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扑朔迷离真亦假

推荐阅读:纹猎天下异界之红警大战龙墓世界老师有枪神朝大帝异世之剑客至尊全娱天王吞天神帝风云之少林威武洪荒古纪

    第384章扑朔迷离真亦假
    长安。
    皇城,秘书省和鸿胪馆之间,太史局衙门。
    武怀玉从东边御史台出来,殿中侍御史张行成陪同,一起进入了太史局衙门。
    “奉圣旨向李淳风问话。”
    太史局官员看了看张行成,再看着他旁边的武怀玉,接过那道圣旨后,请他们进去。
    太史局并非司法部门,没有自己的监狱,但皇帝有旨,李淳风被软禁在太史局内。
    一间偏房,武怀玉看到李淳风,屋里很冷,只有一个小炭盆,屋中犹如冰窟,甚至窗子都还透着寒风。
    李淳风太冷,身上裹了条被子,坐在炭盆前取暖,旁边的地上,摆满了算筹棒和各种计算的草稿。
    他此时的样子有些狼狈,披头散发。
    武怀玉看到这幕,并不觉得同情。
    “李淳风,我是御史台殿中侍御史张行成,奉旨陪武别驾来问你话,你有问必答。”
    李淳风抬头,看到一紫一绿两官员,愣了下才起身拜见。
    屋中简陋,连张榻都没有,也没胡床,怀玉便直接站着问话。
    “李博士,你可在大总持寺借债?”
    “确有此事。”
    “借了多少?”
    “本金不多,但利息很多,八年来利滚利总共欠下近五百贯钱。”
    “这笔债务现在情况?”
    “我有一个道士朋友,帮我还了。”
    “这个道士朋友可是袁天罡?”
    李淳风说正是,还说早年他在河南学道时,袁天罡游历洛阳,他们相识,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此后一直有书信往来相通,讨论道法阴阳等。
    “袁天罡虽在隋唐两任县令,但据我所知,出身贫寒,这些年一直居住阆中,在蟠龙山筑观星台研究天文,钻研相术,他很清贫,如何能拿出五百贯钱来给伱还债?”
    李淳风答道,“袁兄知我困顿京师,积欠难还,常被催逼,于心不忍,于是想方设法相助。
    已故宰相杜相公与袁兄有旧,袁兄曾两度为他看相,结下缘分,另外荥阳郡公郑公,尚书左丞韦挺、黄门侍郎崔干等几位,袁兄也曾为他们看相。袁兄为我向杜家等求助,杜相等几家于是出钱五百贯,替我还了这债。”
    这个回答,武怀玉很不满意。
    张行成更是喝斥他不要胡言乱语,现在可是奉旨问话,敢有半句谎言,都算是欺君之罪。
    张行成之前得过武怀玉的帮助,他出身中山张氏,师从河北名士刘炫,隋朝时察举入仕,做到员外郎,后来隋末做了王世充的度支尚书,归唐后不得重用,只做谷熟县尉这样的小官。
    家贫,代替县中计吏留京,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调任陈平县尉,后来得吏部侍郎张锐举荐,做了富平主簿。
    但依旧家贫,欠了不少京债,被催逼还债,十分狼狈,恰好怀玉遇到,借给他钱还了债解围,之后一番了解,发现他挺有才,后来向皇帝举荐他做了三原县令。
    因表现很好,李世民特破格又升他为殿中侍御史,张行成对武怀玉还是很感激的,他也知道最近京中这谣言对武家的伤害,所以现在对李淳风也很不客气。
    怀玉倒不急。
    只要是谎言,就总会有破绽。
    “我听到一个消息,却是跟你说的不同。”怀玉往炭盆里又添了些炭,加大了些火。
    “每日炭供应有限,加多了晚上就没有火了。”李淳风无奈在一边道。
    “李博士,你若能好好配合,晚上你就不用住这里,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怀玉又加了些炭,总算感觉暖和一些。
    “张御史,你帮我去取壶热水再要些茶来可好?”
    支走了张行成,
    武怀玉开门见山,“有人说柴驸马兄弟因为先前城南地窟之事受罚,归咎于我,且柴公子还与我早有过节,
    柴哲威找到纨绔好友崔余庆,通过他找到亲戚郑世基,郑世基再找到大舅哥杜敬爱,杜敬爱冒充袁天罡的名义,从大总持寺赎到你的借据,
    柴哲威用这借据威逼利诱,让你给天子密奏,以如今太白昼现的异常天象为由,附会秘记,呈上帝传三代武代李兴女主昌这十一字谶语,对我武氏下手。
    你替他们办这事,他们不仅帮你还了这五百贯债,还另给你五百贯钱。”
    “不,绝无此事。”
    李淳风坚决否认。
    “我不认识柴哲威,更不认识崔余庆、郑世基他们,我跟你说的崔干、崔敦礼、郑善果、杜淹等也不熟。
    我更没有收过他们的钱。”
    武怀玉冷笑几声,“我今天既然来找你,那就说明我已经知晓了很多内情,你以为我会相信你那封密奏里内容,真的是你写的吗?”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191/29043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