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玄幻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279 乾隆:若保不住这龙椅, 要天下何用?砸了,毁了,卖了都无所谓

279 乾隆:若保不住这龙椅, 要天下何用?砸了,毁了,卖了都无所谓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武极天下武炼巅峰大官人虎豹骑母皇系统之千基变寒武天元挖坑毁灭世界最强妖侠梦武

    第280章乾隆:若保不住这龙椅,要天下何用?砸了,毁了,卖了都无所谓
    再向前走,就是船坞了。
    有2艘船架在上头。
    “这又是哪一道工序?”
    老蒯立马解释:
    “王爷请看,左边这艘在进行缝隙填补。石灰、桐油、麻三种材料炮制而成的油灰,用特殊工具敲击,最终嵌入缝隙当中。”
    “这样就不漏?”
    “两年没问题。后面陆续会有缝隙出现轻微渗漏,再次用油灰嵌入即可。”
    “右边这艘?”
    “这艘缝隙已经填补完成,正在进行最后一步――刷漆。需要刷4遍。”
    施恩,是为了笼络人心,发挥出更佳的主观能动性。
    江南造船厂是李郁的一块心病。
    一句话:
    以爱新觉罗氏之集大成的巅峰统治艺术,若无外力影响,或许真的可以创纪录打破“王朝不超三百年”的魔咒。
    老蒯仔细看了一遍,点点头:
    “这个吊床的设计,倒是不错。”
    因为科技造福的是庶民,颠覆的却是皇权!
    ……
    问道:
    技术之花的绽放,需要自由和金钱的浇灌。
    老蒯惊喜,连忙离开桌子。
    ……
    爱新觉罗们信奉的是:
    若保不住这龙椅,要这天下何用?砸了,毁了,卖了都无所谓。
    两人刷漆的位置高度一致,就好似猫的后脚总能踩到前脚的脚印。目的是防止刷漆过程中有遗漏。
    人,是环境的产物。
    李郁既然来了,就干脆给个甜枣。
    “乃是一艘武装商船安妮宝贝号的全套图纸,包括详细尺寸。你借鉴一下他们的船体,取长补短。”
    “看出什么了?”
    一人在前刷,一人紧跟其后。
    “本王准备成立一个造船署,你任署长,你选二三得力子侄徒弟任副手。”
    “船底前尖后圆。”
    “王爷,这是?”
    ……
    有清一代,科技被欧洲全面超越碾压,不是说3亿子民当中没有聪明人。
    ……
    李郁捂着鼻子,稍微退后了一些。
    “千古一帝们”什么都懂,甚至是某些领域的内行,但他们极端仇视恐惧科技。
    “船体的上半部侧舷不是垂直面。而是从下往上逐渐往里收,有点意思。”
    单膝跪地:
    而是“科学家苗子们”都在啃窝头、拉纤、蹲站笼,被留着大辫子的奴才们羞辱的入地无门。
    “是的。气味有点大,需要熬制很久。还要在中午太阳最好的时候刷漆,夏季尤佳。”
    两名刷漆工各拎着一小木桶油漆,在船侧忙活。
    “谢王爷恩典。”
    “蒯署长,我给你画了龙门吊的图纸,想来是有用的。”
    “是桐油吧?”
    一番巡视结束,
    李郁以及众人对于造船流程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他亲手交给了老蒯一份图纸。
    “老蒯,日后谁能接你的班?”
    大清朝不需要万有引力、蒸汽机、电磁波,大清朝只需要马刀、奴才、大辫子。
    “王爷的意思是?”
    “船的重心更稳,破浪更合理,可利用空间更大。”
    李郁笑道:
    李郁微笑,抽出了一张稿纸。
    形状原理类似后世的龙门吊,动力是不可能的,纯靠人力和滑轮组。
    “你慢慢看,以内行的眼光修改一下,然后拿去西山铁厂找他们制造。”
    “谢王爷。”
    造船署的成立是一个信号。
    意味着技术匠人的地位上升,可以和士子、武官们并列。
    一个行业的地位高低就看是否能和权力挂钩。
    欧洲的商人、发明家、文学家们地位崇高,实际上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成功的商人们可以进入议会,优秀的发明家可以获得贵族头衔,文学家们甚至可以成为皇室的座上宾。
    背后的意味也是这两个字:权力!
    ……
    没有合理的激励,人就没有动力。
    违背人性的大政都是无法长久的。
    或许可以推行一时,但终究会像冰刀一样,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融化消失。
    离开金山卫,李郁换乘了一艘内河平底船。
    驶入内河水道,直接上溯至太湖。
    一路上风平浪静,风景如画。
    为了视察自己的地盘,李郁干脆令人搬来了一张椅子坐在船头。
    通过千里镜观察沿河的村庄、道路、稻田。
    半个时辰后,李郁再次回到舱内看书。
    王府人人皆知,王爷一般不看正经书。府中24史都不全,仅有一套《宋史》。所以《宋史》是王爷唯一看的正经书。
    ……
    途经青浦县时,前知府黄文运上船奏报工作。
    他这段时间的职责是:水利和农田灌溉。但没有明确官身,身份略尴尬。
    “下官拜见王爷。”
    “免礼,坐吧。”
    黄文运小心的坐了半边椅子,掏出十几张纸。
    “这是下官的工作简报。”
    李郁放下手里的《宋史》,开始一张张的翻看。
    黄文运是个能吏,能从贫寒学子做到一方大员的没有笨人。
    图纸上,
    毛笔绘制的府县灌溉水系图。
    凡是他疏浚过的,凡是新开挖的,都用不同颜料的水粉描过,旁边还有小字简介。
    李郁满意的点点头,
    江南不缺水,但大动脉不缺水,不代表毛细血管不缺水。
    “下官深刻琢磨体会了王爷的良苦用心。打通最后1里路,充分发动了各村闲置劳力,以奖励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发动沿渠百姓积极参与。”
    ……
    李郁愣了一下。
    这话怎么听着忒耳熟?
    “奖励和自愿相结合,是什么模式?”
    “回王爷,开挖水渠也是造福附近百姓。下官只是和他们一讲,他们就热烈响应,而且只肯收一半的工钱。”
    “如此说来,百姓们的觉悟很高啊。”
    “是啊,是啊。”
    李郁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正如他看史书的一贯观点:历史,宜粗不宜细~
    差不多就得了,别踏马的细致考究。
    细起来的后果很严重。
    能从文字之间挖出一头大象来,把房顶给撑爆了。
    又翻过一张纸,李郁觉得眼熟。
    问道:
    “这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河道吧?”
    “对,下官把这条路线命名为东太内河水道,东海――太湖。”
    ……
    “凡是1500料平底船走不了的河段都要疏浚。这条水道早晚要成为黄金水道,不能太小气。”
    黄文运眼珠子一转,就猜到了几分。
    一条流淌着黄金的水道?
    王爷肯定是要开海禁和洋人做出口海贸。
    海、河联运,货物在金山卫集散。物产丰富、腹地安全,河网密集。妙,妙啊。
    不过他没有吭声,
    目前身份尴尬,莫要学杨修。世间太聪明的人,容易夭寿。
    不过回去之后可以偷偷让家人在金山卫买点地。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6741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