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武极天下武炼巅峰大官人虎豹骑母皇系统之千基变寒武天元挖坑毁灭世界最强妖侠梦武

    范京咳嗽两声:
    “看清了吗?只要火枪手阵型齐整,你们就是无敌的。”
    “什么巴图鲁,虎狼兵,一枪撂倒。”
    “从今往后,你们都给我好好的练。”
    “凡是训练出错的,挨棍子。”
    “我这是为了你们好,到了战场上,谁要是出错,就是害了旁边弟兄的性命。”
    众矿工纷纷点头,
    是这个理,支持并理解。
    大清朝的百姓,其实是全世界最通情达理,最善良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队列训练中。
    每一队50人,多了一个队长。
    出错的人,就要挨几下短棍敲打。
    ……
    而李郁,也找皮革匠定做了一些小鼓。
    民间传统的是大鼓,腰鼓。
    而李郁给的草图,是小鼓,类似小学生仪仗队的那种。
    每队,增加鼓手1人,站在队长旁边。
    等同于副队长。
    步伐,跟随鼓点节奏前进。
    任何人不得出错,这就需要长期的磨合训练。
    乐感,融入肌肉。
    而且,李郁还搞了一把唢呐。
    没办法,其实是想搞小号的,可惜民间没有这玩意。
    唢呐一响,集结。
    所有人向旗手处集结,不得擅自前进。
    相当于古代的鸣金收兵。
    唢呐手,和旗手为同一人。
    等同于队长。
    目前有十几队,上设营队长一人,林淮生担任。
    ……
    “军师,我若是履新,保镖谁来担任?”林淮生有些忧虑。
    “火枪营是我的心血,必须是最可靠的人担任。除了伱,我不放心。”李郁说道,“练好兵,关键的时刻给我顶上。”
    这一番话,林淮生眼眶微红。
    抱拳行礼后,转身离开。
    李郁身边的护卫,从即日起,扩编,改人。
    由义子李小五,担任护卫队长。
    护卫队30人。
    其中有5个小家伙,应该叫少年。
    清一色的义子,姓李的。
    最高的李大虎,最矮的才1米3.
    不过没关系,保镖这个职位,忠诚高于武艺。
    关键时刻,人形盾牌,比神枪手、神箭手更宝贵。
    张铁匠,还特意做了几杆短火枪。
    比正常款式短了三分之一。
    少年们上肩后,非常的合适。
    于是,童子营的人个个眼馋。
    纠缠着李郁:
    “义父,我们也想要。”
    义子们的期待,还是满足比较好。
    于是,李郁让张铁匠,给赶制一批青春版燧发枪。
    更短,更轻,就可以了。
    另外,每人配一柄短刀。
    还有一柄木叉子,方便架枪。
    毕竟,
    少年们举着枪射击的样子,太费劲了。
    哦对了,他们的枪有两处特殊。
    ……
    一个是,全员燧发枪。
    燧发枪的弹簧,需要弹性足够的钢。
    李郁点拨了一下,
    他知道所谓的弹簧钢,其实就是低碳钢,或者是锰钢。
    锰钢有点难,就上低碳钢。
    将成品钢片,分组敲打。
    每组敲打次数差50次,然后都放入油中淬火。
    挑选出弹性最佳的一组,继续试验。
    除了钢片,还试验弹簧。
    将熟铁线,在钢圆棍上缠绕,定型。
    然后,淬油定型。
    搞出了堪用的燧发枪机,打击力够。
    但是,有一个问题。
    每一批出的铁水,含碳量不同。
    所以,都需要重新试验。
    找出最优配方,然后按照这个配方,加工这炉铁水没问题。
    到了下一炉,看不适用了。
    老陈纠结了很久,最终决定。
    集中所有铁匠,一次性全做弹簧,和钢片。
    省的每次都麻烦。
    这思路,李郁很赞赏。
    土法炼钢,土法造枪,需要的就是群众的智慧。
    磕磕绊绊中,
    西山岛的科学,在野蛮中成长。
    ……
    第二个特殊之处,是有了膛线。
    李郁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一直不敢拉膛线。
    而老张父子就不一样,在浪费了几根枪管后,就用机床成功拉出了膛线。
    机床配套的刀具盒中,有很多种各式刀具。
    李郁眼拙,没能认出其中一种奇怪的刀具是干嘛的。
    一支拉刀上有多组刀模,竟然是专门拉膛线的。
    这种加工办法叫做多点式拉削。
    一次性就能拉出所需的膛线,线条完美。
    遗憾的是,只有一支。
    更多的是另外一种钩状削刀,要一条条的刻出来。
    这就需要匠人的手艺,还有时间。
    机床在外行手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但是到了专业人士手里,就是神器。
    张铁匠父子俩已经基本吃透了这套机床,说效率奇高。
    只要金属材料合格,枪炮部件都能车出来。
    ……
    李郁拿着一根刻了膛线的枪管,对着阳光仔细查看。
    这是作坊的一小步,却是军事科技的一大步。
    从滑膛枪,到线膛枪,就意味着准确度的成倍增加。
    尤其是,他一开始搞的米尼弹,
    现在算是派上了正经用途。
    在滑膛枪管,效果不理想。
    配上线膛枪管,精确度和射程都有了长足的提高。
    谨慎起见,
    李郁没有把燧发线膛枪立即配发下去。
    因为万一有什么质量纰漏,哑火,到了战场就会出大事。
    先赶制一批样枪,装备了童子营。
    给他们在山谷中辟出了一块区域,作为靶场。
    还有自己的护卫队,也全员装备了。
    等他们的使用反馈,没有问题后,就全员换装。
    西山铁厂在完成了这批燧发枪机的弹簧,钢片后,
    全力转入生产火炮。
    先来个100门劈山炮,口径不同。
    口径最大的一款是射击6磅炮弹,炮身重达300多斤。
    大部分是射击2磅,3磅炮弹。
    在李郁的严令下,废品率奇高。
    几乎每5炉,就有2炉铁水报废,被生产成铁锭,转售出去。
    打的是粤铁的名号。
    在市场上反响不错,买家觉得这质量很满意。
    和真正的粤铁,没有差距。
    合格铁水,才允许浇筑成炮胚。
    有系统奖励的车床,钻膛难度大大降低。
    ……
    还有一样,是需要改进的。
    那就是小四轮木制炮车。
    李郁根据影视剧里的印象,画了金属炮车的草图。
    实心尾撑炮车!
    康格里夫爵士,大约刚发明出来。
    “老张,老陈,你们俩都过来。”
    “大直径的铁车轮,能造吗?”
    两人苦苦思索,穷尽毕生所学。
    木头车轮的制作工艺他们知道,但是铁的从未见过,也未想过。
    老张突然灵光一闪:
    “我有一个主意。”
    “说。”
    “一体浇铸车轮,咱先做个相同尺寸的木头车轮,然后在沙土里这么一压,再拿出来,把铁水倒入凹槽。”
    一旁的老陈傻眼了。
    眼珠子瞪得老大,心想你这个不要脸的老东西。
    这明明是我的工艺,你居然偷师,还公开卖弄。
    ……
    “老张说的对,李老爷请看,这条运输线所用的700多根铁轨,就是这么做出来的。此法,效率极高。”
    李郁是何等精明,一听就懂了。
    老陈发明的工艺,老张想抢功。
    不过,
    这是好现象,适度的竞争产生活力。
    “老陈,浇铸车轮就交给你了。”
    “老张,其余的就交给你了。”
    李郁本来还想提升降螺丝,转念一想,算了。
    还是先一样样来吧。
    轴承,齿轮,螺丝这些,
    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机械的良心。
    就是不知道同时代的欧洲匠人,有没有成熟工艺。
    李郁觉得,
    能购买,借鉴过来的科技,就不要费劲了。
    他笃信,金币的魅力是无穷的。
    科学家有国界,金币没有。
    但是在这个时代,和洋人打交道太难了。
    整个大清,只有广州府一处口岸,有洋商。
    除此之外,
    最近的大概就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了。
    自己的实力,还够不着。
    马嘎尔尼也没来,这会他可能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贵族子弟。
    想搞点背刺,都没有机会。
    ……
    李郁有些沮丧,带着随从爬上了山峰。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5251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