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王朝的圆与线
推荐阅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
规律,古代没有这个词汇。</br> 古人对规律的解释往往归为一个字:</br> 道。</br> 道是一切的规律,是世界的本源。只不过这个道,有点不好找到。在顾正臣的认识里,规律只能是“道”的一个内容。</br> 看了看朱元璋锐利的双眼,顾正臣走至一旁,坐了下来:“陛下,白居易有诗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草规律的认识。”</br> “李白曾言: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这也是一种对规律的认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自然万物都有时节,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规律。”</br> 古人不是没有唯物观,比如《荀子·论》的“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r> 只是这句话不能,出来自己会挨揍,毕竟老朱自称子,批虐人感应论”和骂老朱的非本生爹没啥区别。</br> 朱元璋似有所悟,连连点头,然后问:“那王朝的规律在于何处?”</br> 顾正臣认真地看着朱元璋,肃然道:“陛下,王朝的规律,在臣看来,他就如同一个圆。有些王朝国祚数百年,这个是大圆。有些王朝,短命数年或数十年,是一个圆。想要让王朝不朽,就必须跳出这个圆,打破圆的始终起灭相接,让王朝成为一条线,一条前进的、朝着前方奋进的线!”</br> 圆与线?</br> 朱元璋与朱标听得入神,对王朝更迭有了别样的认识。</br> 宋濂有些震惊,看着顾正臣的目光满是惊叹。</br> 刘基盯着顾正臣,深邃的目光再没有了初始的浑浊与涣散,而是凝聚着智慧。</br> 眼前的顾正臣,竟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厉害。</br> 句容初见,他是表现得不同寻常,只是刘基想不到,此人对于王朝更迭的认知竟是如茨深邃,他所讲述的话,也是如茨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br> 他似乎清楚朱元璋没怎么读过书,对深奥的东西难以理解,所以选择了最为简单的话语去讲述复杂的事。</br> 这种人,未来不可限量!</br> 朱元璋知道大圆、圆,无论是什么圆,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起灭相连,无论起点在哪里,那里都意味着终点。</br> 圆,如同一个宿命的环,不管怎么挣扎,不管如何设计,不管如何推动,它都会奔赴灭亡。</br> 但线不同,线有开始,但延展下去,没有结束!</br> 朱元璋明白了王朝的“宿命”,看向顾正臣:“如何跳出圆成为一条线?”</br> 顾正臣正色道:“陛下,想要让王朝脱圆成线,就必须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br> “什么问题?”</br> 朱元璋急切的追问。</br> 顾正臣嘴角微动:“吃饭。”</br> 朱元璋嘴角动了动,终没出话来。</br> 顾正臣认真地:“除了外敌之外,颠覆王朝的力量是百姓,而百姓之所以拿起锄头、捕造反,原因是什么,微臣想陛下很清楚,到底,几千年的王朝更迭,除了权力场的斗争之外,就是饭碗的斗争。”</br> 朱元璋当然知道百姓为何造反,因为没有吃的,没有活路了,不造反要死,造反还可能不死,这种二选一的问题,根本就没得选。</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581/680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