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驱虎吞狼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机甲天王、绿茵教父、噬矿空间、盖世战神、英灵君王、万劫仙途、
“此回突袭澎湖,南居益已是第五次出师。”</br> “倏入倏出,事前从未上奏朝廷,福建水师储备,各地的船队行军路线,恐怕已让红毛番摸了个透彻!”</br> 兵部堂房,尚书崔呈秀正在拍桌怒吼。</br> “是啊,太不慎重了!”兵部右侍郎阎鸣泰也是道:</br> “早知今日,就不该听吏部的,让他去福建做巡抚。如今这个局面,红毛番的舰船不减反增,又多数艘舰船,封锁了漳州出海口。”</br> “被封锁一日,便是朝廷一日的重大损失。”</br> 阎鸣泰,和崔呈秀一样,都是靠谄附魏忠贤上位,俩人如今带着一批魏党官员,把持了兵部。</br> 不过相比崔呈秀的一帆风顺,直登部堂之位,阎鸣泰的经历就实在是太过曲折。</br> 阎鸣泰,直隶清苑(今河北清苑)人。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历任户部主事,辽东参政,后拾遗被劾罢归。</br> 久之,起佥事,分巡辽海。</br> 时开原既失,辽东经略熊廷弼遣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消息传回京师,被东林群臣争相参劾,寻上疏托疾引归。</br> 新帝继位,改元天启,起故官,设都监府,以兵监至山海关、东江镇,在辽事问题上不顾群臣反对,大刀阔斧、乾纲独断,决意继续任用熊廷弼。</br> 因熊廷弼举荐,阎鸣泰于天启元年进副使,驻守广宁。</br> 王化贞立功心切,议四路出师,不顾曹文昭等反对,执意开战,终为奴酋所败,丧师十七万,弃地入关,京师震动。</br> 廷议会审,归咎于大学士叶向高门生、左参议王化贞,即被缇骑锁拿入京,伏诛。</br> 帝师孙承宗受皇命出关,屡疏弹劾,称阎鸣泰任广宁数载,实无才略,工事谄佞,以虚词罔上而已。</br> 天启元年八月,廷推孙承宗之门生袁崇焕为广宁兵备,兼抚宁远,天启皇帝默许,袁崇焕遂赶至宁远赴任。</br> 至是孙承宗以重臣当关,宁远袁崇焕唯其马首是瞻,以至事权独操,屡疏“宁锦防线”之议。</br> 阎鸣泰因上疏反对设立宁锦防线,继而屡遭孙承宗、袁崇焕排挤、弹劾,自觉不能有所为,于天启元年十二月上疏,称疾归去。</br> 天启二年,魏忠贤兴大狱。</br> 时杨涟归乡,讲学东林,东厂番役追至其家,以蛊惑人心诛杀。</br> 叶向高为东林所累,触怒君上,一纸谕下,更被诛杀九族,一时间,阉党崛起,东林党人皆以书著:</br> “阉贼窃柄,暗无天日。”</br> 阎鸣泰居家数月,听见风声,暗结魏忠贤,继得都察院御史张智举荐,召为兵部右侍郎。</br> 如此曲折坎坷的经历,让阎鸣泰看清了东林党人所谓的清高,还有阉党所谓的小人。</br> 同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如果做一个谄媚权阉的小人,能再为官一任,得到资源,从而施展抱负。</br> 那么,他选择做这个小人!</br> 回京之后,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阎鸣泰,更成了魏忠贤手下红人崔呈秀的得意爪牙,甘为之驱使,鞍前马后。</br> 其脸皮之厚,崔呈秀不能及也。</br> 逼杀东林、弹劾清流、收受贿赂,但凡是那些清高傲岸之士所不齿的行径,阎鸣泰全都在做。</br> 常人眼中,阎鸣泰其实还不如顾秉谦和崔呈秀,后面两位出身也不怎么干净,本身在士林中便被人诟病无数。</br> 他和魏广微一样,出身书香门第,曾有一身正气,如今却甘愿作为阉狗,为世人唾骂。</br> 今日兵部的议题,就是是不是要换掉南居益。</br> 和东林想的不一样,被所谓阉党把持的兵部,却是比从前士林大才王象干做尚书时,作用更加显著了。</br> 起码,他们真正在根据情报商讨最佳的解决办法。</br> 以往东林把持兵部时,往往是三日一小会,五日一大议,繁杂麻烦,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办法。</br> 最后,一般都是一直拖着,拖到事情自己解决,或者已经重大到兵部不能再管,才算结束。</br> 阎鸣泰说完,又有一名兵部官员道:</br> “南居益做巡抚之后,还算有些作为,他扣押了红毛番的代表来使,调集海陆两军主动出击。”</br> “至于毫无作为,屡战屡败,该是红毛番舰船太过犀利…”</br> 阎鸣泰看了一眼。</br> “红毛番舰船、火器极为犀利,圣上不是已经派人到澳门卜加劳铸炮厂购买了吗?”</br> “最好,这次与红毛番开战,能俘获几艘他们的舰船,看看他们的舰船,到底用的什么火器。”</br> “拉到天津水营,让军器司仿制!”</br> 阎鸣泰说的,其实也是很多阉党官员心里想的,从现在情况来看,南居益虽然属东林党,但做了福建巡抚后,其实还算不错。</br> 换了其它人,能不能有南居益如今和红毛番对峙的情况,还很难说,万一换了人还不如不换,那又该如何处理?</br> 说着,京师飘起了细雪。</br> 兵部众官员的心底,也出现了一丝青灰色的忧虑,盛夏时节,朝廷动员江南几省的水师,踌躇满志地欲要从速击退红毛番的入侵。</br> 那个时候,兵部自然全力支持。</br> 毕竟这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红毛番舰船不多,兵马有云,因地而制宜,就要趁他们立足未稳之际,迅猛开战!</br> 然而,隆冬已至,澎湖战况毫无起色,屡战屡败。</br> 漳州出海口被红毛番封锁了半年,朝廷贸易和地方上的损失,根本无以估量!</br> 自从到了兵部,这件事几乎成为阎鸣泰最为关注之事,兵部的所谓阉党官员们,也个个绞尽脑汁。</br> 国家养士之恩,不在今日,又要等何时报效?</br> 崔呈秀坐在部堂的位子上不断冷笑:</br> “刚有些挫折,那些东林党竟就纷纷上疏,请陛下派遣使节,与红毛番和谈了。”</br> “一帮蠢材!”阎鸣泰恼火不已,道:</br> “眼下和谈,其实就是我大明输了,此举必将极大削挫边疆士气,陛下要的是这个结果吗?”</br> “既然打了,就要打到底!”</br> “别人的舰船犀利,都送到家门口了,难道还让他们从容撤走不成?就算是用命堆,也要抢过来一艘,我们要造出来这样的舰船,比他们还要犀利!”</br> 也有人冷哼一声,笑道:</br> “那些酸臭腐儒不知道打下去的好处,我们兵部不必与之争辩,当务之急,是该如何解决澎湖问题,为陛下分忧。”</br> 阎鸣泰想了想,忽然道:</br> “南居益不是提议过,给那个叫郑一官的正式官职招安吗?”</br> 崔呈秀有些纳闷,道:</br> “是说过,之前朝廷已经给了郑家东南海域行商之权,他们未在澎湖一事上出力,这个要求实在太过无礼,就叫我驳了。”</br> “怎么,鸣泰有何高见?”</br> 阎鸣泰咬牙道:“高见谈不上,不过下官觉得,可以试着给郑一官封个漳州守备的官身,看郑家如何作为。”</br> 此言一出,当即有人赞道:</br> “漳州守备,好一招驱虎吞狼之计!”</br> “如今漳州被红毛番所困,郑家无论想得朝廷行商之便,还是单为自身利益,都要去打漳州!”</b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4373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