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个感悟

推荐阅读:大道独行择天记首席御医唐砖莽荒纪超级贴身保镖金庸武侠登录系统国之大贼傲剑惊神金鳞开

    第一个感悟:
    因为要写主角商业方面的内容,最近突然想起《资本论》,这两天就一直抽空在看。
    看《资本论》第一章商品的时候,我分享下我的感受啊。
    看完商品这章我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
    马克思太絮叨了!
    一句话几个字“商品=劳动力+有用性+交换”,只要包含这三个属性它就是商品。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非絮絮叨叨写一大章。
    坦白说,我当时看完第一个感觉就是这。
    然后某一个瞬间我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在我没有看《资本论》之前,在我没有看《商品》这章之前,我对‘什么是商品’有概念吗?
    扪心自问后,答案很清晰,没有。
    也就是说我看《资本论》之前,我对什么是商品并没有明确概念,我甚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是看完后我才对这个概念明确了,但我却又鄙视把这个概念告诉我的人。
    我讲这件事不是说我把自己比肩为马克思,也不是说我讲的某些观点就是真知灼见,但如果我写的一些观点能对一些人有帮助,有借鉴的话,它还是有些用的。
    然后是第二个感悟:
    有两首佛偈很知名,一首是惠能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首是神秀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也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一个道理。
    从书上看这两首佛偈的时候,觉得惠能真他妈有逼格,这逼装的屌炸天,境界太高了。
    我以前一直这么认为。
    但最近突然醒悟到,回到现实中,除非是那种真正境界高的人,不然的话对于普通人、俗人来说,神秀讲的才是最实用的。
    为什么说神秀讲的实用呢?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其实让自己心态平和,让自己快乐一些的最好用的方式,就是避开、远离那些负面的东西。
    对作者、对我来说,就是删除那些各种挑刺、喷这喷那,让人看着不爽碍眼的评论。没这些碍眼的评论了,没这些“尘埃”,时时勤拂拭了,写书时的心态自然就更平和了,也能写的更舒服更长久了。
    其实写书这事啊,我写的越久,越想通了一个道理。
    就如吃火锅吧,有些人喜欢吃麻辣的,有些人喜欢清汤的。口味不同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一个喜欢吃清汤的,非要吃麻辣,吃完再挑麻辣这个毛病那个毛病,这就很没必要。
    作者写书写给谁看呢?
    说穿了就是写给喜欢作者风格,并且能忍受作者某些毛病的读者看的,并不是写给所有读者看的。
    就如上面讲的,都不是一个口味,何必相互为难呢?
    你看的不爽,然后开喷,你喷了作者觉得碍眼不爽,都难受。
    你说图什么?
    至于昨天那章,这里也顺着解释一句。
    我知道有些读者经常吐槽我的某个点,我也尽量在写的时候避开或精简。
    但有些时候写的急,你没时间精剪一些内容。
    141章我写了两个多小时,142章我一个小时写完,时耗都不一样,自然有些地方会繁琐。
    有些读者不写书,不太明白像我这种写法没那么轻松。
    用一段对话举例吧。
    如:
    你吃了吗?
    我吃了。
    你吃了什么?
    刀削面。
    在哪吃的?
    在XX面馆。
    多少钱?
    十块钱。
    像这种平铺直叙的写法是很简单的,我一个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我就能写一章,因为不费脑。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840/6117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