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一家之门

推荐阅读:七世神盘我用阵法补天地谍海孤雁大明锦衣灰烬领主镇世仙尊末日崛起大明:寒门辅臣大梦王纯阳仙府

    方若蛟是过来人,自然晓得少女特有的那种腼腆和羞涩。</br>  所以,她略一琢磨,便猜到了齐小彤的心思。</br>  女儿家面子薄,需要铺设好相应的台阶下才行,只有这样,才不会显得场面尴尬。</br>  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台阶,方若蛟已然想好了。</br>  既定之后,她便静悄悄地走向了洪涛的营帐。</br>  才方一临近,她就察觉到了里面的异响。细听,却是洪涛正和某人说着什么话。</br>  其实,齐小彤也感应到了外人的临近,故,她第一时间就向洪涛使去了眼色。</br>  可是,那人就如同似一块木头疙瘩似的,一点都没有体察到自己的用意,仍在那里夸夸其谈。</br>  “你干嘛走那么急呀,还是多呆上一两天吧……”</br>  “再或者,放弃回大不列颠的想法,转随我一同回奉……”</br>  嘘!!</br>  见他依旧说个没完,齐小彤忙把纤指放在嘴边示意禁言。</br>  这一回,洪涛确实是听懂了。</br>  但,为时晚矣。</br>  因为,方若蛟的声音已从帐外飘了进来。</br>  “涛儿,有贵客远道而来,你为何不报?”</br>  “回头,看为娘的怎么惩罚你!”</br>  啊!啊!</br>  义母大人怎么突然驾临了呢?</br>  竟然,连个传信的通报都没有!</br>  吃惊之下,他连忙闭住了嘴,感觉有些不知所措。</br>  齐小彤此前一再强调,她这次属于是秘密而来,所以,能不露面就不露面。</br>  此外,她也不想这么尴尬地现身出来,一个弄不好,就会被人误解的。</br>  可是现在暴露在即,又该如何处置呢?</br>  小彤想了想,决定立即闪身而去,让方若蛟扑一个空。</br>  然而,令两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戚夫人并没顺势而入,仍是立于帐外说叨。</br>  “常言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说这道门,是进好呢,还是不进的好?”</br>  《剑来》</br>  “卿可知,余思念之殷殷,不舍昼夜……”</br>  这席话,自然是说给齐小彤听的。</br>  意思就是,你远道而来,怎能不见一面呢?咱们可是一家人,若那样生分的话,岂不是寒了殷切之心?</br>  听到这话,齐小彤立即停住了脚,变在那里迟疑起来。</br>  而洪涛则是不敢抖任何激灵,两边都是亲人,他只得闭上嘴巴。</br>  就在这时,方若蛟的声音又飘了进来,“我想安排了一场温馨的‘家宴’,不知我家的娇娘是否赏光?”</br>  话中的‘家宴’俩字,她说的语气颇重,用意,自然是提醒齐小彤:既然你不愿意于公开场合下露面,私下一见可好?</br>  而其中的赏光二字,也表达了她的恳请之意。</br>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怎么拒绝?</br>  且,这个法子已经避开了公开露面,还能一家人团聚,为什么不呢?</br>  齐小彤想了想,便对着洪涛点了点头。</br>  经此一事,她对这位未来的婆婆又更加尊敬了几分。</br>  人家如此体谅人,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br>  不过,对于军功,她还是打算全都推到洪涛的身上,前前后后,自己都没有参与。</br>  婆婆那么聪明,一定会心领神会的。</br>  ……</br>  一夜时间一晃而过。</br>  次日一早,齐小彤便踏上了返回大不列颠的行程。</br>  至此,她的罗刹国之旅,就算是划上了句点。</br>  从收获上看,总体还算不错。</br>  此行,不仅帮助洪涛拿到了相应的军功,还帮助大奉军‘收复’了漠北之地,于公于私来说,都非常地令人满意。</br>  而,更大的收获却是,自己拉近了和戚景夫妇之间的关系。</br>  在昨夜的家宴上,他们俩都极尽仁慈,对待自己就如同是亲生女儿一样,堪称呵护备至。</br>  借着酒兴,戚景还畅然说道:待班师回朝后,他一定向朝廷做出上表,以为儿子洪涛论功请封。</br>  与此同时,他还会正式向齐家提出求婚,并向宗人府做出报备,以为二人的美满婚姻做好铺垫。</br>  他相信,朝廷一定念在自己以及洪涛功劳的份上,十分畅快地应允此事。</br>  也就是说,这事八九不离十。</br>  再之后,就看父亲大人怎么回复了。</br>  以他老人家和戚景叔叔的过命交情,定然不会拒人于门外。</br>  在聊完了私事后,小彤还就漠北一带的未来做出了相关建议。</br>  她说,打下来的地方却不治理,那和鞑子何异?</br>  想当年,他们的祖先一直打到欧洲,除了一路的抢劫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政绩。</br>  也正是因为此,他们的基业才会那么的脆弱。</br>  大奉若想长治这里,就必须推动发展,否则,也会沦为昙花一现。</br>  这个观点,得到了戚景的高度认可。</br>  关于怎么个治理法,齐小彤也想好了具体对策。</br>  于此节,她特地介绍了琼州目前的自治模式,这种方法不拘一格、量体裁衣,很适合这异地他乡之治。</br>  至于现行的澳洲模式,她却是没有半句提及。</br>  因为这块地方,理论上属于大奉朝的开疆拓土,又怎适合去复制大华?</br>  简言之,就是条件不允许。</br>  此外,她还说:将在外,一切应便宜行事,所以这事,可以采用先斩后奏的方式就地定夺。</br>  倘若禀报了朝廷之后再做规划,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落实了。</br>  戚景虽然是举人出身的读书人,但是,他从没有过治理方面的经验。</br>  所以这块,乃是他的属性弱项。既然是外行,那就不能胡乱去参与了。</br>  布政之类的事,还应交由文官们来做,武将们并不合适。</br>  那……选谁为好呢?</br>  小彤又谏,道:此人并不难寻,赵明玉大人就刚好适合。</br>  他不仅做过京官,还曾为主政一方的地方首牧,治理经验可谓极其丰富。由他来执政漠北,绝对出不了差池。</br>  老赵现在,主要负责补给线的维护,所以,在天王山之战中并没有看到他人。</br>  现在大局已定,他的职位也就变成了闲余,刚好是个调动委任的好时机。</br>  戚景想了想,认可了这个建议。</br>  不日后,他会亲率大军班师回朝,而赵明玉,则留在漠北摄政发展。</br>  至于将来有没有变化,还要看朝廷的态度如何。</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928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