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反复无常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大宋的智慧主宰之王星河大帝苍穹龙骑不败战神剑道独尊剑道独神武神空间傲世九重天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八百零五章反复无常昌豨,一名昌霸,泰山郡人,泰山群寇之一,后世投降曹操,拜东海太守,反复无常,屡次叛乱,终为曹操所杀。
    《后出师表》: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后世昌豨此人很有意思,最初在徐州彭城国作乱,逼得彭城王避难兖州,后归昌豨归降吕布,吕布被曹操击败,昌豨投降向曹操,又于建安五年随刘备反叛曹操,曹操派刘岱王忠击之不克,曹操遂亲自击败昌豨,令其归降。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昌豨再叛曹操,被张辽夏侯渊包围后,被张辽劝降,之后曹操夺取冀州,昌豨再叛,于禁夏侯渊征讨之,昌豨和于禁本是旧识,于是投降,但被于禁私自斩杀,就此殒命。
    纵观其人一生经历,可以看到此人归降过吕布,刘备,袁绍,曹操,但偏偏不服曹操,数次反叛,虽然原因未知,但堪称投降后又反叛曹操的人中,最为死硬的那一批。
    投降曹操后复叛的不少,作为挚友反叛的,陈宫张邈是其中翘楚,能叛好几次的,昌豨和并州刺史高干是典型,其实算来来,曹操对他们并不薄,甚至可以说甚是优待,但偏偏他们就是不领情,堪称死了也要反。
    对袁熙来说,自然有可以利用之处,招降臧霸还颇费了些功夫,但相对来说昌豨就容易的多,毕竟其和刘备袁绍早就私下有过来往,所以袁熙派张勋去送信给他的时候,昌豨很痛快便答应了,顺利的让袁熙都不敢置信。
    诸葛亮猜测曹操应该是在某些事情上把昌豨得罪狠了,毕竟二屠徐州可不止屠的是徐州,接壤的泰山郡也颇受了不少荼毒,当初同是泰山郡出身的于禁打城时都出现了动摇,更何况他人。
    在袁熙看来,于禁处于一个很难解开的尴尬处境,汉时对于举主忠心的传统,让他无法背叛曹操,偏偏曹操让其带领兵士攻伐家乡的城池的军令不得不从,于禁内心一定极为纠结。
    于禁出身于当地地主,乡土情节极重,故挣扎矛盾,在这点上,他显然不如东阿出身的程昱来的决断。
    不过泰山郡出身的诸贼,因此和曹操结下深仇大恨倒是真的,袁熙在招降了昌豨和臧霸后,对诸葛亮笑着开玩笑说,如今的自己,更像张角了。
    诸葛亮想了想,对袁熙告诫道:“天下虽反,民心思汉。”
    袁熙一怔,疑惑道:“我不明白,还请先生指教。”
    “如果黄巾军绝大部分可都是普通百姓,如果民心思汉,他们何至于揭竿而起?”
    诸葛亮微微一笑,“其实我最初并没有完全想清楚,直到最近才渐渐想通了一些。”
    “我所谓民心思汉,是指他们心目中汉朝的模样。”
    “如果国家大乱,天子无道,奸佞当朝,民不聊生,他们思的汉,还是眼前的汉吗?”
    袁熙灵光一闪,出声道:“我明白了。”
    “先生的意思,是民众思的是强汉!”
    “如果天下太平,国家强大,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自然是百姓心中理想的大汉。”
    “但如果民众食不果腹,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天子已经失道,其已经无法代表汉了!”
    诸葛亮赞许地点了点头,“没错,使君确实想明白了。”
    袁熙叹道:“民众还真是现实啊。”
    “就像求神拜佛一样,神佛要是不管用,自然就没有香火,最后被扫进断壁残垣。”
    诸葛亮微笑,“使君这话,倒是直白,天子之责,便是庇护民众,如果反过来让天下百姓无法活下去,却还安逸享乐,便被视作为失道。”
    袁熙又问:“若是因外敌入侵导致的天下大乱呢?”
    “兵灾之下,百姓也活不下去,他们会不会认为这是天子失道所致?”
    诸葛亮叹道:“使君好问题。”
    “我小时候打架,即使被围殴,便知道痛击那个最先出手招惹我的,尽量不去打劝架的,更不会去打帮我的。”
    “外族入侵也是这样,百姓自然最为仇恨那些外来的强盗,此时即使他们和村长平日有嫌隙,但村长若带领他们抵御外敌,他们也会暂时放下以前的龃龉。”
    袁熙顿时笑出声来,“军师还打架?”
    “你这身份,还有人敢惹你?”
    诸葛亮苦笑道:“小孩子懂什么身份地位,还不是谁力气大听谁的。”
    他随即叹道:“其实争夺天下,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只不过只有最后的赢家,才有资格发话罢了。”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915/50779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