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此间少年来

推荐阅读:超神建模师末法王座最终救赎超级电子帝国法师奥义网游灵宝贤王异界功法推广大师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武炼虚空

    京师往保定府的官道上,良臣悠闲的坐在一辆大车上,头枕着包袱,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手里拿着本书,看得聚精会神。
    弄完司礼官帖的大裆私印后,良臣便和宋献策告辞,赶到阜城门找了家大车行,买票直奔保定。
    之所以不归河间府,而奔保定,却是因为熊廷弼的那位好友、北直提学御史黄彦士就在保定。
    提学御史只在每年小考、乡试方才由两京都察院派出,并无常驻衙门。
    因今年北直小考保定府先开,故黄彦士现在保定提学。提学又称提督学政,故一般人称之为提督,所责考试亦称“院试”。
    大明两京十三省,南北两京又称南北直隶,不过却不是一省之设,南北直隶的府和直隶州和十三省的布使司一样,是直接归六部管辖的。
    南直隶是南京及其附近府和直隶州的统治;北直则是京师及其附近府和直隶州的统称。
    北直隶的大体范围相当于后世京城、天津、河北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
    顺天府虽归北直隶,但无论是小考还是乡试,皆是独立开展,由礼部专门负责。
    熊廷弼当倒也忘记告诉良臣黄彦士在何处,还是宋献策提醒他,要不然良臣恐怕就得找人找的晕头转向了。
    保定离京师三百多里,河间府在京师的南边,保定则在京师的西南方向,这意味着良臣得抓紧时间,要不然来回折腾下来,能把他累的够呛。
    良臣坐的这辆大车上人倒不多,连他在内六个人,一个老头带孙子返乡,还有两个在京里打工的伙计,剩下一个则是个老妇。
    “小兄弟看的什么书?这么入迷的?”一个在京里打工的伙计见良臣这一路始终抱着手里那本书在看,不由好奇。
    “封面上不有么。”另一个伙计识得字,看了眼告诉同伴人家看的是四书五经中的《中庸》。
    “小哥一看就是读书人,如此刻苦用功,将来肯定能出息。”边上老头很是称赞了良臣几句,然后低声告诉孙儿,要和人家小哥哥学习,用心读书,后金榜题名,也好光宗耀祖。
    “马上就要小考了,我这也是临阵抱佛脚,老丈莫笑。”良臣朝那老头笑了笑,然后捧起书继续读。
    许是读到断章处,他不由痛骂这无耻的作者,然后不自的拿手指沾了沾唾沫,急急翻开第二页,越看越是入迷。
    这一章正是那“李瓶姐墙头密约,迎儿隙底私窥”。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亦无颜如玉,只有那巧金莲和妙瓶儿。
    读书人嘛,只要有书读,都是圣贤子弟。
    所谓两耳不闻车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在路上颠簸了五天,大车终是到了保定府。
    一下车,良臣就向人打听按察使司衙门在哪。
    北直隶没有布政使司,不过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却是有的,衙门就在保定。
    通常,提学御史下来后,要么住在按察使司,要么住在各府的府学。
    多数时候,却是住在按察使司的。原因在于按察使司就是都察院在地方的监察机构,提学御史不住在自家衙门分支,又住哪里。
    打听到按察使司在何处后,因离的不远,良臣便步行过去。
    到了衙门外,自有守卫上前拦他,问他何事。若有冤屈,可以击打门前大鼓,内中自有官员出来接待。
    良臣忙道他是来求见提学御史的。
    “求见提学御史?”守卫打量了良臣一眼,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提督大人住下之就已发话,任何人都不见,你走吧。”
    良臣当然不能走了,急道:“烦请大哥替我通传一声,我有要事求见提督大人。”
    “来找提督大人的,哪个没要事?”守卫公事公办的样子,可不会因为良臣是个少年,就心软替他通传。
    “还请大哥帮帮忙。”
    良臣心念一动,摸出两块碎银子悄悄递到守卫手中。守卫左右看了眼,不动声色收下。
    “请大哥帮我将这张帖子递与提督大人,他见到此帖定会见我。”良臣说着将熊廷弼的名帖递给了守卫。
    守卫接过看了眼,点了点头,吩咐良臣在这等着,他进去替他递帖。
    良臣忙再三感谢,在衙门外等着。
    ………
    按察院中,北直提学御史黄彦士正与昨才到的好友、同党中人,任户科给事中的官应震密谈。
    “去年,若非密揭,叶向高安能入阁为辅,如今内阁为他一人主导,我三党被他阻挠,若不再有所动所,后年京察,必一败涂地。”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5/5989/36699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