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高阁名士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八月刚到,西安的天气便开始忽冷忽热了。</br> 一队身着精良甲胄的勇卫营官兵才从街上走过,便有两名身着长衫的士子搓手走入一家青楼。</br> 在这个年代,青楼绝不简单是后世理解的“妓院”。</br> 文人骚客、缙绅富贾,大户子弟们皆愿来此附庸风雅,看戏听曲,这种纸醉金迷,足以令世人忘却许多事情。</br> 一门之隔,楼外尚有无家可归的百姓蜷在角落瑟瑟发抖,而这里确实一片的歌舞升平,喧嚣炽烈。</br> “你这穷书生,丁香阁也是你能来的地方?”</br> 走进门的两人没有去管小厮的扯皮,推开风帽,其中一个露出一张笑眯眯的脸。</br> 方才还要推人的小厮顿时一喜:“啊呀,是云爷!”他转身对门内高喊道:“云爷来啦!”</br> 随后,楼内的小厮、跑堂一递一声地重复着向内通报。</br> “云兄,你到底来了!等得我好苦!”一人一路喊着,从楼上转下,大步流星的走过来。</br> 他来到眼前,双手拍了拍云五色的肩膀,笑道:“雪前故人来,古都会老友。好事,好事啊!”</br> 二人携手进门,登上楼梯,走过廊道,来到观台坐好。</br> 一年多以前,他俩在真定分手,约定勤学苦读、为国效力,至今才得以再见,自然兴高采烈。</br> 何况,此时的两人都已不再是普通秀才,都在天启六年的秋闱高中举人,半只脚踏入仕途,只等数月后的殿试面见皇帝。</br> 坐下后,看起来斯文的云五色却率先起身满了一杯酒,举起来道:“去年京郊一别,没想到重见已是一年之后,熊兄仍是如此的意气风发!”</br> 熊汝霖长得就不像读书人,健壮得不像话,更为豪爽,接过酒便仰脖喝得干干净净,笑着说:</br> “园中红杏将开,不料飞雪欲来。眼下,陕地秋寒料峭,不亚于寒冬哩!”</br> 云五色闻言,脸上的喜悦淡去一般,缓缓坐下,低声道:“熊兄隐喻可是今岁朝廷调兵二十万于陕地,风雨欲来吗?”</br> 熊汝霖哈哈大笑,“知我者,云兄也!”</br> 二人这话,却是被二楼坐在一旁的一个俊俏公子听了个清清楚楚,坐在这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微服私访的朱由校。</br> 朱由校听他们大胆的话,心中一时也想不起历史上这时候民间有什么姓熊和姓云的名人,便招手唤来小厮。</br> “这两人是谁?”</br> 小厮一听,很是惊讶,“公子连他们二位都不知道吗?左边那位一身白衣,略显瘦弱的,是云五色,畿辅名士,去岁秋闱位列金榜第三。”</br> “云五色,那另外这个呢?”朱由校喃喃一句,有了些印象,随而问道,看脸色,并未见什么异样。</br> 小厮也乐得谈论,好能偷懒,他道:</br> “这位啊,爷您别看他面相粗狂,可却也是江南的新晋名士,唤做熊汝霖,也是去年秋闱中的举人,上了金榜,排位十二。”</br> 云五色家在顺天府平乡县,自幼家境殷实,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却从不张扬跋扈,为人和善。</br> 在平乡一带,多有流传。</br> 他与熊汝霖,是在秋闱路上相识,也都怀有满腔的报国之志,不属复社党人,乃是新晋士子中较有代表的两位。</br> 对他们的事迹,朱由校也多少知道一些。</br> 云五色在后世有个“云青天”的称号流传,百姓都称其铁面无私,秉公执正、清正廉洁。</br> 至于熊汝霖,后来在南京城任知事,满清攻城,在内阁首辅钱谦益都带头投降的情况下,散尽家财,募集家兵抵抗。</br> 最后战死,阖家投井殉国,满门忠烈。</br> 这些事迹都是朱由校后世闲着无聊查百度查来的,真实度不知道有多少,但大体应该差不多。</br> 最起码来说,这两个人应该仔细观察观察,说不定就是这趟来民间发现的人才。</br> 想到这里,朱由校忽然促狭地笑了一声。</br> 朕这么喜欢微服私访,后世会不会也因此拍上一部《天启微服私访记》,然后成为经典?</br> 想着,遂而起身,来到两人身后,拱手笑道:</br> “二位,我能来坐坐吗?”</br> 熊汝霖和云五色闻言均先是一愣,熊汝霖连忙让开了一个位子,大声道:“来,坐在我这里!”</br> 云五色也道:“有朋自远方来,既然兄台有意结交,我们两个,又怎好拂了你的意呢?”</br> 朱由校也是惊讶居然这么顺利,坐下来笑道:“二位都很好客,我听你们的口音,都不像是西安本地人。”</br> 云五色看了朱由校的衣着,心里大抵知道对方的身份,说道:“兄台所说,是京师的官话吧?”</br> “改不是某户的富家公子,来陕地游玩的?”</br> 朱由校对他点点头,“云兄好眼力,我确是京城人士,姓皇,若不唐突,敢问这位仁兄,是哪里人?”</br> 熊汝霖洒脱道:“这有什么唐突的,又不是秘密。”他拱手说道:“在下苏州人,熊汝霖。”</br> “这位是云五色,和你一样,也是京城人。”</br> 言罢,三人同时拱手,说道:</br> “幸会、幸会。”</br> 朱由校再次坐好,脸上有些惊讶:“这一趟西安真是没有白来,竟有幸结实两位名士!”</br> 云五色一愣,遂而大笑:</br> “我们哪里是什么名士,不过是有一身报国之志的读书人罢了,黄兄可切莫再戴高帽了。”</br> 熊汝霖道:“他呀,最见不得别人说他什么名士了,这名头也不知怎么就传出来了。”</br>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整天受那闷气!”</br> “黄兄,我和你说,方才进门时,那门郎小厮险些将我拦住,看见了我的样貌,立刻又变得恭恭敬敬了!”</br> 朱由校哑然失笑:“这是何故?”</br> 这时,云五色一旁冷不丁的插话,“狗眼看人低呗!”</br> 语落,三人纷纷大笑。</br> 朱由校是真的有点喜欢这个叫熊汝霖的小胖子讨人喜、自来熟的性格,这样的人,的确在哪都能吃得开。</br> 这时,三人没了话说,气氛略微有些尴尬。</br> 熊汝霖忽然问道:“黄兄是京城人,看兄台这副衣着打扮,这玉佩可不便宜吧?”</br> 见朱由校微微点头,他又问道:</br> “家中是做什么的?”</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780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