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荆轲刺秦

推荐阅读:大道独行择天记首席御医唐砖莽荒纪超级贴身保镖金庸武侠登录系统国之大贼傲剑惊神金鳞开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古时刺客最有名的就是荊轲。
    因为他刺杀的是赢政,虽然没有成功,但搞得他狼狈不堪,吓个半死。
    暴秦暴到什么程度?天下的赋税最高的时候收到2/3,田里种出的粮食2/3要交上去,交给国家。
    全国的美女集中到阿房宫,大地主破产,中小地主沦为平民,平民沦为役卒,扁平化管理,连刘邦一个亭长(乡长,街道居委会干部)都要去咸阳修陵墓。
    秦将白起坑杀赵国二十万降卒,长平之战前后一共斩杀四十五万,赵国国内青壮男子席扫一空,哀鸿遍野,天下怨恨,老秦家到赢政这一代最遭人恨,行刺他没有人不拍手称快。
    易水寒。
    燕国南界,河北易县。
    公元前227年,哪个节气没说,估计是开春。
    一叶扁舟停在河边,雪水溶化,河水冰冷刺骨,船夫撑槁肃立船尾。
    北风劲吹,万物萧杀;
    荆轲一袭白衣,缓步走向船头,他的身后跟着秦武阳,据说是位勇士,十三岁就杀过人。他手里托着一个包裹,里面是樊于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这次行动,秦武阳将作为荆轲的副手,两人一同出使秦国。
    想到此行任务重大,关系到燕国的存亡,秦武阳的手微微有些发抖,仿佛托着的不是包裹,而是一座大山。
    86版电视剧《秦始皇》,荊轲由香港巨星刘松仁主演。雪山之上猎户之女雪莹姑娘(米雪主演),仰慕荆轲,欲以身相许,奈何荆轲胸怀大志,坚持浪迹天涯,令她黯然神伤。且不说这姑娘有没有,荆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帅到女孩子流鼻血那也正常。
    船要开了,历史定格在这一刻。
    《史记》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琴),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高渐离亦为天下名士,与荊轲是至交,尤其擅长击筑(十三弦琴),古代音阶从低到高分为宫、商、角、徵、羽,亦作五音。这一曲从徴调到羽调,饱含了此行的悲壮………
    那场景慷慨悲歌,众门客头发把帽子都顶了起来。太子丹跪在船头,酹酒三杯,为之饯行。与其说是送行,就好比送葬。
    荆轲眼里似有一团雾,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头,他的面容坚毅如刀。
    风萧萧易水寒,这首诗文传诵千古。文人志士,无不击节长叹。
    那慷慨悲昂的曲调,就像《泰坦尼克号》萨克斯吹奏的《我心依旧》荡人心魄。
    那一刻,仿佛血水染红了易水河;
    从此荊轲一去不复还!
    后人凭吊,追惜当年。骆宾王一首《易水送别》,发人深思。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故事从太子丹与赢政的恩怨开始,太子丹小时候在赵国为人质,赢政也在赵国出生,两人同为人质玩的很好。等到嬴政当了秦王,太子丹又被送到秦国当人质,这个时候赢政变脸了,对他非常不好,经常羞辱他。其中的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电视剧《秦始皇》说的是为了一个女人,二人互为情敌。总而言之,太子丹逃回燕国,发誓要报此辱。
    可是太子丹志大才疏,没什么能耐,燕国国力弱小,现在不是考虑如何攻打,而是如何抵御秦国。
    当时秦国已经灭了韩魏,挡在中间的天然屏障是赵国。赵国与匈奴为邻,单于的铁蹄不时来稍扰,时间一长,赵国磨练出了免疫力,一时间名将辈出,打得匈奴屁滚尿流。
    原本赵国的铁骑是最能打的军队,自从赵武灵王死后,继位的赵王一个比一个昏庸,两位君王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一个免了廉颇,一个杀了李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屁股指挥脑袋,最后把自己玩死,这样秦国的兵锋就直指易水河。
    燕王喜措手无策,太子丹焦头烂额,于是铤而走险找到了荆轲。
    荊轲,姓姜,齐国大夫的后裔。
    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凭着剑术游说卫元君,没有得到任用,一路游历最后到了燕国。
    荆轲到了燕国后,与当地杀狗的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为好友。三人天天在集市上喝酒,喝到半醉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一会儿笑一会儿又相互哭泣,放浪淫骇,旁若无人,这正是有志得不到施展啊!
    别人只当他们是疯子,可是隐士田光却看出他绝非平庸之辈。
    书籍和电视剧把他说成当世第一剑客,武功卓绝,其实他更偏重于一位儒将,有大将之才而非勇贲之士。
    荆轲虽然混迹酒肆之中,可他为人深沉稳重,他不象项羽一样逞匹夫之勇,也不会为了一点小事逞匹夫之怒。
    他是那种类似韩信一样的人。
    拿剑的人,并非一定是剑客。韩信当年穷得就剩一把剑,被地痞欺负,能忍胯下之辱;可是项羽却打不过他,骇下之围因他而丧命。
    荆轲也一样,在榆次他拜访过剑术名家盖聂,与之谈论剑术;不知哪句话惹怒了盖聂,看其气色不对,荆轲便偷偷逃走了。
    在邯郸他与鲁句践博戏,争执赌局的胜负,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一看势头不对,又悄无声息地逃走了。
    如果就此以为他是个懦夫,那便太小看他了。
    秦国大军逼境,太子丹临时抱佛脚求助于老师鞠武,鞠武向他推荐了田光。
    太子丹以隆重的礼仪接待田光,倒退着为田光引路,又跪下来亲手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坐,田光知道他的意思,可是自己体力已衰,便向他推荐了荆轲。为了保守秘密,他自杀以铭志。
    太子丹一心想找个人当刺客,求助鞠武;鞠武将球踢给了田光,田光又将球踢给了荊轲。
    田光怎么看出荊轲的?
    从喝酒看出。
    田光把球踢给了荆轲,可为何要自刎?
    一证明太师鞠武没有看错人,自己有这份勇气;
    二让太子丹坚定对荆轲的信心,以死为之背书;
    三证明自己不是怕死,不是推卸责任的人;
    四让太子丹放心(只有死人才可以保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留待以后再讲。
    古代侠士看重自己的名节胜过自己的生命,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现在球踢到荊轲的脚下。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荊轲了解到太子丹的为人。
    嬴政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相比之下太子丹是一个平庸而没有自信的人,虚有其表,性子急操,不计长远。
    要说把妹,嬴政可能玩不过他;干正事他比赢政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时他虽处于劣势,但并非没有机会自保。华夏的江山秦只占有半壁,而且新占的韩魏赵统治不稳,民心没有归附,无论如何消化也需要一段时间。南边还有齐楚二个大国,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实力就不分伯仲。
    退一万步就算不去联络,如果能选一位名将,日常加以操练,做好各种准备;上下齐心,君臣固守,并非不能一战。
    秦国是劳师远征,燕国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还可以诱敌深入,坚壁清野,让敌军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就以邻国为例,小小一个高丽,隋炀帝三次东征,倾尽国力都没讨到便宜,还有后来李世民接着打也没讨到好果子。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列比比皆是,燕国的实力比高丽强了去,完全没有必要吓破了胆。
    再不济也可以退入匈奴,学韩国组织流亡政府。
    这些决策太师鞠武和荊轲都提出过,可是太子丹觉得太慢,无心实施。他一意孤行,寄希望于刺杀。
    他从秦国逃回来,本有充足的时间布置大略方针,可他并无任何实际的行动。
    秦军尚未攻入,燕国已自乱阵脚。
    燕王喜一心求和,太子丹只想冒险。
    如果刺杀成功,不管谁继位秦国只会进攻的更猛,这些后果他根本没有考虑过。
    荊轲从一个浪人被太子丹拜为上卿,住别墅,配名车,太子每天来看望他,敬献美酒佳肴,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是条不归路,与他的富国强兵抱负相差甚远。
    从接手这个烫手的球开始,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随着秦国的兵锋越来越近,他能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刺秦一条路。
    紧接着一件意外的事让他很震惊,一次宴饮,旁边有个美女在弹琴,弹琴之后太子丹让美女给荆轲斟酒,荊轲对她芊芊玉手赞叹了两句,没想到太子丹命人将她的手砍下来,用玉盘盛着端给荆轲。
    太子丹为何要砍下侍女的手?表面上以示尊宠,实际上是威慑,而且起到了效果。杀鸡骇猴,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果是示好,为什么不将这个侍女赏赐给他,为他暖床不更好?
    侍女是无辜的,其内心之残忍,心肠之毒辣,与赢政没啥区别。
    9酷=匠r#网:(首b发
    太子丹对人好不是诚心的,而是要别人去卖命,要利用别人。不是什么礼贤下士。如果他一直都是这样诚心,那门下的食客早就有人愿意去送命,用不着慌慌张张抱佛脚。
    太子丹这个人有求于别人,身段会放得很低,一旦别人失去利用的价值便无情。
    当时田光将球传给荊轲,那么田光本人就失去了价值,反而成了累赘。太子丹告别时让田光保守秘密,这表明田光也是他防备的对象,自刎或许更体面一点。
    https://www.lingdianksw8.cc/19/19041/8862381.html
    www.lingdianksw8.cc。m.lingdianksw8.cc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2/12156/69932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