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玄幻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469 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469 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推荐阅读:绝世唐门武极天下武炼巅峰大官人虎豹骑母皇系统之千基变寒武天元挖坑毁灭世界最强妖侠梦武

    ~
    采买署是李郁筹划许久,新成立的“空壳衙署”。
    自兼署长,署内无固定官吏。
    需要外派时,
    就从文官学校,以及各署的低阶文官花名册当中勾选,临时任命。
    执行完外派任务后,
    这些人各回各家,该干嘛还干嘛。
    不用多花钱,不多增萝卜坑。
    至于说,
    为何只找这些年轻的职场新人,就是看中了他们尚年轻。
    人在年轻的时候,
    还是有理想、有风度、有底线的。
    年龄一大,
    就只信钱了。
    ……
    采买署甚至连个正经衙门都没有。
    纵然如此,
    依旧横空出世,一夜成名,被外界称为“财神庙”。
    许多香客慕名而来,想拜方丈。
    然而,
    在苏州府城仔细逛3圈,愣是找不到这个衙门的存在。
    坊间传闻,
    采买署在太湖移动办公。
    ……
    李郁规定:
    有采购外派任务时,
    2名临时找来的相关行业伙计作为专业顾问,领取薪水。
    如果,
    明明有质量、价格等问题,主理却不吭声,副理可当场揭穿。
    经事后核实无误后,主理下狱,副理得嘉奖100两。
    当然,
    只压风险不给好处,也是不对的。
    毕竟伙计又不吃官饷~
    回报就是,
    留出采买单数量1成,按照之前的价格,从主理所在铺子购买。
    如此一来,
    皆大欢喜。
    东主、伙计都有动力积极参与。
    这次的副理就是下一次的主理,接受后任的监督。
    ……
    李郁还规定:
    原则上,
    相同货物的不同批次采买,不得从同一商家。
    这次在A家下单,
    下次就必须是B家~
    如果重复下单,采买署经办人员必须做出详细的书面解释,呈交御前。
    这样一来,
    想必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雨露均沾,普洒金币。
    ……
    大运河,胥江段。
    船队规模一眼望不到头。
    主桅杆顶挂上了“奉旨运输”的明黄旗帜,畅通无阻。
    船老大们站在船头,
    心中欢喜,又挣钱了。
    岸边围观者众。
    1名祖上织席编履的小商人表现的特别激动,频频欢呼。
    惹得周围崇尚内敛的江南人频频侧目。
    “老刘,是不是又赚了?”
    “22000顶斗笠军帽,小生意。”
    “这么短的时间,你那个作坊怎么可能赶制出来?”
    “现货!”
    ……
    周围人傻了。
    “啥,老刘你居然囤货?”
    “对,我从去年冬天开始囤,囤了足足半年。你们是没瞧见当时采购署的大人上门,我打开仓库门,只见斗笠军帽堆积如山。当时,大人的眼睛就亮了,当场拍板,全要。”
    “铜钿没少挣吧?”
    “还行还行。”
    刨去成本、运费,最后500多两的纯利润。
    对于普通小商贩很不错了。
    知足!
    军用斗笠,要刷好几层桐油防雨!自然比普通民用款要贵。
    ……
    众人啧啧称奇,
    一名在松江开纺织厂的徐姓商人听见了,若有所思。
    他陡然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低头快步走出人群。
    假如,
    自己提前生产出足够多的军服军靴被褥帐篷,然后囤积在靠近前线的区域。
    朝廷一旦要用兵,
    自己直接现地现货交割。
    泼天的富贵,不就非我莫属了吗?
    ……
    思路一旦打开,野心就随之迅速膨胀。
    他决定回去找几个同行商量商量。
    大家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润。
    观如今的形势,
    朝廷用兵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规模。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对于物资消耗,堪称饕张口。
    就连李郁都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意外的促生了一群嗅觉灵敏的军需商人。
    从衣服鞋袜、柴米油盐、发展到车辆船只、后勤医疗应有尽有,一切尽可外包。
    多年以后,
    这帮尝到甜头的人胆子越来越大,
    没有战争,制造战争。
    没有敌人,制造敌人。
    没有需求,制造需求。
    ……
    3000里外,汉水。
    江面的硝烟刚刚散去。
    襄阳城墙上,
    察哈尔总管哲勇望着水面漂浮的漕丁尸体和碎木板,心中颇不是滋味。
    吴军舰队凶狠残忍,这已经是第3次阻击漕粮船队了。
    皇命一道接着一道,严令各方打通襄阳――南阳运输线。
    可是,
    吴军舰队如跗骨之蛆,无法赶走~
    大批的漕船积压在汉水下游。
    沿岸各县官仓更是堆积了大量粮食,进退两难。
    ……
    “报,武昌急报。”
    哲勇拆开信件,快速浏览后,只觉头晕目眩。
    在江南活动的粘杆处细作,飞鸽传书将情报送至武昌。
    湖北巡抚王杰又令人火速转送自己。
    “~吴贼大肆采买后勤军资,西征湖广已在弦上。汉水段积压之漕船务必速速通航。否则,待江南吴贼主力赶至,两面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哲勇痛苦的揉搓着自己的大脸盘,
    吼道:
    “来人,将此信件送至南阳府御览。”
    ……
    一叶扁舟,渡过汉水。
    窥探的吴军小船并未在意。
    舰队总指挥刘武,早下达了明确军令:
    “只打战船和漕粮船队,其余一概不问。”
    这是对的,
    若是随便出来条破船,己方都出动战舰炮击,就是浪费火药、浪费麾下水手的体力。
    爪哇岛的火山灰未曾影响到湖广。
    也许是灰量不够多,也许是平流层循环未到。
    总之,
    两广地区受影响最大,炎炎夏季愣是过成了凉秋,阴天多晴天少,夜里睡觉还要盖件薄被子。
    江浙也受了影响,气温比往常偏低,但没有两广那么夸张。
    湖广、四川一点未受影响,依旧暑热。
    ……
    隆中山里到处都是诸葛式草棚,但没有诸葛。
    吴军远征舰队目前仅安排2成的人值班,随时待命出动。其余人全部休假,和诸葛亮享受同等待遇。
    这种天气,
    中暑和疾病造成的减员,远大于战斗造成的减员。
    刘武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保持战斗力和安置病号上~
    他头戴斗笠,脖挂毛巾,脚踩草鞋。
    毫无官威,然而却是最应季的打扮。
    “喝的水一定要烧开,渴死也不许喝一口生水。”
    “所有人禁止随地大小便,必须定点如厕。”
    “病号集中隔离安置,不得侥幸。”
    “都听明白了吗?”
    “是。”
    几十名军官齐刷刷敬礼。
    刘武也颇觉无奈~
    自己身为堂堂吴国水师最高指挥官,天天管这点破事。
    ……
    在陆上,
    清军一次进攻都没有发起,大约也是怕热吧。
    按照正常逻辑,
    夏季,绝不在南方用兵。
    冬季,绝不在北方用兵。
    违背这个逻辑的军队基本上没有好下场。
    ……
    巡视一圈后,
    刘武穿过一处林子,恰好撞见到了蹲在竹林里鬼鬼祟祟的李二狗等人。
    “二狗,你在这里干嘛?”
    “我,我纳凉啊。”
    刘武狐疑的望着几人围成一圈蹲在地上,聚精会神,中间空荡荡。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330/22561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