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不给面子

推荐阅读:打工巫师生活录我的机甲女王天蓬元帅布衣神王天诛道灭玄幻位面大冒险绝世唐门大宋的智慧主宰之王星河大帝

    三原。
    清河乡,小李村。
    一支工作队骑着驴骡来到清河北岸的这个小村子,距龙桥八里,因村小人少且村民皆姓李得名,全村百余户,县里田籍却仅有耕地七八百亩,桑枣园四五百亩。
    “李员外,打扰了。”
    县中书手李洪达带着大家直接到先去拜访小李村大户,
    小李村跟原来的龙桥一样,百姓都是沿河坡挖窑洞而居,仅有这位李员外家是在最上面挖了一座五孔窑洞,又在平地修了一个占地三亩多的大院。
    李员外花白胡须,鹤发童颜,人挺精神,前朝时是长安不良帅,本朝初立时,也做了两年员外官。不过不是员外郎,而是国朝之初,朝廷临时设立的许多正员官之外的员外万年县尉。
    “李大郎快请,”
    李员外已经归乡十余年,
    本来长安、万年两县各有六位县尉,其中有一个就是专职治安的,也被人称为捕贼尉,大唐刚建立时,长安还比较乱,于是捕贼经验丰富的不良帅老李被提拔为员外县尉,
    虽不是正员县尉,但却也因此一脚迈过了那道吏的门槛,成了八品京县尉。干了两年回了三原小李村,倒也是安心颐养天年。
    这个村子的地,其实都是李员外的,其它村民要么是佃种他家地的佃户,要么则是佃种附近地主的地。
    书手李洪达在县衙其实就是个编外书手,更不是佐、史,他对小李村也挺熟,跟李员外关系不错,其实地方豪强地主,基本上跟县衙里的人都熟。
    李员外把一行人请到院子,他家三进院落,虽是黄土夯筑较为简朴,却也能出收拾的不错。
    特别是前庭有颗高大的槐树,冠如华盖,夏日遮荫。
    “上茶。”
    李员外家里使唤的人不少,年轻的婢女、青壮的奴仆,还有少年小厮,这些基本上都是本村佃户家里的人。
    那棵古槐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老员外,今日小的来呢,是奉武相公和县尊的命令,前来核对手实的,”
    “上次不是已经核对登记过了吗?”
    李洪达赔着笑脸,“上次比较仓促,记录的不够清楚,而且后来搬县衙,有些记录已经遗失,所以只好重新登记核对,
    今日我们亲自上门,按要求,请老员外先自陈家口、田宅,以及奴隶、牲畜等,”
    随同来的里正李厚文,其实就是李员外的侄子,这里正还是李员外安排的,里正虽是色役,但也算是乡吏,可以免除课役,而且还能捞些好处。
    老员外看了眼侄子李厚文,又看向同来的另几人。
    李洪达赶紧道,“我来给老员外介绍下这几位,这位是长安民部司来的令史范郎,”
    “令史范志恒见过李员外。”
    “这位是县学学生李思浩,东李堡李家人。”
    李厚文在旁加了一句,“东李堡长房的,”
    东李堡长房,思字辈,明显应当是李靖的侄孙了,跟武怀玉也是亲戚,当下十分客气的点头问好。
    原来东里堡里正李思行,就是李思浩的兄长,他们爷爷李端是李靖长兄,武怀玉媵永乐县主李清,是他堂妹。
    李思浩在县学读书,十来岁的少年,这次县学里的经学生医学生都被安排到各工作组帮忙,李思浩还觉得挺有趣。
    这个小工作组,组长是长安来的令史范志恒,三原县衙的书手李洪达是副手,里正李厚文是协调的,另外还有县学生李思浩,再加上两个在县服役的乡民壮丁,还有两个十八岁的中男,也是在衙服役的。
    四个人加四个丁役,八人小工作组。
    第一站就是小李村。
    小李村上次的核查登记,就是李洪达办的,但之前他也是收了李员外的礼,便也就按以前老规矩,乱填了一通。
    今天不得不再来。
    李员外说要去更衣一下,李厚文起身相扶,叔侄俩来到后院。
    “叔父,这次武相公要动真格的,县衙老功曹都已经请辞回南李庄了,”
    小李村距离三原龙桥不过八里,上次他还去武家堡为武相公母亲贺寿,侄子又是里正,他们这里也属于清河乡,侄儿也是跟其它五位里正,轮流主持乡务,到县衙当值听差的,
    知晓不少内情。
    但还是有些意外这次要搞这么大。
    “那个老家伙挺奸滑的,这个时候倒是跑了。”老员外早年在长安做不良帅,那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比起三原县衙老功曹,甚至可以说是还要厉害几分的,毕竟人家打交待的那都是京师人物,遍地权贵高官,没几分能耐,渣都剩不下。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191/34868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