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光头、戎装、优势在我

推荐阅读:剑道独神武神空间傲世九重天阴阳师异界游绝世唐门武极天下武炼巅峰大官人虎豹骑母皇系统之千基变

    第181章光头戎装优势在我
    李郁在府城得月楼宴请宾客的时候,也听说了此事,哭笑不得。
    只能说,最荒诞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不了真实社会的荒诞。
    这世界可能不真实!
    不过,既然苏州城满汉关系已经进化到2.0版本来了,有些事也就可以跟着变变了。
    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大一些~
    比如说,两浦盐场。
    虽处于松江府华亭县境内,但管辖权却属于两浙盐运司!
    苗有林部故意在盐场乱杀一气,又放火烧了盐场的屋子。
    趁着一片狼藉,李郁派人占据了。
    然后,就继续的煮盐,晒盐。
    江北生还的那200灶丁,摇身一变,重操旧业。
    他们都是行家,盐场没有一点耽搁,就恢复了生产。
    铁锅、煤炭、金属工具,生产效率提高了太多。
    李家军的一部人马,打着官军的旗号,穿着绿营号服,进驻了盐场。
    为了尽可能的屏蔽一切干扰,成为孤岛。
    李家军只留下了两处道路,将其余可能走人的滩涂都挖成了盐田,灌入海水。
    在主干道两侧,修筑了多个炮楼,插上了两浙盐运司的旗帜。
    必要时刻,可以武力捍卫盐场。
    ……
    华亭县衙摸不着头脑,上门打探却吃了闭门羹。
    理由很充分,盐场和地方是两轨,你管不着咱。
    过了半个月,杭州的一员场商来收购成品盐,见状大为震惊。
    亮出身份后,被扣,送去当了苦力。
    自此,两浦盐场和杭州断了一切联系。
    直到一个月后,感觉不对劲的两浙盐运使才新委任了一名盐课大使,持他的亲笔书信和衙门公文来接管盐场。
    盐课大使,正八品,设于各盐场。每处仅设一人,掌盐场政令,兼管制盐。
    这名盐课大使也听说了流贼猖獗的事,故而重金雇佣了十几个江湖镖师做随从。
    一路上提心吊胆,就怕喜事变丧事。
    镖师的江湖经验丰富,建议他不要走大道,跋涉翻越了10里的崎岖滩涂,踏着盐田闯入了盐场腹地。
    众人傻眼,
    一排的超大铁锅沸腾着,下面火焰熊熊。
    放眼望去,每块盐田里都有辛勤忙碌的盐丁。
    用一种长杆子工具,将结晶体盐粒推到一起,再展平。
    最近阳光不错,晒盐可以节约很多的燃料。
    盐课大使又惊又疑:
    “本官是新任两浦盐课大使。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谁派你们来的?”
    盐丁们用江北话笑嘻嘻的说:
    “我们是朝廷的人。这厮是什么鸟?敢在老爷面前哇哇叫?哦,我知道了,是来偷盐的!”
    “你们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说着,从身后摸出一牛角,吹了起来。
    四周散布的盐丁、灶丁都从田埂上摸出了刀剑,围拢过来。
    他还处于极大的震撼当中,被机警的镖师们架起来就跑。
    “我是朝廷委任的盐场大使,我为什么要逃跑?”
    “大人,别傻了。再不跑,咱们都得埋在盐田里,那帮人不好惹,赶紧去松江府报官。”
    “我就是官!”
    “这是江苏地界,咱是浙江的盐官,说话不好使。好汉不吃眼前亏,快跑吧。”
    镖师们常年走南闯北,阅历丰富。
    原先的滩涂不敢走了,干脆冲上了大道,夺路而逃。
    镖师这个职业,一般来说能不动武就不动武。
    因为动武就会有伤亡,伤亡就需要抚恤,不划算。尽可能的以德服人,啊不是,是交朋友买路。
    他们依仗着武艺不俗,手里又都有兵器,觉得走大道更容易脱身。
    若是重走老路,大概率要交火。
    作为镖师,这个思维是正确的!
    ……
    众人一路疯狂逃窜,直到看见了一处怪模怪样的官署,站岗的兵丁月匈前号服上写着“兵”。
    两浙盐运司的旗帜,高高飘扬。
    盐课大使终于松了一口气,官兵,自己人!
    悠然的走上前,从怀里掏出腰牌:
    “本官是两浙盐运司新委任的盐课大使,两浦盐场被一伙贼人占据了,还想杀本官灭口,见到你们太好了。对了,谁是头儿?”
    炮楼里走出一个年轻的把总,眼神很复杂,冷冷反问道:
    “怎么证明你的身份?有官印呢?”
    “有,有。官印、公文,如假包换~”
    年轻的把总接过官印和公文,退步几步,往地上一扔,突然变脸:
    “假冒朝廷命官,胆子不小。”
    “杀!”
    炮楼顶上,一排枪打来。
    猝不及防的镖师死伤多人,随后懵了,扔了刀剑跪地投降。
    民不与官斗,镖师怎么敢和官兵动武呢?
    然而,这伙子官兵却残忍的很,将人拉到旁边盐田,喝令跪着。
    从后面射击,全部打死了。
    尸体挖坑埋了,终究还是盐田承担了一切。
    年轻的把总反复打量着官印,做工精致,似乎是真的。
    “将此物,还有这里发生的事告知主公。”
    “遵命。”
    ……
    李郁觉得,当前是宝贵的时间窗口。
    江南有点乱,但是又没彻底混乱。
    荆襄马上要大乱。
    所谓乱不乱是需要比较的,届时和白莲教一比,官府肯定觉得自己眉清目秀,忠诚微瑕,是个趁火打劫,首鼠两端的好豪强。
    西山岛会议室,所有骨干齐聚一堂,就连杜仁、刘阿坤也从长兴煤矿赶回来了。
    在铺着蓝绸子的长条桌两侧的高背椅就坐。
    左边是文官,右边是武官,目不斜视,坐姿笔挺,全员戎装。
    草台班子,总算有了点正规军的感觉!
    李郁,则是坐在长条桌顶端,最“委座”的那个位置。
    今日不同往常,戎装露面。
    作为主公,军服自然要豪华一些,以示区别。
    许多位置用了金线,金光闪闪。
    料子也是用的上等的羊毛呢,笔挺,很有质感,武装带上还悬挂了一柄长剑。
    他环视这些属下,
    左手边第一个是杜仁,然后是范京、枪炮厂老张父子、铁厂老陈、船厂老蒯,贾笑真、赵二虎。
    右手边第一个是林淮生,然后依次是刘武、胡之晃、刘千、黄四、李小五、李大虎、李二狗、兀思买、刘阿坤。
    文官8人,十张高背椅没坐满。
    武官10人,恰好坐满。
    李郁拍拍手,朝着门外说道:“进来吧。”
    胡灵儿、杨云娇、韦秀三女鱼贯而入,只不过没有坐上长条桌。
    而是在他左手边靠墙的位置,摆放了三张高背椅。
    如此安排,是有深意的。
    她们三人既是造反事业的股东,也是自己的女人。
    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引为成例,列席会议。
    众人注意到,杨云娇和韦秀居然也穿了军服,这很不寻常。
    李郁似乎是猜到了这些下属的心思,笑着说道: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了我李某人,自然就要一起造反。”
    众人哄笑,随即笑声变的很大。
    因为,他们惊愕的发现,主公变成了光头。
    李郁摘下军帽时,他们才发现了。
    ……
    “诸位,你们先别急。这辫子暂且再留几天,方便行事。”
    “老爷,我们父子俩没关系,可以先剃头的。”老张开口了,这老头很会说话。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6700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