的锦囊。</br> 那是文启赠与他的锦囊,还吩咐要带开榜之日打开。</br> 当时他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提前打开?</br> 但终究还是忍住了。</br> 于是便随手放在了桌子上。</br> 后面一直在关注阅卷事宜。</br> 几乎遗忘了此事。</br> 偶然瞥见,才想起。</br> 朱标快步踱至桌前。</br> 拿起桌上的锦囊。</br> “小小状元郎锦囊里面到底留了何物?”朱标迅速打开锦囊,里面果然是一张纸条。</br> 他迅速的翻开。</br> 脸上先是惊讶,随后欣喜若狂。</br> “妙!妙!妙!”</br> 朱标连说了三个妙字。</br> “备轿!我现在去见父皇!”</br> 朱标大喊。</br> 朱标快步赶到勤政殿。</br> 通报之后,迅速走了进去。</br> 只见朱元璋一脸愁容的坐在桌前。</br> 桌上摆放着一摞摞奏折。</br> 朱元璋的勤政几乎是世人皆知。</br> 大大小小的事都亲自批阅。</br> 虽说将此事交给了朱标,但深知问题严重的他。</br> 又如何能够不思考对策。</br> 见朱标走进,他的脸色柔和了几分。</br> 虽然在大殿上他对于朱标的态度相当恶劣。</br> 但更多的是作秀。</br> 他对于这个太子可是相当满意。</br> 只是年纪尚小,还需要多加培养。</br> “父皇我想到对策了!”</br> 二人见面并没有繁琐的礼节,朱标开门见山的说道。</br> “哦?”朱元璋又惊又喜。</br> 他刚刚在心里推演了多遍。</br> 无论如何想不出一个周全的对策。</br> 更多的是在想舞弊官员的死法。</br> 没想到朱标居然已经想到了对策。</br> “什么对策?”</br> 朱元璋收敛了心中的震惊,沉声问道。</br> 朱标靠近朱元璋讲文启锦囊中的妙计复述给朱元璋。</br> 朱元璋听完频频点头。</br> 对这个对策,十分满意。</br> “如此甚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吧!”</br> 朱元璋略加思索,便同意了此方案。</br> “多谢父皇!”朱标欣喜的点了点头。</br> “此方案是你所想?”朱元璋忽然问道。</br> “儿臣惭愧,此计乃是本次春闱状元所献!”朱标如实回答。</br> “文启?”朱元璋讶异的反问道。</br> “正是!”朱标笑道。</br> 将文启赠与他锦囊的事情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br> “果然是神童!当真有先见之明!咱家到是对他十分感兴趣!”</br> “等到殿试之时,咱亲自考考他!”朱元璋点头说道。</br> 朱标此时也很期待文启的表现。</br> 很想知道文启究竟还能给他多少惊喜。</br> 丞相府!</br> 徐达刚刚回到府中,谢翠娥便小心的迎了过来。</br> 此时她依然未告知徐达,文启退婚之事。</br> 便是为了等待皇榜。</br> 若是文启榜上无名,她便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同意与文启的退婚是个正确的决定。</br> 若是文启金榜题名,</br> 谢翠娥见徐达脸上笑容满面,看起来心情不错。</br> 这才缓步走到徐达面前,开口道:“夫君何故如此开心?”</br> “哈哈!”徐达笑了两声。</br> “刘基惹上了大麻烦!”</br> “夫君何出此言?”谢翠娥追问道。</br> 此次春闱,浙东集团出了不少力。</br> 今日贴榜,也算是春闱圆满结束。</br> 浙东集团该好好的记一笔。</br> “此次皇榜,榜上竟无一位北方学子。”</br> “北方学子和南方学子起了冲突,圣上勃然大怒!”</br> “若不是太子殿下及时出现,恐怕不少文官都已经被斩首示众了!”</br> 徐达开口解释道。</br> 谢翠娥没想到居然会发生如此大事。</br>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br> 徐达见谢翠娥不再说话。</br> 忽然问道:“你猜本次春闱状元是何人?”</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8/8711/51330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