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发剑(一更)
推荐阅读:官道、希声、穿梭时空的商人、调教好莱坞、校花的不良保镖、鬼神无双、超级保镖、小人物的空间、官渊、剑灵、
荣国府,平安过了一夜的贾政也终于知道贾赦和贾珍去接人的事了。</P>
他很有些难过。</P>
贾政做好家中有事,一定尽快处理的决定,可琏儿被弹劾…他却忙到了岔道上,如今接妹妹……,又被大嫂子排除在外。</P>
“母亲,以后有什么事,您也知会儿子一声。”</P>
屋子里,贾政对老太太似乎很失望,“大哥能干的,我也一定能干,而且比他做的好。”</P>
贾母:“……”</P>
她看着一心还要跟大儿子别苗头的二儿,只觉心累,“你要有心,现在去也行啊!”</P>
她又没拦着。</P>
女儿自到江南,就不曾回来过。</P>
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一次没见过。</P>
这好不容易回京省亲,家里的兄长侄子都去接,也在情理之中。</P>
“你妹妹还能嫌弃你去接她?”</P>
贾政:“……”</P>
回京的路多着呢,他怎么知道她从哪里走?</P>
贾政看着自家老母,总觉得她也变了,一点也不考虑他难为的地方。</P>
“就算走错了路,没接着,你妹妹知道你去接了,也只有高兴的份。”</P>
贾母又提点一句,可是她的好二儿,动了动嘴巴,却道:“母亲,您知道妹妹他们现在走到哪了吗?”</P>
从扬州到京城,快马加水路,十来天就到,可是,妹妹带着两个还小的侄儿、侄女,若是不顺风,又不凑巧遇雨什么的,可能两个月都到不了京城。</P>
他去接?</P>
他从哪接?</P>
“进京了,琏儿会派人先回来禀告吧?”</P>
到时候他去接还不行吗?</P>
“……你都这样想了,还问我做什么?”</P>
贾母闭了闭眼,都不想看这儿子。</P>
就这脑子,怪不得在工部一待多年,却还什么活都没干过,只能喝茶看邸报呢。</P>
没想到啊,看着事事好的二儿会是这个样子。</P>
贾母也很疑惑,她怎么就把他养成了这个德性?</P>
“我……”</P>
贾政又口拙了。</P>
他都想问,以前事事为他想的母亲到哪去了?</P>
再什么都不干,不正好坐实了大嫂骂他的那些话吗?</P>
“母亲!”</P>
贾政只能再次求恳老娘,“大嫂那样让大哥和珍儿去接人,您就没想过,她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中间,大哥和东府可都已经派人去接过了。”</P>
这?</P>
还真有可能。</P>
贾母的心一下子急跳起来。</P>
那个侄媳妇,自从在学堂大闹一场后,很是放开了干。</P>
江南……</P>
想到李家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案,老太太的脸色一变,“你大哥和珍儿不在家,珠儿又去国子监上学了,这家里的安全你也经心点,晚上带人都转转。”</P>
贾政:“……”</P>
他和他娘说的是同一件事吗?</P>
“尤其东府那边。”</P>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她都说的这么明显了,怎么就不开窍呢,“蓉哥儿还小,你这个当叔爷的,多去看看他,问问他读书的事,他也只有感激的。”</P>
这?</P>
贾政点头了,“等蓉哥儿下学,就叫他过来,儿子问问他学到哪了,不会的,儿子给他讲。”</P>
“……”</P>
贾母的心更累了,“行了,我头疼,还要歇一会,你去吧!”</P>
赶走儿子,老太太却让丫环把王熙凤叫了来,“晚上巡夜的婆子再加一倍,外院也是一样,另外,告诉外院巡夜的,东府那边也看着些,你珍大哥不在家,蓉哥儿太小了,你做婶娘的,也当多照顾些。”</P>
“孙媳省的。”</P>
王熙凤感激东府的伯娘为了琏二把珍大哥都派出去了,“昨儿巡夜的人就加了一倍,东府那边,也跟珍大嫂子说了,两边可进出的侧门都派了人守着,有什么事可随时支援。”</P>
“……你办事,我放心!”</P>
贾母很欣慰,“等琏儿回来,我让他好生谢你。”</P>
“瞧您说的,二爷走时,还让我好生照顾家里呢。”</P>
王熙凤现在比任何人都期待贾琏回来。</P>
家已经分了,如今她虽然还住在从前的院子里,可原先姑妈定给宝玉的院子,已经被公公明确指出来,要给他们了。</P>
可以说东府大伯娘的每一次出手,他们大房的日子都更好过。</P>
“知道,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P>
她的孙儿们都是不错的。</P>
贾母虽然对二儿失望了,但对贾珠还一如以前。</P>
当然,贾琏也还好,至少比他爹强。</P>
他们小一辈的兄弟,不像他们的父亲跟乌眼鸡似的。</P>
贾母现在只希望两个孙儿能把荣国府撑起来。</P>
“鸳鸯,去把我那件金镶红宝蝴蝶簪拿过来,给你二奶奶。”</P>
老太太高兴了,就喜欢赏人。</P>
反正都是她的孙辈。</P>
而且凤丫头可比两个儿媳妇强百倍。</P>
要是不赏赏,她这心里都过意不去。</P>
“哎呀,那孙媳就多谢老太太您的赏了。”</P>
王熙凤得了赏,笑眯眯的从贾母院子出来,“平儿,这几天你也多受点累,晚上带上小丫环,多看着点,别让那些巡夜的偷懒了。”</P>
“嗯~”</P>
自家奶奶得了赏,平儿只有高兴的份,“奴婢就不定时的出去抽查。”</P>
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偷懒了。</P>
“那趁着天还早,你先回去睡一觉。”</P>
主仆两个亲亲热热,却不知道,正往天津去的贾琏,被贾敏抓着教育到什么程度。</P>
他们姑侄两个在扬州的时候,没时间说话,回来这一路,两个人又都提着心,也没心思细谈啥的。</P>
可是如今就要进京了,贾敏也发现侄儿的问题,那当然是抓着他,探问家中一切的时候,顺便问他,学堂那样改革的好处,还银的好处,两府赖家如何就走到了那一步,他爹是不是要负责任,他叔是不是要负责任,他是不是要负责任……</P>
每件事,每个人都恨不能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说。</P>
贾琏听得冷汗淋漓。</P>
因为姑妈就差直言老太太偏心,才致二婶贪心太过,赖家贪钱,她贪的……,只多不少。</P>
从荣国府鼎盛时期走过的贾敏,对家中现状很是心痛。</P>
尤其听到王氏居然借着这个傻侄子,动用父亲封在大库,给子孙还国库库银的时候,她狠敲了这个榆木脑袋几下,就差骂他你怎么这么蠢,这么蠢了。</P>
不过,虽然没骂出来,贾琏却由衷感受到了他自己的蠢。</P>
“回家了,好好跟你爹道歉。”</P>
他很有些难过。</P>
贾政做好家中有事,一定尽快处理的决定,可琏儿被弹劾…他却忙到了岔道上,如今接妹妹……,又被大嫂子排除在外。</P>
“母亲,以后有什么事,您也知会儿子一声。”</P>
屋子里,贾政对老太太似乎很失望,“大哥能干的,我也一定能干,而且比他做的好。”</P>
贾母:“……”</P>
她看着一心还要跟大儿子别苗头的二儿,只觉心累,“你要有心,现在去也行啊!”</P>
她又没拦着。</P>
女儿自到江南,就不曾回来过。</P>
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一次没见过。</P>
这好不容易回京省亲,家里的兄长侄子都去接,也在情理之中。</P>
“你妹妹还能嫌弃你去接她?”</P>
贾政:“……”</P>
回京的路多着呢,他怎么知道她从哪里走?</P>
贾政看着自家老母,总觉得她也变了,一点也不考虑他难为的地方。</P>
“就算走错了路,没接着,你妹妹知道你去接了,也只有高兴的份。”</P>
贾母又提点一句,可是她的好二儿,动了动嘴巴,却道:“母亲,您知道妹妹他们现在走到哪了吗?”</P>
从扬州到京城,快马加水路,十来天就到,可是,妹妹带着两个还小的侄儿、侄女,若是不顺风,又不凑巧遇雨什么的,可能两个月都到不了京城。</P>
他去接?</P>
他从哪接?</P>
“进京了,琏儿会派人先回来禀告吧?”</P>
到时候他去接还不行吗?</P>
“……你都这样想了,还问我做什么?”</P>
贾母闭了闭眼,都不想看这儿子。</P>
就这脑子,怪不得在工部一待多年,却还什么活都没干过,只能喝茶看邸报呢。</P>
没想到啊,看着事事好的二儿会是这个样子。</P>
贾母也很疑惑,她怎么就把他养成了这个德性?</P>
“我……”</P>
贾政又口拙了。</P>
他都想问,以前事事为他想的母亲到哪去了?</P>
再什么都不干,不正好坐实了大嫂骂他的那些话吗?</P>
“母亲!”</P>
贾政只能再次求恳老娘,“大嫂那样让大哥和珍儿去接人,您就没想过,她是不是还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中间,大哥和东府可都已经派人去接过了。”</P>
这?</P>
还真有可能。</P>
贾母的心一下子急跳起来。</P>
那个侄媳妇,自从在学堂大闹一场后,很是放开了干。</P>
江南……</P>
想到李家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案,老太太的脸色一变,“你大哥和珍儿不在家,珠儿又去国子监上学了,这家里的安全你也经心点,晚上带人都转转。”</P>
贾政:“……”</P>
他和他娘说的是同一件事吗?</P>
“尤其东府那边。”</P>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她都说的这么明显了,怎么就不开窍呢,“蓉哥儿还小,你这个当叔爷的,多去看看他,问问他读书的事,他也只有感激的。”</P>
这?</P>
贾政点头了,“等蓉哥儿下学,就叫他过来,儿子问问他学到哪了,不会的,儿子给他讲。”</P>
“……”</P>
贾母的心更累了,“行了,我头疼,还要歇一会,你去吧!”</P>
赶走儿子,老太太却让丫环把王熙凤叫了来,“晚上巡夜的婆子再加一倍,外院也是一样,另外,告诉外院巡夜的,东府那边也看着些,你珍大哥不在家,蓉哥儿太小了,你做婶娘的,也当多照顾些。”</P>
“孙媳省的。”</P>
王熙凤感激东府的伯娘为了琏二把珍大哥都派出去了,“昨儿巡夜的人就加了一倍,东府那边,也跟珍大嫂子说了,两边可进出的侧门都派了人守着,有什么事可随时支援。”</P>
“……你办事,我放心!”</P>
贾母很欣慰,“等琏儿回来,我让他好生谢你。”</P>
“瞧您说的,二爷走时,还让我好生照顾家里呢。”</P>
王熙凤现在比任何人都期待贾琏回来。</P>
家已经分了,如今她虽然还住在从前的院子里,可原先姑妈定给宝玉的院子,已经被公公明确指出来,要给他们了。</P>
可以说东府大伯娘的每一次出手,他们大房的日子都更好过。</P>
“知道,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P>
她的孙儿们都是不错的。</P>
贾母虽然对二儿失望了,但对贾珠还一如以前。</P>
当然,贾琏也还好,至少比他爹强。</P>
他们小一辈的兄弟,不像他们的父亲跟乌眼鸡似的。</P>
贾母现在只希望两个孙儿能把荣国府撑起来。</P>
“鸳鸯,去把我那件金镶红宝蝴蝶簪拿过来,给你二奶奶。”</P>
老太太高兴了,就喜欢赏人。</P>
反正都是她的孙辈。</P>
而且凤丫头可比两个儿媳妇强百倍。</P>
要是不赏赏,她这心里都过意不去。</P>
“哎呀,那孙媳就多谢老太太您的赏了。”</P>
王熙凤得了赏,笑眯眯的从贾母院子出来,“平儿,这几天你也多受点累,晚上带上小丫环,多看着点,别让那些巡夜的偷懒了。”</P>
“嗯~”</P>
自家奶奶得了赏,平儿只有高兴的份,“奴婢就不定时的出去抽查。”</P>
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偷懒了。</P>
“那趁着天还早,你先回去睡一觉。”</P>
主仆两个亲亲热热,却不知道,正往天津去的贾琏,被贾敏抓着教育到什么程度。</P>
他们姑侄两个在扬州的时候,没时间说话,回来这一路,两个人又都提着心,也没心思细谈啥的。</P>
可是如今就要进京了,贾敏也发现侄儿的问题,那当然是抓着他,探问家中一切的时候,顺便问他,学堂那样改革的好处,还银的好处,两府赖家如何就走到了那一步,他爹是不是要负责任,他叔是不是要负责任,他是不是要负责任……</P>
每件事,每个人都恨不能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说。</P>
贾琏听得冷汗淋漓。</P>
因为姑妈就差直言老太太偏心,才致二婶贪心太过,赖家贪钱,她贪的……,只多不少。</P>
从荣国府鼎盛时期走过的贾敏,对家中现状很是心痛。</P>
尤其听到王氏居然借着这个傻侄子,动用父亲封在大库,给子孙还国库库银的时候,她狠敲了这个榆木脑袋几下,就差骂他你怎么这么蠢,这么蠢了。</P>
不过,虽然没骂出来,贾琏却由衷感受到了他自己的蠢。</P>
“回家了,好好跟你爹道歉。”</P>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746/51558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