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知己知彼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明犬、云海仙踪、仙王不朽、机甲天王、绿茵教父、噬矿空间、盖世战神、英灵君王、万劫仙途、
大军进入四川以后,天气愈发燥热起来,这天,正是骄阳似火。</br> 阴雨绵绵、与烈日的曝晒交织交融,太阳的烘烤,始终没能阻止万物生长。</br> 雨后清新的空气,也让朱由校的心情不错。</br> 营外,有一处供给饮马的溪流,朱由校与戚金聊着强攻望江关的准备事宜,不知不觉来到岸边。</br> 这条小河水流清澈,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恰恰是这无名小河,滋养着几万人的亲征军。</br> 朱由校负手而行,边走边道:</br> “这是大军进入四川后的第一战,也是勇卫营的第一战,务要一战而定,彰显武力。”</br> “陛下放心,臣已派人渗入关内,大军进攻时,他们就会在关内放火,以助攻势。”</br> “好。”朱由校淡淡的说了一句,走在河岸边,望着溪流,道:</br> “昨日,蜀王给朕来信,说张彤一路叛军连陷三州十二县,围了成都,川东危急。”</br> 戚金自觉的走慢一步,时不时偷偷抬眼去看负手而行的皇帝,觉得这话里有话,便没有接。</br> 果然,朱由校叹了口气,继续道:“十余万军民遭受此难,这是朝廷平叛不力。”</br> “蜀王建议以候良柱为四川总兵,朱燮元代徐可求巡抚四川,朕想听听你的意见。”</br> 候良柱,现在是朝廷正选的四川副总兵,四川总兵杜文焕战死后,论威望,他的确是当仁不让。</br> 至于现任四川左布政使的朱燮元,戚金不是十分了解。</br> 他想了想,道:</br> “臣与候良柱有过一面之缘,陈策、童仲揆等人编勇卫营,陛下另有重用。四川诸将,他为总兵官,最服人心。”</br> “至于文臣巡抚之事,臣实不好多说…”</br> 朱由校闻言,扭头看了他一眼,即又转回头去,静默半晌,道:</br> “传谕,升授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佥都御史,总督成都、松潘、潼川、嘉定及六番招讨司等处。”</br> “加四川副总兵候良柱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升任四川总兵官。至于四川巡抚徐可求,待朕到了重庆,再与他算账!”</br> 提及徐可求,朱由校话音变得寒冷,虽有骄阳似火,戚金仍觉得不寒而栗,忙抱拳道:</br> “陛下圣明。”</br> 这时,黄得功赶来,远远说道:“陛下,安邦彦和安效良来了,说是有东西进献。”</br> 朱由校头也没回,点头道:“叫他们在大营等朕。”</br> 不久后,大营中的盒子逐渐被人打开,一颗血淋淋、引人惊惧的恐怖头颅出现在眼前。</br> 侍卫在朱由校身侧的戚金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佩刀上,紧紧盯着眼前的安邦彦、安效良二人。</br> 像他这样的沙场宿将都知道,首级验封是有讲究的,这盒子里的宋万化首级,鲜血淋漓,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br> 戚金已显露杀意,安邦彦、安效良其心、可诛!</br> 前世今生,朱由校都是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看见这般血腥的场面,眼眸一紧,衣袖中的手指亦是攥在了一起。</br> 不过,朱由校仍旧端坐在椅子上,秉持着为君为父的威严、镇定,出口亦是一句淡淡的称赞:</br> “两位剿贼有功,这水东三百里土地,待朝廷平奢崇明后,就划与你们水西、乌撒吧。”</br> 安邦彦、安效良注视着皇帝见到这颗脑袋时的一举一动,就是想看看第一反应。</br> 不过很可惜,朱由校表现的极其淡定,就好像比这更恐怖的都见过一样。</br> 两人对视一眼,神情有些凝重,闻言后,即又变得喜不自胜,异口同声道:</br> “臣等谢陛下,愿为陛下效死!”</br> “大军停此数日,望江关就在眼前,朝廷还需两位爱卿尽忠,这头一战…”</br> 说着,朱由校停了下来,意思不言而喻。</br> 安邦彦自然明白,急于表露忠心,忙道:“臣愿率水西军,为朝廷打头阵!”</br> “既然如此,爱卿就速去点兵攻关吧。”</br> 言罢,朱由校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亲手将盒子盖上。</br> 待两人退下,朱由校一掌将盒子打落在地,神色阴郁。</br> 戚金诺诺站在一侧,松开了按在佩刀上的手,担忧地嗫嚅道:“陛…陛下,要不要臣去——”</br> 朱由校冷笑道:“不必,朕现在还用得着他们。”</br> 听到这话,戚金转瞬就明白皇帝真正的意思,并非是招揽安邦彦这么简单。</br> 旋即,他神情也是一松,招呼来陈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低声说着什么。</br> ......</br> 望江关下,奢军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军,只觉得头皮发麻。</br> 远处,大明旗帜飘扬,一人穿着盔甲,率领数千骑兵隆隆而来,蹄声就停在关头叛军的箭矢射程之外。</br> 朱由校拔出帝王剑,金戈铁马,反射出悠悠寒光,手腕猛然翻转,指向正前方,发出一道地府之音。</br> “众将士,随朕杀敌!”</br> 安邦彦即当先而出,与安效良一左一右,分率水西、乌撒土司军,乱哄哄一片,向望江关冲去。</br> 片刻,城头箭如雨下,进攻的土司兵们响起无数惨叫,战斗已经爆发。</br> 水西、乌撒的土司兵们架着云梯,急速进抵关下,城头叛军亦早有准备,不断扔下大石、檑木。</br> 猝不及防的水西、乌撒土司被砸了个正着,仓促架设云梯,可是狭窄的云梯上无处躲闪,很快就都如雨点一般倒落下去。</br> 两名刚刚登上城头的土司兵,被叛军用简易制作的长矛刺中躯干。</br> 他们不似后头观战的那些明军,身上并无甚么护甲,长矛就这样轻松地刺了进去。</br> 随即,叛军将矛头迅速抽走,且见血雾从创口喷薄而出,两人惨叫一声,先后倒落在地,吐出鲜血,眼见是活不成了。</br> 叛军的凶猛令土司兵一片慌乱,纷纷往后退缩,但后面挤满了正进攻的人,两方拥挤在一起,转瞬便是一片混乱。</br> 朱由校寻了个方便观战的土坡,与戚金策马前后而立,手中牵着马缰,身后则是严阵以待的数万大军。</br>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人数占优的水西、乌撒土司就被城头叛军击退数次。</br> 安邦彦、安效良数度组织进攻,都是损伤惨重,无功而返。</br> 朱由校冷眼望着的同时,在另一侧,陈策也在仔细研究两边土司军的战法,装备情况。</br> 不久前听戚金说了那话,他就已经在暗中准备。</br> 见安效良又重整队伍,乱哄哄的冲了上去,陈策嗤笑一声,看来还是将这些土蛮想的太棘手了。</br> 就这一战看来,无论水西、乌撒土司,还是固守城关的奢军,队伍中都很少配备什么甲胄。</br> 至于兵器,他们用最多的也就是简单制作的长矛、长枪而已,这与自己部下发配的制式长枪,又不是一个级别的。</br> 就连官军普遍配备的战刀,土司兵中都鲜少能有,不过却也不能掉以轻心。</br> 从之前几路援军的败仗来看,土司军人数众多,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有一战之力的。</br> 大意轻敌,这种错误自己可不能犯。</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440/436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