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册拜司空

推荐阅读:风云之少林威武洪荒古纪仙荒动射雕之江湖入天庭官道希声穿梭时空的商人调教好莱坞校花的不良保镖

    九成宫。
    李世民现在长期在这离宫陪伴皇后休养,打打马球射射猎,闲来读书练字倒是很悠闲。他有意的培养已经加冠的太子理政能力,特地离开长安,放手让宰辅们辅佐太子监国。
    转眼深秋。
    皇后挽着皇帝的手行走在离宫中,
    在这呆的久了,确实舍不得离开,说来九成宫确实比长安的太极宫更适合居住,有山有水,空气好,环境幽。
    “陛下什么时候回长安?”
    李世民笑道,“有观音婢你陪着,此间乐不思蜀。”
    “陛下真放心把朝政都交给承乾?”
    “承乾已经加冠了,总要开始挑担子,朝中有这么多宰相大臣辅佐,朕没什么好担忧的,何况朝中事务,也会抄录一份呈交到朕面前,承乾他们处置的结果,也会抄一份送来,”
    皇帝其实在九成宫,也一直还关注着朝中事务的,只是他现在选择开始放心,让承乾学习,
    房玄龄温彦博魏征等辅佐着,其实也不用担心,朝中大事,基本都是政事堂诸相们帮忙决定,承乾更多的还是学习。
    今年黄淮大水,泛滥三十州,损失很大。
    朝廷一面赈州放粮抚民,一面又下令减免灾区的税赋,灾区到如今都没有出现大量饥民,更没有出现流民,这是很惊人的结果,
    这些甚至可以算到监国太子头上的功绩,为这位太子又添几分圣贤之名。
    “观音婢,承乾真的长大了,成熟了,朕很欣慰啊,你说,要不明年等承乾诞辰过后,便让他正式迎苏门进东宫吧,”
    “朕想早点抱孙子了。”
    李世民笑呵呵的道,承乾这一年多来表现确实很不错,很符合皇帝心中好太子的表现。
    明年承乾十六岁,娶太子妃倒也不算早了,当年李世民就是这个年纪娶的妻。
    当然李世民其实还有个打算,就是太上皇这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毕竟也六十多岁的人,天天限制在大安宫那小小的宫殿里,肯定也不好过,尤其是之前听说老伙计裴寂死在回京路上后,还大病了一场,此后身体就越来越差了,
    李世民虽然也派医送药,也还是希望李渊能够多活几年,但也知道太上皇身体确实不好了,他担心太上皇这两年崩了,
    那样一来,承乾得为太上皇守孝,肯定得耽误婚期,还不如早娶早生。要不然遇到太上皇崩,又得拖着。
    “也好,苏氏明年也十五了,”长孙皇后挽着丈夫胳膊笑了笑,其实当母亲的,也希望儿女能够早成家,
    说到这,她扭头问丈夫,“丽质的婚期确定了吗?”
    之前皇帝给女儿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婚期就是九月,结果一场黄淮大水,皇帝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为公主大操大办,于是婚礼改期推后了。
    现在黄淮灾民基本上都安抚的不错,大部份百姓已经重返家园,少部份家园毁坏的,也都得到了临时安置,
    “我看还是在年前把婚礼办了吧,”
    “也好,就定在腊月吧,到时我们也要回长安过年,给他们把婚礼办了,办隆重一点。”
    对这个嫡长女,李世民是不愿意亏欠的,何况女婿还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
    “这几年倒有有些亏欠无忌了,朕打算年后,便让无忌进政事堂拜相,”
    长孙皇后站住,立马劝谏丈夫,并不希望兄弟过于受宠,“我阿舅已经是朝中宰相,若兄弟也为宰相,实在不合适。”
    李世民沉吟,
    挽着皇后的手,继续散步离宫的青石路上。
    散步回来,
    御案上放着许多新的奏疏。
    李世民先是翻看了一下,发现有武怀玉的,便先挑出来看。
    登州,海贼,隋朝征辽老兵
    皇帝有些意外,
    看的更加仔细。
    等看完后,又翻过来看了一遍,
    放下,皇帝给自己冲泡了一杯奶茶,加了鲜奶的茶很醇厚,
    “这个武青阳,走哪都不安生啊,”
    去齐州慰问灾民,结果硬生生把齐王府给挑翻了,老五被他带回长安,闭门反省中,老五的舅舅贬为庶民流放州,齐王府的司马、典军的燕氏兄弟更是贬为奴隶
    武怀玉东行登州,然后又闹出这么一件大事。
    征高句丽隋军士兵啊,
    这个已经被遗忘的群体啊,
    李世民派人召随驾的老臣过来喝茶,
    喝茶时,皇帝把这奏章给他们看了,
    “武怀玉说的很好,他们虽为隋兵,却也是我汉家儿,如今虽改朝换代了,可也不能将他们遗忘在异国他乡,
    想当年,朕还年青时,太上皇为隋炀帝负责后勤粮草,我也与兄长他们一起随太上皇押运粮草,也到过辽东城下,亲眼见过征辽的惨烈,”
    “无数的士兵在高大的辽东城下血战,辽东城就如同一座血肉舂坊,磨碎了多少战士,”
    说起往事,李世民忍不住说起杨广的胡乱指挥,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一百一十多万大军出征啊,从涿郡出发,
    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运者倍之。
    第一天军发,终四十日,引师乃尽。
    这等规模,就算有些夸张,可也是惊人的大军,结果却在辽东折戟沉沙,说到底还是杨广的战略战术有问题。
    “若是如今朕来征高句丽,不需要百万,只需十万精锐,便足矣。”李世民对老臣们说出这话的时候,豪气万丈十分自信。
    十万精锐,在李世民看来,这天下哪里都可以去的,谁都无法阻拦。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191/34872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