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大贤良师

推荐阅读:最强妖侠梦武足坛作弊王末世之骷髅帝君乾坤召唤荒神韩娱默示录摸宝香江一九七八最强小叔

    “先让城外选出一些领头之人,用箩筐拽上城来,我有话问他们。”
    尹青松一番琢磨之后,只能先探听虚实,再做打算。
    曾大牛躬身领命,和城外一番交流,不久就拽上来十几个人。有白头老者,有威武壮士,有憨厚中年,还有一个身体瘦弱的读书郎。
    “见过城主大人。”
    众人在城门楼中见到尹青松,躬身施礼。
    “不必客气,把现在灾民的情况向我讲讲。”
    尹青松看不到外面,只能通过这些人的讲述来了解情况。
    众人听闻尹青松将他们称为“灾民”,而非充满贬义的“流民”,心怀感激,便七嘴八舌的讲述了起来。
    尹青松用心听着,时不时询问一下具体细节,心中渐渐有了底。
    如今时节,乃是汉灵帝登基不久,朝廷宦官与文官争权,官府贪腐成风,地方瘟疫横行,再加上连年旱灾,百姓生活非常艰难。
    大汉末年的瘟疫横行,恰如西方的黑死病,波及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多,骇人听闻,灵帝初年巅峰期人口五千万人,到董卓乱政时期,总人口只剩下两千万。从汉灵帝登基的168年到董卓乱政的189年,短短二十年,死亡人数三千万,可见当时社会环境之酷烈。
    但华夏历来不喜瘟疫,各种史书也不讲瘟疫,甚至刻意掩盖其存在。所以后人只记住了那个时期宦官当政、党锢之祸、黄巾之乱、董卓乱政、十八诸侯、三国鼎立....
    而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正是在这个年代依靠治疗瘟疫积累巨大功德,被后世牢牢铭记,在民间口口相传,功炳千秋。
    同样太平道张角也是在这个时期,依靠治疗瘟疫,在民间积累巨大声望,然后登高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下震动!
    “张角?”
    尹青松后知后觉的看向了那个瘦弱书生,他刚才好像自我介绍说,自己是钜鹿学子,姓张名角字峥嵘。
    尹青松心里犯嘀咕。顺德府,在汉朝被称为邢州、钜鹿。因为东汉皇帝刘秀在邢州铸造高台千秋亭登基称帝,所以邢州也被称为邢台。
    而大贤良师张角,正是邢州钜鹿人。
    “不会真的是他吧?”
    尹青松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张贤弟,你可认识南华老仙?”
    “不敢被城主如此称呼,角只是一介书生,虽已进学,却仍是一介白身,当不得城主厚爱。至于说南华老仙,我喜黄老之学,多闻其名号,尤喜其《太平经》。”
    张角谦恭的躬身施礼。
    “你一书生,为何混在灾民队伍中?”
    “百姓受苦,角不忍坐视。有些黄岐之术,可为百姓暂缓疾病,故而跟随。”
    张角这话让尹青松心里哇凉,这位确定就是年轻版的大贤良师无疑了。
    “对啊,对啊,张生对我等有救命之恩!”
    “城主大人,张生救民,不收俺们一文钱。这是天大的好人,而且还有学问。”
    其他众人纷纷对张角进行称赞,话里话外是想要城主奖励对方。
    尹青松心中却是对未来的绝望。就算自己躲过今天这一劫,将来黄巾起义,张角必然以钜鹿为根据地,数十万黄巾围攻之下,自己能守住此城吗?
    就算张角念在同乡之谊给自己留点体面。历史上皇甫嵩为了镇压黄巾最后据点,几乎屠光了整个邢州。到了那时候,还是一个死!
    现在杀了张角?
    以对方在灾民心中的威望,自己只要动手杀人,他们就敢立刻鼓动百姓攻城。
    那倒不如用怀柔策略。
    只要自己把张角征辟成为佐吏,他就会成为官府之人。这样他就不会造反,他不造反自己的城池也不会陷入黄巾之乱,然后自己就能躲过最大的危机!
    好,就这么干。
    “我欲征辟先生为安置百姓的屯田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尹青松拿出汉朝礼贤下士的这一套手段说道。
    “屯田?大人是准备将城外大家安置在此处吗?”
    张角大喜。其他几人也面露喜色。果然传闻不假,顺德城主为人慷慨仁义爱民,百姓安居乐业,盛名之下无虚士也!
    “不错!”
    尹青松刚才听众人介绍情况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大概,现在的流民灾祸,即是天灾,也是人祸。
    天灾是指瘟疫和大旱,人祸是指世家大族、地主豪强霸占富庶田地,普通百姓却无立锥之地。
    瘟疫他已经有了解决的思路,就是划片居住,讲究卫生,多采草药,对发病之人即时送入城内,他用天命值治疗。这样杜绝传染,治疗患病者双管齐下,便可慢慢将瘟疫削减。
    旱情也能解决。整体虽旱,顺德府周边却水草丰茂。
    南有七里河,相传在古代河宽七里而得名;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232/3900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