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六百七十三章:设立“海军部”

第六百七十三章:设立“海军部”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什么阉党祸国,再去关注什么卫所军屯改制的问题了。</br>  大明十三省,全都被这个惊天的消息震惊了。</br>  大明再次战胜红毛番船队,不仅收复了鸡笼,还将钓鱼屿、澎湖列岛等一大片的岛屿纳入版图之内。</br>  这是天大的武功!</br>  朱由校敕令内阁,以宣威昭告天下,个人的声望,也在第二次澎湖海战得胜之后迈入一个新的台阶。</br>  军营之内,京师的街巷之间,人人都在谈论此事。</br>  从第二天开始,京师内的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以庆,酒肆、茶馆,甚至于路边行人,也都有谈论此事的。</br>  对于百姓们来说,国家得胜,这是天大的喜事。</br>  尤其是福建的百姓和商人,他们受到此次荷兰入侵危害最大,也是最能感受到这份太平日子的来之不易。</br>  对沿海渔民来说,他们又可以出海捕鱼,维持生计。</br>  而相对于商人,这次战胜的意义更加重大。</br>  很多商人都是知道,这次胜利对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从此以后至少十年之内,东南海域将会没有荷兰战舰的身影!</br>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洋舰队,在澎湖之战被打惨了!</br>  南印度殖民地的唯一一支舰队被消灭在澎湖水道,而指挥此次作战的莱州总兵张盘也是一战成名。</br>  航路因此得以通畅,没了荷兰人的阻挠,沿海的商贸会更加发达。</br>  一些西方国家听说此战的成败以后,很是震惊,也开始乐意来到大明经商,至于西班牙的腓力四世,只怕会惊掉了下巴。</br>  对朱由校来说,战争虽然打赢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同样重要。</br>  消息传来的第三天,皇极殿上,朝会伊始。</br>  “我军大胜,臣等恭贺陛下,万岁万万岁——!”群臣上殿,两侧列班,司设监太监唱罢后,也是纷纷山呼。</br>  经过了前天的激动和兴奋,现在的朱由校显得格外平静,挥手示意众臣平身,说道:</br>  “澎湖一战,幸得我水师将士用命,击溃红番,扬我国威!”</br>  说着,转头吩咐道:“王爱卿、英国公,你二人要依例对参战官兵叙功、升赏,不得有误!”</br>  兵部尚书王洽及五英国公兼任军都督府大都督张维贤分前后出列,同声说道:“臣领旨!”</br>  这次战后叙功,也是多年以来,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一起主持叙功。</br>  对于武将来说,意义同样重大。</br>  之所以还让兵部负责一部分,也是因为照顾到文臣的意愿,毕竟兵部独揽大权这么多年,落权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得慢慢来。</br>  这次第二次澎湖海战叙功,满朝文武尽皆歌颂天启皇帝的攻德及明军大声之威,这个时候去让五军都督府掺和一脚,就是顺理成章。</br>  和朱由校此前预料的一样,话音落地,满朝文武,根本无人敢于反对。</br>  包括那些言官御史在内,也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br>  朱由校看着老实本分似的群臣,心底冷笑。</br>  朱由校心里自然明白,如果这次只让五军都督府负责叙功,估计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了。</br>  现在没有人反对,一来是这次的大胜影响实在是太大,二来也是兵部也可以从中谋取好处。</br>  既然自己也有好处可分,就没什么必要非去逆鳞行事了。</br>  在这个朝廷上,包括朱由校在内,每一个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有背后利益驱使的。</br>  这时,兵部尚书王洽忽然出列,在众人的注目下说道:</br>  “陛下,臣有本奏!”</br>  “朕今日心情大好,爱卿尽说便是!”朱由校昨夜召王洽入宫,说的就是这件事。</br>  君臣两人早就商量好了,而朱由校这个皇帝目前为止对自己人都还不错,从没出现卸磨杀驴的事儿。</br>  王洽的处境和崇祯末年的首辅魏藻德完全不一样,他没什么顾虑,自然不会这个时候退缩。</br>  他说道:</br>  “启奏陛下,此番大捷,塞北诸部、安南、乌斯藏、青海各部,尽都传信过来,说将遣使来京,恭贺天朝得胜。”</br>  “而西番各国,往福建等地贸易商船近日都是以往数倍,可见,我大胜之威,已传搏甚远,西番各国无不望而相畏。”</br>  “臣建议设立水军部,统管全国各地水师之船舶、军械、钱粮诸事!“说着,王洽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窃窃私语的大臣们,才转身回来,继续说道:</br>  “以免兵部不知海事,贻误战机,再现昔日王化贞广宁之祸!”</br>  话音落地,即在皇极殿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br>  他拿出王化贞这个昔日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得意门生出来鞭尸,更相当于当庭与故友东林党徒划清了界限。</br>  如果说在这之前,王洽的意思还有些让人捉摸不透,那么现在,他站在那一边,就是显而易见了。</br>  在场的谁都知道,全国兵马包括水师在内,自大明建立至今,乃至于前元故宋,一直都是由兵部统管。</br>  一句话,从设立六部开始,就从没出现过另设一部分而领之的情况。</br>  身为兵部尚书的王洽,提议另设水军部统领全国水师,这岂不是自求分权吗?</br>  如果王洽是张鹤鸣那样手握全国兵马大权不肯交出,在战时胡乱指挥,以致贻笑大方的兵部尚书,朱由校一定会趁早把他这个兵部尚书给一撸到底、</br>  相反,王洽先支持五军都督府改制,后遵循朱由校的授意,提议设立水军部统管水师。</br>  对于朱由校来说,王洽这个兵部尚书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小。</br>  换句话说,兵部目前的职权,已经完全在朱由校这个皇帝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兵部也是堂堂一大部,职权太低,并不是什么好事。</br>  只要王洽日后不出什么大的问题,比如个人能力不足等等,他这个兵部尚书可以一做到底。</br>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br>  朱由校听了这些话以后,略作沉吟,便是点头同意。</br>  这本就没什么好说的,登莱水师虽然战胜了荷兰,但是朱由校后来仔细看过战报,这其中有很多偶然因素,并不是实力的碾压。</br>  比如南印度来的罗福舰队,不是那个舰长罗福指挥失当,这场战斗还真就不一定能赢。</br>  再比如,罗福实际上应该也是判断失误了。</br>  他之所以驶入澎湖水道,一是因为不想听从提督赫兰德的指挥,二是因为他已经判断出盖伦战舰,可以在澎湖水道的浅海航行。</br>  不得不说,这个罗福还是有两把刷子的。</br>  他可以仅凭航海经验就迅速判断出盖伦战舰能不能通行水道,并且避免了大片的暗礁。</br>  但这个罗福同样也是个蠢货,因为他没有去想一旦张盘追击过来,减速会不会把他的舰队拖垮。</br>  或许在荷兰人的眼里,大明水师根本不敢追过去。</br>  对方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样样都需要学。</br>  荷兰联省舰队之所以能在本世纪迅速成长为海上第一霸权的“马车夫帝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海军部。</br>  海军部,可以变成水军部,这对于整个大明海军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革新。</br>  但是水军部只能有一个,分级也要十分严格,以避免出现荷兰在这次战争中指挥官指挥不动分队舰长的情况。</br>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朱由校做的就是这些。</br>  胜仗不能白打,民间可以欢呼,可以沸腾,但自己是皇帝,需要在这次胜利后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战后总结,然后大踏步前进!</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624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