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就这几块石头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绵延数里,旌旗猎猎,鼓声不绝,这里是孙传庭位于曲叶河岸边的营盘。</br> 在河边扎营也是因为大军行动,无论运输辎重、火炮的骡马,还是兵将骑乘的战马,都需要大量的流动水源。</br> 一连数月,孙传庭无计可施,都摸不到林丹巴图尔的动向,召集众将升帐讨论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退兵。</br> 这是个万分为难的决定,但孙传庭也知道,虽然抛弃了左翼的蒙古各部,却能保证明军主力不失。</br> 只要主力不失,察哈尔还是不敢太过放肆,就有后面再出关翻盘的机会。</br> 消息传下来,众将官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没什么好说,倒是在军营中激起了不少议论。</br> 官兵们考虑不到这些,都是十分不满,军心也跟着大为衰减,整个营地都散发着糜丧的气氛。</br> 大军依着来时的哨站,沿途收拢留守在哨站内的兵马,向南撤退了一百余里扎营。</br> 一天傍晚,明军营帐里灯火摇曳,潮湿的地摊和堆砌在一边的麻袋显得杂乱无章。</br> 李鸿基惬意地躺在麻袋上,每动一下,身后靠着的麻袋就会发出令人难受的“滋滋”声,不过他已经习惯了。</br> 李过端着碗走进来,“哥,放饭了。”</br> “你想什么呢,饭也不吃了?”</br> 李鸿基慢吞吞起身,结果递来的碗,看着小碟子里的爆炒青菜有些发愣。</br> 出关以来,朝廷的粮饷是一点儿也没拖欠过。</br> 现在连他也不得不承认,从军以后吃的比以前在驿站时干的还要多,还要好。</br> 本来出关是为了再立军功,好让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那份名表上,好名扬天下,叫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家乡人看看。</br> 咱李鸿基,也是能做大事的!</br> 然而前几日传来消息,督师和将帅们商量的结果,居然是就这么撤兵回关内了…</br> 李鸿基很不甘心,他觉得这仗还能打。</br> “真的确定要撤兵了?”他吃了一口饭菜,仍是带着丁点儿的希望问道。</br> 李过看了这边一眼,没听出话中的失望。</br> “是啊,督师都发话了,要向陛下呈折子请罪。行了,算了吧!别再想了,回关内,一样有立功的机会。”</br> 李鸿基若有所思,心底有些无语,瞧瞧他,没心没肺的样子,吃得倒是挺香。</br> “我吃不下。”</br> 放下碗,李鸿基没给李过再回话的机会,径直掀开卷帘布走了出去。</br> “哟,李哥,吃完的这么早啊!”远处传来一道熟悉笑声,李鸿基看过去,诧异问道:</br> “你怎么回来了?”</br> 说话那人和李鸿基一样,也是个把总,本负责带着三五名官兵看守在火药库的周围。</br> 现在到了饭点,也就换岗回来吃饭了。</br> “换防了啊!”</br> 那人笑了笑,来到李鸿基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没再说什么,只摇摇头,叹口气就去取饭了。</br> 明军大营内,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影。</br> 铁甲叶子相交,还有兵器撞击在一起发出的“叮当”声,人群的议论声交汇在一起,这是军营独有的交响乐。</br> 有刚刚换防去取饭的,也有吃完得早,出来打扫用来吃饭的盘子的。</br> 当然,还有一些辎重营的,因为事情比较多,他们总是在忙着和下一个哨站的人接触。</br> 大军撤退,先撤的也是辎重营,然后是火器营。</br> 其中有不少认识李鸿基的,路过都会亲切的跟他打个招呼。</br> 也许是新操典改革了日常操训和住宿模式的原因吧,现在李鸿基已经在明军中有了一个挺舒适的圈子。</br> “唉,真的要就这么回去了。”李鸿基蹲在地上,有些垂头丧气,目光也顺着来到地面的草皮上。</br> 下意识地,他愣住了。</br> 这几块石头,摆放的怎么如此奇怪…</br> 可能是因为要撤了,所以最近几日的伙食都不错,每隔三五天就给块肉。</br> “看什么呢?”李过吃的满嘴流油,一边用手抹嘴,一边出来到水桶边上洗盘子。</br> 稍带眼,还看了一眼李鸿基这头。</br> “你来看看,这几块石头,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李鸿基就连说话的时候目光也没离开地面。</br> “石头有个屁好看的,要我说,你是魔怔了。”李过瞥了一眼,压根没当回事儿。</br> “虽说好不容易出趟关,可咱还年轻,京城里那位也年轻,总有下一次机会,该睡睡了奥。”</br> “你蹲过来,仔细看看。”李鸿基目光仍旧没有离开地面,语气也显得有些凝重。</br> 李过听到他的语气,心里还是不信,可也是没办法,洗了盘子才走过去,边走边道:</br> “行行行,看看看——”</br> “这几块破石头,至于你蹲着看那么半天?”来到另外一边蹲下,李过第一眼没觉得怎么,越看越觉得有些熟悉。</br> “这…,这有点像啊!”</br> 李鸿基笑了笑,“想什么?”</br> 李过又换了个方向,指着其中一块石头。</br> “这个像不像咱们现在位置?如果说这个是咱们现在的位置,那这个,说成曲叶河边上的营地,位置也说得通。”</br> “你看出来了?”李鸿基嘴角一咧,站起身环顾四周,十分笃定地道:</br> “蒙古人在这里扎过营,起码也是来过!”</br> “这个,还不能确信吧?”李过虽说也看出来了,但依旧觉得关系重大,不好夸口,“万一是巧了呢?”</br> “巧了,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李鸿基愈发相信,这里曾经就是察哈尔的营地。</br> “就算是巧合,那拔营前在周围仔细搜索一遍,这总没什么问题吧?”</br> 李过还是觉得有些太小题大做,“哥!就算蒙古鞑子来过,那他们走之前不会把周围清理干净吗,找不到的。”</br> “你不愿去,我去。”李鸿基扔了石头,说话间就直奔帅帐,“我去找督师。”</br> “哎呦我的哥,我的亲哥,你咋想一出是一出!”李过执拗不过,只好跟上。</br> ......</br> 帅帐,孙传庭望着亲卫摆在眼前的三菜一汤,却是没有半点胃口,这仗打得实在是稀里糊涂的。</br> 要是日后西虏都学这样避而不战,难道还要学霍去病,带着骑兵直抵汗庭吗?</br> 这不现实,也不会有人支持这样冒失的打法。</br> 正想着,一名亲兵掀帘而入。</br> “禀督师,宁夏右标营把总李鸿基有要事求见,说是…发现了察哈尔骑兵的踪迹!”</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622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