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众生相

推荐阅读:皇牌龙骑官道无疆韩娱小科员韩娱之综艺幻想绝杀末日世界未来超能系统山河图仙家庄园校花保镖电影世界任我行殖装

    朱朝街,丰安坊。</br>  尹家萱慈堂。</br>  当宣府大捷,贾蔷奇袭金帐,阵斩博彦汗的消息传至尹家后,尹家太夫人只淡淡笑了笑后,望着堂下坐着的面色涨红的尹褚,问道:“你还有何话说?”</br>  尹褚尴尬的张了张嘴,尹家太夫人却叹息一声,没让他再多说甚么,摆手道:“你下去罢,我乏了。”</br>  尹褚僵硬起身,转身离去。</br>  尹褚走后,孙氏仍在抹泪。</br>  而尹瀚鼻青脸肿的跪在一旁,脸上神情却一扫沮丧,眉飞色舞起来。</br>  今日国子监的监生把贾家骂成了粪坑,把贾蔷骂的更是成了盖世**,最后还牵扯到内眷身上,连尹家都受到牵连。</br>  尹瀚年轻气盛,哪里能忍?</br>  也不多废话,上前抓住一个嘴碎的监生,打落他一口牙。</br>  他自己也被一通群殴,事情闹大了,监生集体要求开除打人凶手,最后国子监只能惊动了尹褚。</br>  尹褚今日本就如坐针毡,周遭同僚都在唾骂贾家。</br>  将侄子尹瀚带回家后,尹褚就到了萱慈堂,再度郑重的请尹家太夫人重新考虑尹家和贾家的亲事。</br>  他这个做法,传出去绝不会有人说尹家落井下石,只会理解赞同,不将尹家女送入火坑。</br>  孙氏不过忍不住辩解了句:“上回就已经查无实证,血书上都是乱写冤枉的,可见未必见真……”</br>  就被勃然大怒的尹褚训斥道“妇人之见”,“撞客中邪”了!</br>  尹褚是真这样认为,这些内宅妇人,不过见贾蔷生的好,权贵高门,又会赚银子哄女人,所以都被迷了眼。</br>  浑然不觉,这将来必是个祸害,会牵连到尹家。</br>  只是他愤怒的将这些话说完,贾蔷奇袭金帐,阵斩可汗的事就传了回来……</br>  尹褚只觉得自己那张脸,快被打出火星子了……</br>  若只会赚些银子,贾蔷的那些胡作非为,便是骄奢淫逸,败坏之风。</br>  可如今阵斩可汗,立下不世功,便是青史之上,也只会留下年少英雄,风流倜傥,多有韵事之说。</br>  等尹褚憋屈离去后,尹家太夫人面色却并不好看。</br>  在世人眼中,贾蔷奇袭金帐,斩可汗立下不世奇功,是件值得乐道之事。</br>  可在关心他的人心里,却是一件鲁莽不知后果的冲动行为。</br>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果真有个闪失,岂是顽笑的?</br>  这个年纪就升国公,也不符合尹家向来藏愚守拙的低调家风。</br>  福祸非知啊……</br>  不过孙氏抹尽泪水,就开始喜滋滋了,去寻尹子瑜,将这个好消息相告。</br>  这可是要封国公的,如今大燕统共就那么三个国公。两个废的,和不存在差不离儿,另一个则快要老死了。</br>  再过二年,贾蔷就是大燕唯一一位国公爷!</br>  有这样一个光彩的姑爷,孙氏岂能不开心?</br>  ……</br>  荣国府,荣庆堂。</br>  贾母卧病躺在榻上,头上绷着一条帕子,以缓解头痛之苦。</br>  辽西蒙古列七大罪起兵,三条都和贾琏相干,贾政一些旧交将此事传回贾家后,贾母就病倒了。</br>  她是经历过先荣国贾代善时期的,知道这样的罪名是甚么后果。</br>  这是要牵连整个荣国府都要抄家灭门,男死女娼的下场。</br>  一条条坏消息传回家,朝中官员落井下石大骂贾家,士林清流京城名士也纷纷开口唾骂贾家,许多百姓跟着,甚至跑到荣府外看笑话……</br>  一时间,荣府风雨飘摇,好似就要被抄家问罪。</br>  不仅贾母病倒,李纨、凤姐儿亦是纷纷称病。</br>  凤姐儿寻来平儿,泪流不止的叮嘱她,若是荣府果真倒了,她受到了贾琏的牵连,就让平儿收养她的孩子。</br>  李纨则一遍遍的叮嘱贾兰,果真来了官差拿人,让他藏去东府,贾蔷回来会保护他的……</br>  三春姊妹惶恐不安,湘云宝琴垂泪无语。</br>  大祸临头。</br>  这一刻,她们都无比想念贾蔷,期盼他能早日回来……</br>  “如何了?如海怎么说?”</br>  见贾政回来,贾母忙从软榻上撑起身子来,紧张问道。</br>  薛姨妈和贾家姊妹们也都紧张看着。</br>  然而贾政一张脸上,神情却是极为古怪的,一时连口都难开。</br>  贾母和薛姨妈并诸姊妹们见着心惊,颤声问道:“可是……可是坏了事,没法子了?”</br>  好一阵后,贾政方缓缓开口道:“母亲,妹婿不在家。”</br>  贾母:“……”</br>  诸人:“……”</br>  眼见贾母眼中喷火,似要吃人,贾政终于利落了些,道:“不过儿子回来的时候,正巧碰到了宣镇红翎信使八百里加急回京报信儿……”</br>  贾母闻言顾不得震怒这憨批儿子,心惊胆战的惊恐道:“宣府出了甚么事?”</br>  总不能城破了罢?</br>  若是宣府再破了,贾蔷也没了,那贾家的天就彻底要塌了!</br>  不止贾母一人如此作想,连姊妹们也纷纷变色,攥紧手里的帕子,恐慌的看着贾政。</br>  小惜春小脸煞白,嘴巴紧抿,大眼睛中泪珠扑簌扑簌的直落。</br>  贾政却仍如做梦一般,迟迟不能张口……</br>  就在这时,却见贾环、贾兰、贾菌叔侄三人一阵风一样冲跑进来,都顾不得规矩礼数见礼,三人小疯子一样嘶声跳脚大喊道:</br>  “了不得了,了不得了!”</br>  “宣镇大捷!宁侯雪夜袭金帐,阵斩博彦汗!”</br>  “宣镇大捷!宁侯雪夜袭金帐,阵斩博彦汗!”</br>  贾母闻言,一下懵了,过了好一阵,眼泪才滚落,喜泣长呼道:“老天爷保佑啊!!”</br>  贾政此时方跟着落泪道:“母亲安心罢,应该没事了!”</br>  “滚!”</br>  ……</br>  大明宫,养心殿。</br>  隆安帝看着李暄,皱眉道:“听你母后说,邱氏不是生了,你不在王府好好的看看孩子,又进宫来做甚么?”</br>  李暄看出隆安帝心情其实很不错,便赔笑道:“儿臣已经看过了……有些丑……”</br>  隆安帝笑骂道:“你知道个屁!你刚出生的时候,还不是一样难看?”</br>  尹后笑道:“皇上甭听他胡说,心疼的不得了,这会儿急着进宫,是为了向皇上讨赏来了!”</br>  隆安帝哼哼笑了声,打量了李暄两眼,道:“讨甚么赏?”</br>  李暄也不绷着了,堆笑谄媚道:“父皇,儿臣是郡王,按例,闺女只能封县主。啧,不大好听,不合儿臣闺女的仪态……能不能看在儿臣薄有微功的份上,封个郡主?”</br>  隆安帝气笑道:“你闺女的仪态?”想了想,到底也是他的亲孙女儿,就不讽刺了,却不无刻薄之意的冷笑道:“你有甚么微功?内务府钱庄如今也成了烂摊子,宗室、勋贵都不大安分了,都是你的功劳?”</br>  李暄一口气差点没气死,不过也明白不是讲道理的时候,赔笑道:“父皇,儿臣如今也有了闺女,如今得当一个正经的父王,办些正经差事了,儿臣要为父皇效力当差!”</br>  隆安帝闻言,眼睛微微一眯,道:“哦?你想效力当差?当甚么差?想去六部观政么……”</br>  心里也稍稍纳罕,若是生了个儿子,起了这样的心思倒可。</br>  可生了个闺女,怎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br>  就见李暄正色道:“父皇,朝廷犒赏宣镇兵马,是不是得派钦差去?儿臣方才自称薄有微功,说的就是此事。要不是儿臣平日里对贾蔷谆谆教诲,让他怀有忠君爱国之心,这回他哪里能立下如此大功?如今见他成器了,儿臣很是欣慰,所以想亲自去宣镇传旨……”</br>  “给朕闭嘴!”</br>  隆安帝脸都快青了,喝住这个孽障。</br>  原以为有了孩子果真长大了,谁知还是这么个货!</br>  不过就听到一旁尹后掩面笑了起来……</br>  隆安帝转面看了一眼,心思微动。</br>  天子从来孤独多疑,尤其涉及皇权之时,便是枕边人,又如何信得过?</br>  他亦知皇后聪明绝顶,这样的人,按理绝不会甘心让那个位置,落到嫡子之外的皇子身上……</br>  只是皇长子李景的性子执拗僻傲,非人主之相。</br>  那么就剩一个李暄了……</br>  可皇后为何还如此纵容李暄荒唐胡闹?</br>  难道,果真愿意看到李时上位……</br>  其实倒也未必是李时,云贵人有了身孕。</br>  而隆安帝自忖,未必不能再活个十五六年……</br>  不管如何,有一个不偏执不强求皇位的皇后,都是件幸事……</br>  “梓童就凭他胡闹?”</br>  隆安帝心思转罢,看着尹后问道。</br>  尹后温婉一笑,看着李暄耷眉臊眼的模样,温声笑道:“皇上,如今眼见着皇上新政就要大行天下,再无人能阻挡,臣妾除了尽心侍奉好皇上的膳食外,就希望看到几个皇儿都能安康平顺。五儿愿意做闲王,就让他清闲自在去罢。这时日过的可真快,一转眼,他也当父亲了。臣妾却总觉着,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孩,惫赖顽皮的皇儿……他是个有福之人,有皇上护着,有哥哥们疼着,还有一个臭味相投的知己好友。臣妾以为,这样就是极好的。”</br>  隆安帝闻言,深深看了尹后一眼,再看向正巴巴望着他的李暄,缓缓道:“那就速去速回,传旨之后,和贾蔷先一步回京。你先别咧嘴高兴,去了宣镇莫要插手任何军政之事,敢在宣府胡闹,回来后朕扒了你们的好皮!”</br>  ……</br>  宣府,镇城。</br>  城墙上。</br>  若非城墙上仍有断臂残肢和浓郁的血色冻结在砖面上,惨烈凶狠的厮杀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br>  战争,着实残酷残忍。</br>  寒冬月夜下,贾蔷并董川、华安就着火把的光芒走在城墙上,再看一看。</br>  距离回京的时刻不远了,原还想着在宣镇避一避风头,等海粮案过去后再回京。</br>  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林如海在京抄了郑家粮号,他在宣府抄了范家,形势就变成了现在这样。</br>  虽然要承受范家、郑家所在势力的反噬,但相比于和隆安帝、李时父子硬碰硬的干,还是要缓和的多。</br>  这一场,最大的输家应该就是落了个贪婪平庸之名的李时罢……</br>  “快要回京了……”</br>  贾蔷扶着女墙,北望白茫茫一片的草原道:“这一战后,北疆至少能安宁二十年。”</br>  华安笑道:“多亏了良臣。”</br>  贾蔷摇头道:“真正作战的是淮安侯府和宣镇士卒,奇袭五里堡功在子仪。世叔往朝廷上递的折子,有些过了。待子仪太过苛刻。”</br>  华安闻言,面色有些尴尬,道:“良臣,我爹他……”</br>  董川在一旁笑了笑,道:“没甚么,其实也未说错甚么。此战能尽一份心意就好,至少能问心无愧。”</br>  贾蔷拍了拍董川的肩膀,道:“回京后,我会同皇上和军机处详细说明。不过也别怪淮安侯,若他不在这个位置,他也不会这样做。”</br>  董川点了点头,道:“我明白。”顿了顿,又问道:“侯爷,你为何要见那几个鞑子贵人?”</br>  贾蔷笑了笑,道:“就是想看看……”</br>  华安在一旁挤眉弄眼笑道:“有个博彦汗的侄女儿,听说生的极俊俏。”</br>  董川唬了一跳,道:“再美也碰不得,那是王族,不是顽笑的。”</br>  贾蔷笑骂道:“听他扯臊!我自有用意……”</br>  话音未落,就见岳之象引着四五个蒙古贵人前来。</br>  当然,他们如今已是阶下囚……</br>  ……</br>  PS:今天腊月二十三,是我的生日。你们懂得……</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1/5633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