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暂罢科举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r>  东厂档头魏希孟,于王恭厂灾事中尽心尽力,兹册封为忠茂候。</br>  另,魏志德、魏希孔、杨祚昌三人多年来为朝廷办事,有大功,册封为临淮伯、昆山伯、安庆伯。</br>  望卿等仍能尽心勠力,为国朝办事!钦此。”</br>  话音落地,不只魏希孟震惊得无以复加,一时间愣住,说不出话来,就连魏忠贤都是满脸的惊讶。</br>  不过他反应较快,连忙叩首呼道:</br>  “老奴谢天家恩典!”</br>  魏希孟听到魏忠贤的话,这才有样学样,“臣魏希孟,受陛下大恩,必誓死以报皇恩!”</br>  传罢旨意,王承恩笑眯眯上前道:</br>  “见过厂公、忠茂候。”</br>  魏忠贤接来圣旨,拎在手上,向后招了招手,从家仆的手中接来一块银锭,说道:</br>  “陛下宣旨时可还说了些什么?”</br>  王承恩能爬到如今这个位子来,自然也不是傻子,他明白魏忠贤问的是什么,于是说道:</br>  “皇爷没明说,但好像是要重用你们魏氏的意思。”</br>  “好,知道了。”魏忠贤令家仆送王承恩出去,后者才出大堂不久,魏希孟便迫不及待道:</br>  “祖爷爷,陛下这回是什么意思?”</br>  “朝廷封爵,六年才有熊廷弼、朱燮元、张万邦和毛帅四个侯爷,怎么今日就封了我一个流爵?”</br>  “还有三弟和族叔,也各封了流爵,实在是摸不清啊!”</br>  所谓流爵,便是没有世袭罔替一说,一爵只一予人而已。</br>  有明一代,即便是这样的流爵,文武臣将想要受封,也都需要很高的要求,简直是凤毛麟角。</br>  而在这天启六年,竟一次性封了四个!</br>  在朝廷做官,尤其是这位圣明天子的脚下,一个消息很难令人觉得是福还是祸。</br>  所以魏希孟现在的心里,实在没有什么高兴之情。</br>  魏志德,那是魏忠贤的族叔,如今魏氏一门中最年老者,魏希孔,是和魏希孟一样的族孙小辈。</br>  至于杨祚昌,是魏氏一门在外的姻亲,如今也是一地为官。</br>  魏忠贤面色沉重,显然,他从方才那份简短的册封圣旨中读到了天启皇帝其它的意思。</br>  他坐北朝南,沉声道:</br>  “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给咱们魏氏一门如此恩赏,一定是有大事要做,要我们效死力啊。”</br>  “只是本督还没想到,皇爷这次到底是想做什么惊天地的大事,需要用封爵这种事开路…”</br>  魏忠贤看得明白,读得清楚。</br>  皇帝此着,既是荫封魏氏,加重事权,又是借机向群臣表态、示威,欲以自己魏氏为刀,劈山开路。</br>  封爵乃诸多名门可遇而不可求的恩典,不会是白白给的。</br>  魏忠贤拿起一盏茶,道:“依本督对皇爷的了解,册封圣旨一到,下一份圣旨怕是也就快了,皇爷的心思猜是猜不着的,等吧!”</br>  想了想,他又吩咐道:</br>  “对了,嘱咐族中受恩典的小辈,还有我那族叔,莫要太过欣喜张狂,坏了大事,当心本督要大义灭亲。”</br>  魏希孟连忙俯首道:“祖爷爷放心,晚辈心里有数,不过陛下册封我为侯,只怕另有重用。”</br>  “王恭厂之事,晚辈现已查到该是与东林有关,但确切是谁,还不知晓,我刚命人在通州及京郊一带搜寻证物,想来应该能有收获。”</br>  “接下来是我继续办理,还是交给三弟希孔去做?”</br>  魏忠贤也着实考虑了一番,说道:“王恭厂也是大事,临时给了别人,反倒添乱,你且全力去查。”</br>  “至于皇爷的旨意么…,待旨意下来,我们再从长计议,希孔心思不如你缜密,交给他去办,怕被东林绕进去,误了事。”</br>  魏希孟老实得跟个小孩子一样,点头说道:</br>  “谨遵祖爷爷吩咐。”</br>  祖孙二人才说完,门外便进来一名小阉,只是这小阉传的不是旨意,而是密诏。</br>  “密诏?什么事陛下竟不能亲自下旨?”魏希孟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很可能超乎他的想象。</br>  小阉紧张兮兮拿出一份密诏,交给了魏忠贤,待后者看完,亲自拿回烧毁,才是安心离去。</br>  “祖爷爷,陛下是什么吩咐?”</br>  看过密诏后的魏忠贤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坐着缓了半晌,方才喃喃道:“皇爷要对孔家动手,要我们做开路先锋。”</br>  “什么!?”魏希孟瞪大了眼睛,比刚才受封时还大,“孔家延续至今,历朝历代,一屹立不倒,堪称常青。”</br>  “全国遍地都是他们的师生故旧,岂是能轻动的?”</br>  魏忠贤点头,“这事本督也知晓,可就皇爷这次的动作来看,怕是酝酿多日,这才准备动手。”</br>  “劝是劝不回来的,只能想想辙了!”</br>  魏希孟瘫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道:“曲阜孔家,要是我们敢去登孔家的门,天下间的读书人岂不将我们的祖坟都要给挖出来?”</br>  “祖爷爷,万一,我是说万一,到时候陛下受不住压力,卸磨杀驴了,我们怎么办?”</br>  “我们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br>  魏忠贤何曾没有想过这种结局,毕竟他知道皇家的事太多,为皇家办的脏活也太多,已经回不了头了。</br>  他叹口气,道:</br>  “你不能有这种想法,我魏氏一门,深受陛下恩典,你年纪轻轻便已封爵,全赖于此。”</br>  “陛下自有计较,我们只管办事。”</br>  魏希孟这才放了心,忽然眼中一紧,道:“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日夜到孔府找茬!”</br>  “方才祖爷爷也说了,他孔府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孔氏族人比我们魏氏一门要多出多少?”</br>  “我还就不信,没有几个有把柄的,找到把柄,便能借机做大,掀起大案!”</br>  魏忠贤点头,笑道:</br>  “前些年东林科举案,这次可以再提一提,我会授意工部尚书冯铨,向陛下上疏请求重审。”</br>  当夜,朱由校整在乾清宫西暖阁批阅奏疏。</br>  王朝辅侍立一旁,看见皇帝面色微动,心知大事不好,果然,没过多久朱由校便一把将这份奏疏掷于地上,颤抖着手指向前方,道:</br>  “冯铨说今年春试还有舞弊现象,八月秋闱暂停,给朕彻查此案,查不到,明年的科举也不办了!”</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626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