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111章 就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主战派天子!!!

第111章 就给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主战派天子!!!

推荐阅读:冥少的萌帅妻最强特种兵器道成仙医流圣手七十二变闯都市腹黑娘亲带球跑乞儿的命运天下霸宠至尊兵王傲天神命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八日,在楚世昭击退匈奴围攻晋阳的大军后,立刻携背嵬军入城晋阳。</br>  数日疾奔,赶到战场就是一场血战,上上下下早已疲倦不堪。</br>  李瑾亲自接见了身着甲胄,驰援晋阳的楚世昭。</br>  “陛下。”李瑾单膝跪拜在地上,不加迟疑地开口道。</br>  楚世昭虚抬一番,将李瑾拉起道:“我三府军还有数日才能回援晋阳,不知将军能否将整个晋阳所有的百姓、牛马、田亩、赋税以及军中粮草的账目呈献上来。”</br>  李瑾身后的将领和谋士面面相觑,但李瑾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怠慢,立刻是吩咐来者,将晋阳当下的情况一一汇报给楚世昭。</br>  大地图上,楚世昭入驻的晋阳,自动是解锁了全面的数据。</br>  在模拟的界面中。</br>  除开长安和距离长安比较近的地方,楚世昭是深绿色的统治画面,其他地区都是黄色的标识,而卢毅、马溯安以及匈奴人打下的地方则是变成了红色的标识。</br>  绿色标识的城池,楚世昭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中全部的数值,并且可以随便调度里面的兵马,安排各种事务。</br>  黄色标识的城池,差不多类同于表面上的臣服,但楚世昭不具备极强的统治力,所以显示出来的数值就未必是真的了,可能是那种地方官员刻意隐瞒过后给出来的数据。</br>  至于红色标识的城池那就更别说了,直接陷入了战争迷雾状态,楚世昭完全不可视,根本不知道这些城池的统治者,兵力情况是怎么样的,干什么,楚世昭都需要探子和斥候去打探消息。</br>  凉州和晋阳,都是黄色标识的地区。</br>  虽然不想承认,但楚世昭想要调度桓节的话,他要通过桓盛作为中间人,才能指挥得动,而不是单方面直接命令桓节行动。</br>  哪怕楚世昭知道桓盛对于他忠心耿耿,可是这种情况,是真的难受。</br>  桓节可以听桓盛的吩咐,可以听从楚世昭使用朝堂名义发起的命令,但没办法完全服从楚世昭个人的指令。</br>  等于说下级的下级只听下级,却不能服从最上级的命令。</br>  李瑾跟桓节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br>  楚世昭以朝廷的名义下达旨意,李瑾是会服从的,但楚世昭要以个人君主的名义,命令李瑾去做什么,他可以选择性服从,也可以不服从。</br>  因为李瑾最直接效忠的是大周王朝,而不是楚世昭这个君主。</br>  不能说皇纲失统,但楚世昭现在的威望难以服众是真的。</br>  所以楚世昭一进晋阳,要抢的就是话语权,是晋阳这边的最高指挥权。</br>  而且楚世昭很清楚,以老岳父李瑾的能力,他能看出来大局的重要性,势必是会接受楚世昭的调度。</br>  没有长安后续的兵力支援,就单凭李瑾一个人的晋阳,现在是根本拦不住这支向匈奴人借兵的叛军。</br>  大周王朝的边军本就是比留守各地的官军要强得多,上次模拟推演,马溯安一怒之下直接攻破长安,就能知道边军的硬实力了。</br>  现在,这支边军和匈奴人搭了一个草台班子,李瑾就是再能打,也撑不住这种仗势。</br>  所以接受楚世昭的调度,不仅是李瑾的最优选,也是不得不选。</br>  何况李瑾的性格,也不可能让他投靠杀了自己儿子的叛军。</br>  这是叛军和匈奴人逼着李瑾做出站队。</br>  于是,在模拟推演里演示出来的楚世昭入城的画面,就着实是令人意气风发。</br>  楚世昭是一人带着数目不多的背嵬军,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驻扎城中,就地接受李瑾举城的归附,骑着骏马,扬着马鞭,以王者的姿态接管了晋阳。</br>  上上下下全部的将领、谋臣包括晋阳的其他资源,全盘被楚世昭吸纳。</br>  晋阳一地的控制力,楚世昭直接是来到了最鼎盛的时期。</br>  在李瑾最需要支援的时候,楚世昭来了,雪中送炭带来的魅力,给楚世昭狠狠稳固了一下他的君主之心。</br>  这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是真的感受到了四处被人节制的痛楚。</br>  被父皇卡在了长安出不去,被兄长和外戚卡了各类手续做不了事,再被世家大族卡了脖子不让办事,不让推行新的政令,再到边军叛乱,又被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卡住了地方的统治权。</br>  可就在这时,长安又生变故。</br>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九日,大周王朝已故二皇子楚世仁的岳父康想由于身份的尴尬,一直以来都想要拉拢杨方,以确保自己在朝中的地位。</br>  但是杨方态度坚决,又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全部来源于楚世昭的支持,于是不受康想的贿赂。</br>  而在这一年之前,楚世昭肃清朝野之中的名门望族,让很多大族之人心生畏惧,总是觉得在自己的头上有一把刀,他们并不想要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这让很多人又在暗中合谋了起来。</br>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日,康想不满楚世昭专政,又怕自己拉拢杨方的事情被告发,他暗中和其他不满楚世昭专政的大臣,趁着楚世昭御驾亲征的时机,筹备起兵反叛朝廷,谋立大周五皇子淮王楚世诚。</br>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三府军将领史孚被康想‘收买’,他们都认为现在楚世昭不在长安,楚世昭又没有长子坐镇长安,长安时局不稳,虽然先前有很多忠义之士被楚世昭所杀,但仍旧有真正忠于朝堂的人。</br>  康想立刻去找那些被楚世昭因为不贤而被罢黜的大臣,事成,则同掌大权,事败,楚世昭也不能及时回到长安,大不了就举族逃离这样的是非之地。</br>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史孚告发了康想谋逆之事,桓盛早做筹备,一举抓获了那些和康想合谋的同党。</br>  原来桓盛起初劝说楚世昭不要御驾亲征的原因,就是作为处理各类政务的实权朝臣,他深知那些京兆大臣是积压了很多对政策、对天子的不满。</br>  一直以来,桓盛都在和这些人斗智斗勇,而他也深知楚世昭一旦离京,这些人就会生变。</br>  这就是桓盛劝说楚世昭不要出京的缘故,但他更清楚,现在的情况,楚世昭要立威,在朝堂上真正拥有皇威,就一定要亲讨叛军。</br>  想到此处,桓盛将计就计,就在这长安筹备引诱这些对楚世昭不满的大臣,趁着楚世昭离京的时刻,迫使他们主动动手,以此设下圈套,将这些人一网打尽。</br>  他的做法,就是不断地给这些大臣创造机会,提供一个他们误以为最适合出手的时机,再故意在三府军内量身定制破绽。</br>  不仅如此,桓盛为了营造给这些叛臣一些挫败感和机会。</br>  告诉杨方,如果有人拉拢他,一定要全部拒绝,让他们觉得无机可趁。</br>  再告诉那个在三府军里,平日形象不佳,事端四起的将军史孚继续维系这样的表现,同时对那些贿赂和拉拢来者不拒。</br>  这是一场由桓盛替康想主导的政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桓盛的判断之下。</br>  永晋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桓盛本打算将这些合谋反叛之人,全部以谋逆之罪夷灭三族。</br>  而桓奕却站出来,及时劝说桓盛,她认为身为大臣,桓盛不适宜僭越君权,替楚世昭夷灭这些叛臣的三族,这样的做法容易受到猜忌。</br>  桓盛虽有大智,却少谋于己身,他觉得自己夷灭叛臣的三族,并不是僭越君权,而是在为楚世昭背书,替楚世昭消灾。</br>  桓奕看到这一段内容和画面,直接被大兄桓盛的做法弄晕了。</br>  他被杀,纯活该。</br>  谁能保证,你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在替楚世昭诛灭叛臣?</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4/14647/85014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