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玄幻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120 归国前,我还有一些大胆的、不成熟的想法

120 归国前,我还有一些大胆的、不成熟的想法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武极天下武炼巅峰大官人虎豹骑母皇系统之千基变寒武天元挖坑毁灭世界最强妖侠梦武

    藏书楼的官员,脸都绿了。
    好几次想说:
    “畜生,这是孤本,放下你的脏爪子。”
    然而,没敢开口。
    史密斯咧着大嘴,哈哈大笑。
    提着一个麻布口袋,跟着后面。
    装满了,就扎紧。
    然后换个口袋,继续装。
    负责四库全书编修的侍读学士,纪晓岚也来了。
    他刚想骂人,就被拉到了一边,告知了皇帝的意思。
    于是,
    他就迅速的淡定了下来,
    还走过去,主动询问:
    “贵国需要哪些方面的书籍?这藏书楼本官熟悉,可以帮着指点。”
    于是,
    使团的效率更高了,10个麻袋都装不下了。
    黄大圣眼尖,抓到了一本大清舆图。
    “不行不行,舆图乃是军国机密,不得外传。”一个书办赶紧阻拦。
    “听不懂,我听不懂。”史密斯一把夺过去。
    强盗行径,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纪晓岚悄悄退出藏书楼,低声问道:
    “觉不觉得有些邪性?”
    “嘘。”
    能做到礼部尚书的人,自然眼光更深远。
    尚书大人,
    笑呵呵的找来了4辆马车,帮着搬运麻袋。
    ……
    等使团一行人走了,
    藏书楼的负责人,一位员外郎哭着说:
    “尚书大人,这些书可都是我大清的无价之宝。不能被蛮夷拿走。”
    尚书则是冷笑一声:
    “就你懂的多?就你会心疼?”
    “伱什么档次,有什么资格替朝廷心疼?”
    “朝廷的银子,又不是你家的。”
    “滚!”
    这一场闹剧,微不足道。
    总之,皇帝很愉悦,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甚至,可以媲美历次武功。
    所以,群臣就要识趣,不能触霉头。
    回到驿馆,
    关上房门,史密斯和黄大圣,激动的抱在一起。
    一会笑,一边哭。
    虽然谁也听不懂对方说的啥,但是不影响交流。
    无非是,发财了,赚麻了,牛哔了。
    当晚,
    又是演戏的一天,使团人手一本书。
    不时的赞叹一句:
    “大清文化,博大精深。”
    “我爱大清。”
    仆役们都记录下来,层层上报。
    最终,
    乾隆也是看到了,非常欣慰。
    对贴身太监说:
    “这些蛮夷还是挺上进的,真心钻研我们的文化。”
    “不过朕就担心,以他们的文化水平,能理解吗?朕听说,他们甚至认不全汉字。”
    太监,
    自然是这片土地上最会说话的一类人,
    谄笑着说道:
    “万岁爷安心,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他们学个几十年,总会有些悟性的。”
    “有道理。”
    ……
    次日,
    黄大圣找上了礼部官员,说归国的事。
    一边说,一边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我们太喜欢大清了,可是一想到国王的殷切期盼,还有吃不饱肚子的国人,我们又恨不得飞回去。”
    “可以理解。”
    “在归国之前,我们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大胆的想法。”
    原本风淡云轻的礼部官员,一听就警惕了起来。
    不成熟,大胆的,这些形容词,一听就很不妙!
    “贵使有什么想法?”
    “皇帝陛下赏赐太多,我们的船装不下。”
    无耻,不要脸。
    在场所有官员,都在心里痛骂。
    “贵使想添一艘船?”
    “不是。”
    “??”
    “我们想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嘿嘿嘿。”
    尚书强忍着心中郁气,点点头。
    军机处众人听了,也都是无奈的答应了。
    就好似你进庙求神,九十九拜都拜了,不差最后这一哆嗦。
    除了换船,那些御赐贡品体积太大。
    丝绸布匹啥的,大部分也折现。
    当然了,具体经办的人漂没了1成。
    这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看在皇上的份上。
    ……
    离开京城的日子临近了,
    史密斯又搞了一出幺蛾子,跑到皇宫外放声大哭,又哭又捶地。
    礼部官员问他怎么了,
    他哇啦哇啦一大通,黄大圣翻译说,是感念大清皇帝的仁德,舍不得离开。
    想讨一个皇帝用过的物件,
    衣服,文房四宝,配饰,都可以。
    当他想念皇帝的时候,可以睹物思人。
    乾隆一听,
    大为受用,于是赏赐了随身龙纹玉佩一件,手帕一方,还有明黄褂子一件。
    史密斯小心的收起来,这才擦着眼泪离开了。
    开始胜利大逃亡。
    ……
    第一站通州,根据事先说好的,以旧换新,自由挑选一艘船。
    码头上,一艘1000料大船,8成新。
    正在卸货,似乎是一艘商船。
    史密斯点点头,
    从水手的眼光看,船况不错,很适合内河航运。
    黄大圣立即领会,告诉随行的八旗武官:
    “就这艘吧?”
    “好。”
    这位身穿棉甲,威风凛凛的八旗汉子一挥手,
    接下来的手续,由朝廷的兵丁完成。
    直接把船主抓下来,暴打一顿。
    告诉他,这艘船,属于赛里斯友人了。
    而他,则到要去津门港口,那里有一艘破船,归他了。
    ……
    返航的时候,
    是从通州,走大运河南下,最后进入长江。
    朝廷派出了4艘战船,沿途护送。
    要求是送出长江口,就算完成了任务。
    这一路,
    有战船开道,有纤夫拉船。
    使团众人们天天看风景,表面轻松,实则紧张。
    临行前,
    李郁交代了一个任务,记录大运河的一切情况。
    越细致越好!
    包括但不仅限于:
    河道宽度,深度,流速,沿途城镇,码头,堡垒驻军,船只数量,河道走向,水闸关口,沿岸人文。
    每到一处城镇,黄大圣就询问陪同的官员。
    总能得到最详细的介绍,还有吹嘘。
    他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博得了极大的好感。
    他惊讶的发现,李郁说的完全正确。
    大清官吏没有保密意识,什么都敢说。
    一顿小酒,
    甚至指着岸上的关卡,说这里有多少兵。
    从北往南,关卡有津门,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关,北新。
    每一处均派驻官吏,驻扎绿营兵丁。
    来往船只接受检查,交纳赋税。
    而且,
    京杭大运河各段的流向不是一致的。
    有的往南,有的往北流。
    更有一些关卡,水位不同。
    船只需要进过闸口,人力抬升。
    一路上,
    他以钓鱼为借口,悄悄的测量了部分水深。
    鱼线上挂的不是饵料,而是铁锭。
    深度,3米到7米不等。
    宽度就靠目测,平均在二三十米。
    ……
    史密斯一路上都不敢说太多。
    只是看着来回穿梭的船只,感叹东方富庶。
    根据李郁的要求,
    他们分别在临清,淮安,扬州,各选了一个时辰,数过往船只数量,以及类型。
    得出了一个惊讶的数字,
    一个时辰内,淮安段经过的船只高达120艘。
    其中战船,渔船占比很小。
    商船最多,客船其次。
    若是在漕运季节,还要更繁忙。
    船只从200料到1000料,多是三桅平底船。
    还要一个现象,
    沿岸码头纤夫多。
    随便找个头目,谈好价钱,1里路一个人2文工钱,拉着船前进。
    尤其是不顺水,又无风的时候。
    中式硬帆,很难借助逆风,横风。
    黄大圣粗粗一算,
    沿河的纤夫,力夫,不少于4万人。
    路过扬州府的时候,
    使团还上岸参观了瘦西湖,繁华的府城。
    史密斯依旧是震惊,惊叹,
    还得到了盐商的几千两馈赠,大概是看在皇上的份上。
    真是富得流油啊,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舍不得走了。
    什么马帮,能有这种利润啊。
    一个想靠双手勤劳挣钱的云南汉子,就这样被李郁给带歪了。
    ……
    18天后,进入长江,
    就是另外一副场景,烟波浩渺。
    史密斯依旧是震惊,夸赞,
    他学会了竖起大拇指,睁大眼睛说:
    “太美了。”
    随行官员的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到了崇明,船只补充淡水,给养后,就该分手了。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5264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