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玄幻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362 逼死永祥,逼走阿桂,逼的乾隆亲自下场

362 逼死永祥,逼走阿桂,逼的乾隆亲自下场

推荐阅读:风云之少林威武洪荒古纪仙荒动射雕之江湖入天庭官道希声穿梭时空的商人调教好莱坞校花的不良保镖

    第363章逼死永祥,逼走阿桂,逼的乾隆亲自下场
    没人能回答永祥的疑问。
    按照乾隆年间的正常市场价,一担生丝在300两左右。
    派去的人和江南商贾谈判,从200两一直往下降,降到了不可思议的区区20两,还是没能打动对方。
    永祥颓废的坐在生丝堆里,闻着那令人作呕的腐烂味道,突然问道:
    “其他的仓库怎么样?”
    “番禺那边有几间仓库的货收的晚,品质尚好。其他的都在腐烂发黄。”
    ……
    永祥一咕噜跳起来:
    “我们不卖了,我们自己生产?对,把生丝都制作成丝绸,放2年也照样卖。我们还有希望的!”
    几名家奴低着头,艰难的开口道:
    “主子,怕是不行。”
    “为什么不行?爷可以招募匠户,不白干,给他们发工钱!”
    “主子有所不知,咱大清国的丝绸作坊6成都在江南。现在广州所有的丝绸作坊都在加班加点的干,可即便这样,再过5年也消耗不掉市面上的生丝原料。”
    永祥的脸变的灰白。
    一股血气从脚板往上涌,噗!
    雪白的生丝被喷出的鲜血染红,红白相间,十分醒目!
    “主子~”
    永祥大口的吐血,喃喃自语:
    “爷这几个月一直想不明白,江南商人为什么不接盘?爷现在终于明白了,因为这局就是他们设的,他们太狠了,太狠了。”
    “乾隆爷,您不该啊~”
    ……
    一群家奴惊恐的望着内务府能人、和的亲信、四九城大名鼎鼎的永祥咽了气。
    与其说他是被气死的,不如说是被如山的债务压死的。
    永祥在粤海关监督任上,十分看好海贸。
    遂拿出了全部身家还借贷了银子,重仓持有茶、丝。
    如果没有“骗子使团”这档事,他本可以赚足十辈子花销的,或许前门楼子都能买下来。
    而现在,
    晋商死了,可他们创立的票号还在。
    来自京城的神秘人士强势接管了票号,换了个招牌,换了个名字就继续营业。
    以前的存银一概不认,有存单也不认。
    但以前放出去的欠银必须讨回来。
    ……
    2日前,
    1位亲王的管家已经向永祥下达了最后通牒!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就算你是和的狗,是皇上的狗,也照打不误。还不了当初从票号借贷的银子,你就还命!
    乾隆爷每年都把银子放给盐商,收取利息。
    和更猛,日常向穷京官以及即将外放地方的京官放京债!
    永祥他不是外人,正是内行人。所以他才绝望,知道自己绝无生路。
    假如,永祥可以不还钱!
    扬州盐商也可以不还钱!
    借京债的官儿们也可以不还钱!
    所以,两位主子爷绝对不会帮自己,反而会默认债主可以行使一切手段。
    在这件事情上,
    主仆情分抵不过债务债权关系。
    谁说我大清不讲契约的,在这件事情上,乾隆、和会特别讲契约。
    ……
    永祥不是第一个被逼死的,也不是最后一。
    这些人统统被报了个“暴病身亡”,然后吏部重新拟定人选,排候补的人求之不得。
    不过,
    正如李郁所料,
    清帝国一年生丝产量的6成最终腐烂变质,沦为了土壤的肥料。
    而种植桑树、养蚕也缫丝也成为了农户们避之不及的营生。
    半年后,
    四川、广东、福建多省的桑农们流着眼泪砍掉桑树。
    无人收购生丝,就无人养蚕,无人养蚕,养这桑树还有何用?
    农户们辛苦一年半载,没有收成,就必须立刻改行。
    不是农户们短视,而是饥饿的胃不会给你长视的机会,催粮的公差们也不会给你长视的机会。
    ……
    这一砍,
    就意味着3年内,
    除江南之外的所有区域,丝绸产业齐刷刷断代。
    因为一颗桑树苗从种下去,到成熟可以收获桑叶,需要3年!
    对于封建小农经济来说,
    种植桑树本就是一项投资巨大的营生。砍掉之后,这户人家在10年乃至20年内都不可能再种了。
    而武夷山的茶农们相对而言好多了。
    只是熬了1年的价格低谷期,后面又继续如旧了。
    因为茶砖这种玩意在大清朝没有市场。正经人谁喝砖茶啊,必须要喝新鲜茶的!
    ……
    养心殿,西暖阁。
    和跪在下首,一言不发。
    “拿给他看。”
    “是。”
    总管太监秦驷将几本奏折递给和,然后悄悄退到了一边。
    “皇上,这,这~”
    和脑门都是汗,表情惊诧。
    “关于这几份南方军情,你怎么看?”
    “奴才愚钝,对于军务不甚了解。一时间竟是不知谁对谁错。”
    乾隆没有发火,他觉得和不懂军务很正常。
    一个理财高手,再精通军务,朕还能睡的安稳吗?
    “赐座。”
    乾隆慢悠悠喝了一口参茶,开口道:
    “朕估计江西全省或者是大部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绿营兵挡不住吴贼!好在集中在湖北的蒙古马队已有2万。荆襄平原暂时无虞。”
    “皇上圣明。”
    ……
    乾隆若有所思:
    “马忠义这个奴才还是有脑子的。他说江西基本守不住,晚进山不如早进山。朕准了,军机处拟旨吧,让他兼任江西布政使!”
    “奴才马上就办。马忠义在苏州任上待过,想必对伪吴王有所了解。”
    “嗯,他和朕讲过实话,对李逆的评价颇高!”
    和没敢继续接话,总之,马忠义目前简在帝心,不宜进谗。
    他最关心的是阿桂。
    果然,乾隆盯着他问道:
    “阿桂的想法,你怎么看?”
    “奴才觉得阿大人的西守北渡战略很精妙,但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嗯,你虽不懂军事,可最后一句话说对了。如此大的局,何时收网,时机很难把握。”乾隆似乎很有感慨,“火候最重要。火候不到,就是夹生饭,火候过了,又会焦。”
    屋内陷入了寂静,
    乾隆突然低声说道:
    “阿桂这个奴才是个合格的统帅。只不过,他让朕失望了~”
    ……
    和和秦驷都明白,皇帝所谓的失望是指的什么。
    帝病危,召前线统帅归京。
    统帅却迟缓拖延,见了多位前线将领,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危险。
    你到底是操心战局,还是别有所图呢。
    乾隆无法排除后者存在的可能性。对于帝王而言,臣下的忠诚高于能力。
    所以,阿桂必须出局。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674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