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挣命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机甲天王绿茵教父噬矿空间盖世战神英灵君王万劫仙途

    河面上风有些大,吹得旌旗呼啦啦作响。
    三天时间,浮桥就立了起来,先头部队渡河。
    第一批过河的是银枪军两千四百人。抵达河北岸后,就地列阵,与枋头驻军互相呼应。
    紧随其后的是一批辎重后勤人员,大车小车、驮马驴骡,满载各类物资,沿着浮桥抵达北岸。
    “风太大,稳住。”一辆装着石磨的牛车行了过来,浮桥摇晃不休,维持秩序的辅兵什长连声大吼。
    “别慌,稳着哩。”驭手笑道。
    什长也笑了,道:“我是怕石磨掉河里了,没饭吃。”
    “河北没石磨么?”
    “少。他们麦子种得少。”
    过去几年内,由畜力驱动的小型石磨在河南渐渐流行开来,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结构的改变:冬小麦种得多了,自然需要石磨。
    而在此之前,富贵人家是靠水力机械驱动的大型磨坊磨面,与小门小户不一样——金谷园鼎盛时就有水碓“三十余区”,不是三十余台,是三十多处。
    水碓可舂粟米,改造下亦可磨面,但设备太大,适合庄园经济大规模加工,不适合自耕农小规模碾米或磨面。
    石磨的日渐流行,究其根源,还是邵勋带来的改变,亦是需求催生发展的标志。
    今年夏粮收的全是小麦,一船船送往军中,不磨面怎么吃?好吧,或许可以,麦饭、麦粥嘛,但真的太难吃了,银枪军儿郎吃了想骂娘……
    河面上有渡船向北摇去。
    军士们坐在船舱内,看着拥堵的浮桥,指指点点,偶尔大笑一番。
    浮桥上的人看了,笑骂几句,然后接着往前挪。
    整体士气还是不错的,至少不是那种低着脑袋有气无力的模样。
    这其实也是邵勋带来的改变。
    他给武人打开了上升的通道,虽然还比较狭窄,但真的有用,军士们比以前更卖力了。
    整个渡河行动持续了数日。
    银枪右营六千众、兖州世兵万人,外加陈留、濮阳、荥阳丁壮万人,浩浩荡荡抵达了黄河北岸。
    如果算上枋头、朝歌驻军万人以及邵勋的亲兵,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七千。
    至于府兵,暂时无法出动。
    濮阳府兵一部在河阳,一部留镇地方。
    陈留府兵亦留镇地方。
    东平、高平府兵则防备青州、河北流民。
    洛南府兵则在弘农。
    白超城刚刚被禁军攻克。
    王弥死伤三千余人,禁军、丁壮、流民死伤一万五千余,已经攻不动了。
    新安、白超两城,皆付出了四五倍的伤亡,禁军谈弘农为之色变。
    就地留驻白超、新安两城之后,一边舔舐伤口,一边从流民中拉丁入伍,重新整顿。
    另抽调有战功之辈两千四百人,转为府兵,给他们一点希望——至此,已有六千府兵正在或即将迁往梁国。
    王弥也无力反击。
    他的老底子只剩一万八九千人了,去年和今年又从并州流民中拣选精壮万人,且耕且练。利用山区地形一点点磨掉禁军的血肉,但打到现在,已自新安溃退四十里,战线推至硖石堡外。
    硖石堡之后,就是汉渑池县。
    渑池县之后,则是邵慎与王弥反复争夺的崤坂二陵地区。
    这一线反复厮杀,有那么点东西魏、周齐反复拉锯的意味了,不在于谁兵多,而在于谁占据有利地形。
    邵勋不太关心这个侧翼战场,他的精力还是放在河北。
    九月初一,他亲自过河,将大纛立在淇水之畔。
    这一仗,一定要打好,因为他还要携此胜,推行很多事情。
    无胜,无威望,则事难成。
    ******
    赵郡中丘县德胜乡。
    张角营垒故址之处,幕府官员、县令正在监督发放第二批赈济粮。
    “此为梁公恩德,好生记着。”发粮的县吏们也不管灾民们听不听得懂,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
    灾民领完一袋粮,千恩万谢地离开,然后奔向自家。
    妻子迎了上来,身材干瘪,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背上还背着个昏昏欲睡的婴孩。
    “粮来了!”灾民用颤抖的双手拉开满是补丁的麻袋,笑道。
    妻子抹了抹眼角。
    作为牧奴,他们是没什么个人财产的,完全就是靠为别人放牧牲畜,换点奶制品过活罢了。蝗虫遍野之时,夫妻二人拼命抢割了一些干草及青粮回家,熬到现在。
    这会是第二次领取救济粮了,省着点吃,差不多能撑到入冬,就是不知道那会有没有第三批赈灾粮了。
    将粮食交给妻子后,牧人拿起了马刀、角弓。
    妻子见了,身子一颤。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681/5499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