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外甥

推荐阅读:风云之少林威武洪荒古纪仙荒动射雕之江湖入天庭官道希声穿梭时空的商人调教好莱坞校花的不良保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P>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P>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P>
    从杨万里的《小池》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再到秦观《纳凉》,荷花诗一首接一首,让小小的黛玉、宝玉、长安、迎春、探春大开眼界。</P>
    就是跟着服侍的王熙凤,听着岸边的笛音,再听姑妈和大嫂李纨、大妹妹元春有如信手拈来的荷花诗,那羡慕就别提了。</P>
    只可惜,她不会。</P>
    “蜻蜓蜻蜓~”</P>
    林长安指着那个飞到小荷上的红蜻蜓兴奋不已,“娘,它就是你说的那个调皮小蜻蜓吗?”</P>
    “哈哈,小蜻蜓都挺调皮的。”</P>
    贾敏笑着扯住儿子的脖领子,一把把他扯回来,“不过它们有翅膀可以飞,你可没有,给我回来吧!”</P>
    “哈哈~,哈哈哈~~~”</P>
    众人观小表弟的样,忍不住大笑。</P>
    王夫人听着刺耳,正要转身,就又听探春在惊叫二哥,连忙回头。</P>
    迎春笑着扯住宝玉,“你也没翅膀,小心着些吧!”</P>
    “二哥哥,你笑就笑,干嘛要蹦啊!”</P>
    探春一副受惊吓的样子。</P>
    “哈哈,我没事。”</P>
    宝玉在大家看过来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划拉两下,掉不下去的。”</P>
    “这也是个皮猴子。”</P>
    老太太大笑,“赶紧的,给我过来,再不过来,一会炸好了鱼,就不给你吃了。”</P>
    还是凤丫头想的周到,知道这边要炸鱼,不仅从厨房拿了鹌鹑,还让平日喂鱼的婆子捞了些,“你闻闻,是不是都要炸香了?”</P>
    可不是,空气中不仅有荷香,还有种特别的炸鱼香味。</P>
    “祖母~”</P>
    “外祖母~”</P>
    小孩子们一下子全都围了过来。</P>
    老太太一手揽不下,在那里哈哈大笑。</P>
    王夫人看婆婆只搂小姑子的两个孩子,眉头蹙了又蹙。</P>
    什么最疼宝玉?</P>
    真要疼爱,又如何会让林长安挤了她家宝玉?</P>
    宝玉……</P>
    看到穿着散花红锦的儿子还在旁边傻乐,跟着小姑子的女儿说着什么,王夫人的眉头又渐渐舒展。</P>
    她慢慢的退后再退后,确定没人能看到她,这才大踏步离开。</P>
    彼时,贾政早和周姨娘一路散步着走远了。</P>
    ……</P>
    贾家学堂里,方先生和陈先生听到贾珍的来意,不由笑了。</P>
    三国演义他们自然是读过的,在孩子们紧张读书之余,再给他们讲讲故事,也是二人每天都干的事。</P>
    只是以前讲的都是有名文人的趣事,如今改成三国……</P>
    方、陈两位先生对视一眼,都很开心,他们终于不用为每天的故事发愁了。</P>
    “大爷放心,三国故事今天就能给孩子们安排上。”</P>
    贾家以武兴家,给孩子们讲英雄的故事,确实更合理些。</P>
    “今日来此还有一事。”</P>
    贾珍从旺儿手中拿过小包袱,里面是写满字的十几张纸,“这是舍弟贾珠昨儿从国子监带回的一些题目和策论,因为时间的问题,他就没过来了,让我转交给两位先生。”</P>
    “多谢多谢!”</P>
    也在准备明年会考的两人深知这东西的贵重,齐齐拱手。</P>
    虽然贾家族学的待遇很好,学生也都还好,可既然读了书,那当然是想入朝堂,一展心中抱负。</P>
    “两位先生不必客气。”</P>
    贾珍连忙扶了一把,“还是老规矩,两位做过之后,就把这些放在学堂,由孩子们自行观阅。”</P>
    有上进心的,会另外问先生,没上进心的,教了也没用。</P>
    “哈哈,自然!”</P>
    方、陈二人,因为贾家对他们的态度,这几个月的教学都甚为认真。</P>
    贾家的这些孩子,虽然基础都甚薄弱,但也不是没有好苗子。</P>
    比如贾蓉、贾蔷、贾芸这三人还都是不错的。</P>
    尤其贾蓉甚有祖风,努力一把,以后跟他祖父一样,考个进士也许不难。</P>
    两人对考中进士,最终却不得不避居道观的贾敬还是很可惜的。</P>
    身为读书人,没人比他们更知道读书的艰难了。</P>
    什么十年苦读?</P>
    他们两个可都是苦读了二十年,只是几番不中,这次滞留在京。</P>
    明年……</P>
    两人捧着以前拿银子也买不来的好东西,对明年的春闱,都不由的升出了点信心。</P>
    贾珍告辞回家,恰在后街看到卖马的马商,他也不由的凑了过去。</P>
    “这位大爷,要看马吗?”</P>
    马商笑嘻嘻的凑过来,“您看看,我这都是从北边新运过来的。”虽然好马都被军中挑走了,留在他手上的都是没长大的,但养个两年,绝对的好马,“您瞅瞅这匹,油光红亮,四足方正,身体健壮,颈长背短,胸宽肩阔,您再看看它走……”</P>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746/5155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