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弘盛中兴!永久激活《高祖遗风》!
推荐阅读:冥少的萌帅妻、最强特种兵、器道成仙、医流圣手、七十二变闯都市、腹黑娘亲带球跑、乞儿的命运、天下霸宠、至尊兵王、傲天神命、
弘盛元年十一月,你没有急于命令大军开拔,朝着宋吴发动攻势,而是命令全军严阵以待,为病故的李瑾将军送行。</br> 你追封李瑾为太子少保、谥号忠武,加晋阳侯。</br> 你亲自为李瑾带上白巾,以示自己的尊重态度。</br> 看着画面上,自己父亲病故的消息,李凤宁同样陷入了沉默,前面三次模拟推演里,也是李瑾病故之后,李家就一蹶不振,她那两个愚蠢的弟弟开始为了瓜分李家的家业而自行内乱。</br> 而今的她,却以另外一种身份参与这次模拟,那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br> 说实话,李凤宁对皇后这个身份没有任何的兴趣,她更想参与军队的征战之中。</br> 可是,她这一次偏偏又没得选,如果她不坐镇长安的话,就怕她那两个弟弟脑袋一热,干出些混账事来。</br> 主要是前几次模拟推演里,这两个人为了李家的家业同室操戈,让李凤宁对他俩的‘忠诚’极不信任。</br> 有她在长安,才能确保李晟明手握兵权的状态下不自乱,而且李凤宁还能间接控制李晟明手下的将众。</br> 如今大周的内部情况,其实很错综复杂,桓盛、桓节两兄弟都不是很好掌控的大臣,并且这两个人的才能都很出众。</br> 现在楚世昭去接管兵权,也是被迫稳定大周局势的做法,李凤宁是能体谅到的,他们俩现在完全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br> 李凤宁如今只盼着前线战事能一切顺利。</br> 弘盛元年十二月,楚世昭在静默了一月之久,开始对宋吴的军队进行不同程度的渗透和布局。</br> 弘盛二年一月,楚世昭开始训练水师,在拿下凤阳之后,距离宋吴的京都应天府有极大的威胁。</br> 弘盛二年五月,楚世昭在备战了四月的时间后,调集大军十多万,兵分六路,水陆齐进,大举进攻宋吴。</br> 宋吴建立国家以来,本身就在治国之上颇为薄弱,在最早的时候,为了抚平自身军队的胃口,对大户人家和世家子弟强取豪夺,使得多年来,宋吴一直都在镇压当地的大户。</br> 看似深有民心,实际上对宋吴不满的士人有很多,在战事紧张的时候,宋吴就会不断加大税收,这就导致更多人心生不满。</br> 弘盛二年六月,宋吴境内多地大户豪强造反,他们迎接大周的王师入主宋吴,而当年勇于拼杀的起义军,在安享了多年的太平,早已没有当年之勇。</br> 在饥饿的时候,他们可以为了生存奋命一搏,可是吃饱了饭后,他们就开始计较生死。</br> 弘盛二年九月,楚世昭攻克了应天府,宋吴的第二任天子宋玦选择向楚世昭投降。</br> 防守应天府的守将是宋吴开国皇帝宋珣的爱将任澹,他也是宋吴朝廷里时任大将军的将领。</br> 在宋吴军中颇得人心。</br> 攻下应天府后,随军的大臣们都认为宋吴乃是起义的源头,哪怕是投降了,也该赶尽杀绝,过于仁厚,只会让这种反叛愈发频繁,后来者争相效仿。</br> 你思考再三...认为若是杀了投降的宋玦、任澹,会让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南方,再度产生叛乱,因为宋吴作为农民起义的一方,最初还是笼络了不少地方人心。</br> 你坦然摆手道:“若是天下人都能安稳过日子,又有谁会冒着生命的风险去造反呢?”</br> 你没有杀害宋玦、任澹的做法,果然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同样抚平了桓盛、桓节两人心存畏惧的后顾之忧。</br> 弘盛二年十月,你平定了分裂了近十年之久的南方,功绩远胜先帝,然而此时的大周王朝在多年战乱之下,早已千疮百孔。</br> 弘盛二年十一月,你开始治理国家,而你虽然没有计较宋玦、任澹,但为了补充国库的空缺,你清算了一批掀起动乱的南方士族,给他们按上了‘通倭’、‘鱼肉乡野’、‘面对起义没有积极平乱’的疏忽之罪。</br> 你手握重兵,自然有极高的话语权,这让你在地方上清丈土地毫无阻力。</br> 已经陷入土地兼并僵局的大周王朝,借助着平定南方的机会,你将南方土地重新分配,使得国家内部矛盾一时之间有了缓冲的余地。</br> 楚世昭毕竟是现代人,他知道封建王朝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土地兼并,而且这土地兼并没办法解决,只能缓和。</br> 正好平定南方,楚世昭对这些吃里扒外的南方士族没有什么好感,完全的墙头草,起义军打进来了跟起义军,大周王师来了就跟大周王师,到时候匈奴人打进来了,南方士族为了保证家族利益,说不定又要投靠匈奴人。</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4/14647/85012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