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五日之期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南海子行宫,王恭厂爆炸半个时辰后。</br>  京师里的灾变还没有完全停止,工部尚书薛凤翔和刑部尚书李养正便被传唤到此。</br>  因为今日皇帝给百官放了假,灾变生时,薛凤翔在街上乘轿,正打算去凤鸣楼耍一耍,李养正则在大狱点阅钦犯。</br>  他们浑身的惊惧还没有完全消去,便见到了龙颜大怒的天启皇帝。</br>  此刻,两人全都匍匐在地,听着上头不断喘息的皇帝,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多出。</br>  “薛凤翔,朕最近一再告诉你,要你刑部加重王恭厂之管理,你是怎么做的?”朱由校一拍龙案,喝道:</br>  “朕的话不管用了,还是你这个工部尚书能力不行?”</br>  王恭厂为神机营专供火药,隶于工部,这次出了事,工部尚书薛凤翔难辞其咎。</br>  来之前他便知道这个结果,可却想不到任何的推脱之词,只好擦汗说道:</br>  “陛下息怒,臣已多次亲自去王恭厂查过,并未发现任何不妥啊,会不会是神鬼作祟…?”</br>  “放屁——!”朱由校再喝一声,道:</br>  “薛凤翔,亏你还是本朝的一部尚书,六部公卿!鬼神之说,民间谣言便就罢了,可你是朕的肱骨重臣,怎可如此迷信?”</br>  这时,刑部尚书李养正出来说道:</br>  “陛下息怒,这次王恭厂爆炸,想是有小人作祟,薛尚书也是无心之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br>  薛凤翔垂头不语,在心里十分感激。</br>  而李养正也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前者着想,他只是知道,这次王恭厂灾变,薛凤翔难辞其咎,而他这个刑部尚书,却也难辞其责。</br>  这次皇帝叫他们两个一同前来,就说明他们正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br>  在他看来,许是有让自己和薛凤翔查办此案的意思。</br>  至于说因此要罢免薛凤翔的官或者杀他,这根本不可能。</br>  一来当今皇帝并非那种无端嗜杀之君,二来如要杀人或是罢官,就不会恨铁不成钢的将薛凤翔骂个狗血淋头了。</br>  实际上,李养正猜对了一部分。</br>  朱由校的气消了一些,看着他道:</br>  “你掌管刑部,王恭厂爆炸以后,民间必定民怨沸腾,所以朕不能给你太多时间,五天。”</br>  “朕只给你五天的时间,要把王恭厂为何爆炸查个水落石出,有难处吗?”</br>  难处?</br>  这不是有没有难处的问题,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br>  但是皇帝这番话,实际上给了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如果李养正是个聪明人,躲过这一劫并不难。</br>  “为陛下办事,为臣子的,只管尽心竭力,不敢谈难处。”李养正连忙躬身说道:</br>  “陛下放心,这五日就算不吃不喝,臣也要遍访城中,查出真相。”</br>  “嗯。”朱由校舒缓口气,这口气,就像一张大手,抚在了薛凤翔的心头,使得他也是松了口气。</br>  好景不长,朱由校再度冷冷地瞥向他,道:</br>  “薛凤翔,这次朕准你戴罪立功,和李养正一同负责查案王恭厂灾变之案,五天,朕等着你们的结果。”</br>  薛凤翔如蒙大赦,叩头道:</br>  “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臣一定尽心竭力查办此案!”</br>  朱由校不愿再去看他,转头道:“你们下去吧。”</br>  “着司礼监拟旨,令工部尚书薛凤翔、刑部尚书李养正主持查办王恭厂灾变一案!”</br>  看着王朝辅继续二人之后走出行宫,朱由校喃喃道:</br>  “进来吧。”</br>  锦衣卫千户、北镇抚司都督田尔耕,东厂档头严参从屏风后走出,纷纷叩头呼道:</br>  “小的见过陛下万岁、万万岁!”</br>  朱由校实在没什么心思再去听这些屁用没有的恭维之语,沉声说道:“你们都听见了,刑部和工部查办此案,司礼监发了圣旨。”</br>  “但是朕要你们密查,东厂和锦衣卫分开查,朕只要真相!”</br>  说到这里,朱由校攥紧了拳头,话中似藏着千柄利刃,用不容置喙的口气说道:</br>  “查!无论查到谁,朕先把话放这,就算是你们这次查出了皇亲国戚,朕也会给你们做主!”</br>  “但你们记住,要是谁敢公报私仇,朕诛了他的九族!”</br>  田尔耕和严参皆是浑身一震,连忙说道。</br>  “卑职遵旨!”</br>  “小的知晓了!”</br>  待二人离去,朱由校靠在座椅上,眼睛闭上,看起来已经熟睡过去。</br>  不知过去多久,朱由校连眼皮也没抬,淡淡朝一旁的空气吩咐道:“传谕较事府,暗查王恭厂灾变之事!”</br>  “遵命!”</br>  空气中传出了一声回答,旋即再度安静下去,就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br>  “王恭厂,朕要知道,你到底是因为什么炸的。”</br>  “既然躲不掉,那就来吧。”</br>  ......</br>  京师王恭厂灾,惊震朝野。</br>  作为大明第一兵工厂,甚至是世界上规模排在前列的大型火药仓库,王恭厂的灾变,注定被历史所铭记。</br>  其所造成的影响,是所有人都无法估量的。</br>  很快,这个消息还要如一道飓风,席卷畿辅、宣大,中原五省,乃至于整个天下!</br>  灾变发生的当天,官府便是发出告示,抚慰百姓,下发赈灾银两,帮助百姓重建家园。</br>  然而,这一切,都阻拦不住正以滔天气势来袭的各方谣言!</br>  一时间,京师谣言四起,东林士子聚众讲学,批判朝政、抨击阉党,似隐隐有复起之象!</br>  “天有异象,必生事端,就连京城天子脚下,也生这等惊天之灾,看来老天爷是不打算叫我们活命了。”</br>  一个老妇枯坐在地,呆呆看着倒塌的小屋。</br>  老人望了望街上开始逐渐多起来的官差,连忙说道:“不可胡言乱语,这是上天妒忌本朝之功。”</br>  “功?”老妇一个劲儿地埋怨,“功在哪里,我没见着功,我的房子没了,今后我住在哪儿?”</br>  老人一时语塞,是啊,房子没了,连最后一处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没了,就算逃得这身性命,又有什么用呢。</br>  就在这时,寂静了好半晌的京城中,又传来一阵撼声,整条街都摇晃起来,许多人大声尖叫起来。</br>  妇人不知所措,老人拉着她便跑,口中呼道:</br>  “地震了,快跑!”</br>  街上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就连行走的官差也都靠拢在一起,尽量停留在空地。</br>  天变示警,没有人不是心惊胆颤。</br>  除了两个人,顶流而行。</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625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