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不就是空印案

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不就是空印案

推荐阅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

    姜牧看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的顾正臣,连忙解释:“县尊,我询问过户房计吏,县衙历来都是如此。”</br>  顾正臣狠狠瞪了一眼姜牧:“历来?大明开国才几年,哪里有历来?你知不知此事有多危险,一个不慎,本官会死,你们一个个也会受罚!去,将计吏喊来!”</br>  姜牧没想到事情如此严重,连忙跑去找计吏。</br>  户房计吏是老吏员了,名为胡泰,四十余岁,句容县衙内少有的快算能手,一本账册在他手中,用不了多久,便会拨算清楚,罕有遗漏。</br>  胡泰见到顾正臣,行礼过后,抬手抓了抓山羊胡:“县尊,咱朝廷沿用元廷之制,各府州县需要将本地钱谷数目汇总造册之后,交给户部核对。县衙的账册,需要与州里的账册、府里的账册、户部的账册,丝毫无误,方可算是完成了半年钱粮考核。”</br>  “一般是七月份,户部核对上半年钱粮账册。一月核对下半年钱粮账册。只是考虑到十二月朝廷封印,各地衙署不办钱粮等公事,一些府县会在十一月完成钱粮造册,送至户部核对。现如今是闰十一月,今年又是个特殊年景,县中折色棉布代输秋税,现如今税目已是基本完成……”</br>  顾正臣面对侃侃而谈的胡泰点零头。</br>  句容秋税的缴纳整体还算顺利,目前已完成了九成之多,用不了几日,便会完成所有税赋。之所以如此快速,主要有三个因素:</br>  其一,县衙取消了淋尖踢斛,允许百姓以粮缴纳秋税,百姓担心晚缴纳一段时间淋尖踢斛再回来,踊跃缴纳秋税。</br>  其二,百姓之中有不少人家听闻朝廷折色棉布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开始了纺织棉布,或是购置了棉布,避免价格上涨等,加上县衙大量收购棉花,百姓之家手中有些余钱,也有人借此机会购置了棉布。</br>  毕竟纯指望句容织造大院几千人,是不可能短时间内织造出一县秋税折色的棉布,而百姓的这种举动,反而让句容织造大院变得相当轻松,甚至还可以拿出一部分谈买卖之事。</br>  其三,县衙宣传,优抚贫困。</br>  对于句容之中贫困户,无法顺利缴纳秋税的百姓之家,县衙暂为代输,准其以来年钱粮抵扣,分三年偿还,不计息。</br>  这部分人是往年交税最困难的,但成了句容第一批“完成交税”的人,这也让句容县衙秋税进度变得更快。</br>  加上县衙高强度的宣传,秋税这玩意想躲是躲不过去的,既然家里有,早交晚交没啥区别,反而还让人多次上门,县衙麻烦,大家脸都不好看。</br>  尤其是县衙答应补偿运输损耗之后,粮长也乐得办事。通过这么一整,句容县秋税征收效率很高,这也才有了户房准备报送账册至各处,好去户部核销。</br>  胡泰还想继续,顾正臣敲了敲桌子,打断胡泰,将一旁空白账册拿出来:“你的规矩本官懂,可这是什么?”</br>  “哦,县尊,这是空白书册……”</br>  胡泰不以为然。</br>  顾正臣暗暗咬牙,娘的,老子又不瞎,当然知道这是空白书册,就是这玩意引起的洪武第一大案——空印案。</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581/6787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