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流言可杀人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盛唐风月、妖皇本纪、炼道长生、都市圣骑录、白骨道宫、清客、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
消息传来,接驾的人都傻了。</br> 年迈的魏国公徐宏基冷笑着走了,连带着离开的,是那些一哄而散的武勋们,就只剩下内监的内臣,还有文臣们傻站在原地,不知所措。</br> “总管,陛下真的不来了…?”</br> 一名内监悄悄问道。</br> “啪——!”</br> 清脆的一声响,内监捂着通红的脸蛋,先愣住一会儿,然后才是惶然无措地跪在地上,连声告饶:</br> “总管,奴婢错了,奴婢错了…”</br> “给咱家滚得远远儿的!咱家看见你就心烦!”</br> 杜升怒骂一声,然后快步离开。</br> 那个被扇了一巴掌的内监,还是得捂着脸皮颠颠跟在队伍后面,只是这次,他再也不敢多话了。</br> 见状,许多文臣都是纳闷,这太监犯了什么冲了,脾气怎么暴躁。</br> 南京兵部尚书,挂着参赞机务衔的王永光冷笑一声,第一个负手离开,轻哼唧说道:</br> “打得好,不打不长记性哟!”</br> 这话其实也没错,杜升本来是众人以为最得圣宠,皇帝南巡过来,最不会有事的那个。</br> 此前,不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杜府求关照。</br> 这次皇帝临时改道,光通知了锦衣卫,居然没有告诉这位内监大总管,杜升脸面上挂不住,也听得到外臣们的讥讽、嘲笑。</br> 这个时候问话,岂不是在戳他的痛处?</br> 这也就难怪杜升会如此暴躁,上来一个大嘴巴子了,那是在转移文臣们的注意力,自己好逃之夭夭。</br> 只是在王永光看来,这些无异于是在掩耳盗铃,凡是有点心思的,谁还看不出来?</br> ......</br> “干爹…”</br> 一名内监被唤至杜升跟前,谨慎地说了两个字,便就不再继续。</br> 杜升刚刚坐下,胸前仍在起伏波动,他缓了几口气,道:</br> “去,给咱家向京师去信,问问魏父的情况,说陛下来南京巡幸,不经正门,宿在军营。”</br> 杜升再震怒,也不敢和魏忠贤生气,明着问魏忠贤知道不知道这事儿,这自然也不敢,所以就只好将这事如实上报,探探口风。</br> “是,干爹。”</br> “嗯,下去吧。”</br> 内监下去没多久,杜升正想着,气儿刚捋顺了些,正躺在靠椅上优哉游哉的哼着小调儿。</br> 他没留意到,一阵脚步声,正由远及近而来。</br> “杜大总管,好兴致啊,被人卖了,还有这闲情雅致——”</br> 杜升一个激灵赶紧起身,凝眸看了一眼,想知道是谁这么大胆,须臾,却是笑了一声,道:</br> “是忻城伯啊,今日您自家庄田那点事儿打点明白了?怎么有功夫来我这儿了?”</br> “陛下可是刚到南京城,凤阳那边什么结果,就不用我提了吧。”</br> “瞧您这话说的,陛下来金陵,你自己就没事儿了?”</br> 赵之龙说完这句,哈哈大笑,坐在一旁,狠狠往端茶来的侍女屁股上捏了一把,然后一副吃惊样子,说道:</br> “大总管不会还不知道这事儿呢吧!?”</br> “咱家应该知道什么事,不应该知道什么事?”</br> 杜升下意识忽略了赵之龙方才的无礼举动,神情变得有些疑惑,似乎意识到什么,很快又添上一丝恐惧。</br> 他起身上前,伸手按住了赵之龙手上正要往嘴里送的茶杯,却没有说话。</br> “一口茶都不让喝呀?”</br> 赵之龙一摊手,盯了杜升一小会儿,轻笑:</br> “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街巷里出现不少关于大总管您的话,都是传言,不可信、不可信。”</br> 本来,杜升就隐隐觉得这事是什么针对自己的阴谋。</br> 况且,对于忻城伯赵之龙,杜升很了解,这个人贪婪无厌,钱、权、色,他没有一样不喜欢的。</br> 这次来找自己,肯定是手里握着什么大消息,来做交易的。</br> 要是平时,杜升根本不屑于和赵之龙合作,他手里那点消息,自己顶多花点功夫,早晚也能查到。</br> 可是现在,皇帝刚到金陵,这种多事之秋,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生死,他耽搁不起。</br> 要知道,凤阳的事儿,可是两天之内就发生了!</br> 望着赵之龙,杜升眼中的冷笑变得有些不可捉摸,他缓缓松开按着茶杯的碗,转身下令道:</br> “来给忻城伯端上好的贡茶,这种货色怎么行。”</br> 赵之龙也是一笑,放下茶杯,道:“还是大总管善解人意。”</br> 其实他心里知道,这事儿成了!</br> 看着赵之龙喝了茶,杜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示意侍女留在赵之龙身边不要动,淡淡说道:</br>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流言多了,也可杀人!”</br> “那我可就说了,抚宁候朱国弼还有李三才,正盘算着怎么把你拉下水呢,大总管。”</br> 赵之龙面露微笑,手在侍女身后不断动作,淡淡的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br> 果然,有人要对付咱家!</br> 朱国弼和李三才,李三才现在甚至连官儿都不是,他们两个,好大的胆子,敢拉咱家下水?!</br> 杜升心里已经翻天覆地,面上却是不屑地冷笑一声,道:</br> “咱家还以为什么呢,那李三才早在万历一朝就被罢官回家了,朱国弼在武勋里头更没什么实权。”</br> “就凭他们两个,真以为搬得动咱家?”</br> 赵之龙没有猜到杜升是为了面子硬撑出来的,他显得有些吃惊,张大了嘴,起身道:</br> “那帮东林党人,大总管当真以为,他们无官可做,就是一介小民了吗?”</br> “不然呢…”杜升冷笑不止:</br> “难不成李三才这个平头老百姓,比王永光那个南京兵部尚书,对咱家的威胁还要大?”</br> “非也、非也!”</br> 杜升也顾不上什么别的了,这次买不下杜升,可就要与这种天赐良机失之交臂了。</br> 他呼吸变得有些急促,道:</br> “李三才自被罢官以后,便受抚宁候朱国弼之邀,来到南京,给抚宁候府的二小妾张玉取了一个表字:婉波。”</br> “这事儿,当时在南京闹得沸沸扬扬,大总管不会不知道吧?”</br> 杜升点了点头,依旧面露不屑。</br> 赵之龙冷笑,持续输出。</br> “自那以后,李三才在南直隶声名鹊起,到处说自己是因为直言进谏,遭受排挤,才毅然请辞。”</br> “此后,麓山书院,仙鹤书院、崇正书院等十几家南直隶有名的书院,全都登门拜访,络绎不绝!”</br> “那李三才每日讲学,闲时参加书会,登高作赋,便是所谓的佳作。此等‘佳作’流传于世,士子因而争相效仿,如今已是当代大贤之名。”</br> “李三才在那些读书人中的号召力,可比您强多了,大总管!”</br> “他们放出来的消息,说您这个大总管,贪了今岁淮北各府赈灾的银款,几天的功夫,在金陵都快闹到妇孺皆知了。”</br> “那些老百姓听说皇帝来了,正愁不把事情闹大了让皇帝知道,没人去想您到底贪没贪,都只是一人传两人,两人传四人!”</br> “这话被陛下听到,会怎么想?”</br> 赵之龙说到这里,杜升已是装不下去,冷汗直冒。</br> 他实在没想到,区区一个被罢官的东林李三才,三言两语,会把自己搞到这样狼狈不堪的境地!</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5171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