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宗买卖
推荐阅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木叶之顶级二代、从精神病院穿越来的逻辑鬼才、
顾正臣清楚,以朱元璋的性格,妥协只是暂时。</br> 钱荒的问题如何解决,朱元璋此时此刻或许没有决断,但不出两年,他便会用另一招来收回朝廷对钱币的控制权:</br> 纸币!</br> 当然,朱元璋对私铸铜钱的放松,并不意味着郭家人就冤死了。在顾正臣看来,郭家最大的罪恶,并非私铸铜钱,而是掠民为奴!</br> 你自家找个院,找两个亲戚偷偷摸摸造点铜钱,搁在此时,兴许未必会被砍头,但若是抓百姓做奴隶,约束其行动,当牲口一般使唤,没有半点自由,一样还是死。</br> 十一月中旬,句容织造大院实现了日产一百八十匹棉布。</br> 产量的增加,与织机的扩充,人员的熟练度,流程的磨合,钱粮的支给,多劳多得的机制有关。特别是多劳多得这一项,让原本该三班倒的作业方式,硬生生又调整回了两班倒。</br> 三班倒,每一班人手只得做工四个时辰。而这对于妇人们来是极度不满意的,平常在家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家之后还得织作,哪一日不忙个五六个时辰?</br> 再了,只干四个时辰的活,剩下八个时辰怎么过?织造大院又不能随意出去,漫长的时间如何打发?</br> 顾正臣以为三班倒,维护了妇饶劳动利益,但这种想法明显是后世的劳动法影响,对于广泛的大明百姓,对于挣扎在底层的人而言,他们不存在什么八八五,九九六,只要能赚钱,只要能养家糊口,多一些所得,他们愿意付出更多时间去做工,愿意付出牺牲。</br> 和他们谈论劳动权益,他们会以为自己是想少发钱粮,影响了他们的利益……</br> 两班倒的确定,不是顾正臣在剥削他们,而是他们在争取生活变好的可能。</br>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br> 他们眼中的奋斗,不是以做工时间长短来论的,而是以筋疲力尽来论的。顾正臣有些心疼,他们没有其他过多的享受,没有什么权利的诉求,只想活下去,让日子变得不那么拮据、紧巴。</br> 这件事告诉顾正臣,不是任何后世经验搬到大明都合适,哪怕是一些后世十分熟悉的机制,也未必适应大明。</br> 还是导师有智慧,早就告诉了一句真理: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r> 这一日,顾正臣正在与孙娘、伍氏核对账册,顾诚走了过来:“老爷,金陵来了一个商人,想大量采买句容棉布。”</br> 顾正臣看向顾诚:“你是大掌柜,这点事就不需要通报了吧?”</br> 顾诚很感激顾正臣的信任,让自己当大掌柜,那是真正的大掌柜,除了给出任务,最后核销账册之外,整个过程从不干涉。</br> 只是,这一次生意不同以往。</br> 顾诚笑着:“这次来的商人,采买棉布匹数超出了五千,已不是我等可做主之事。”</br> 五千匹布料以下,大掌柜可决定。</br> 三千匹布料以下,二掌柜可决定。</br> 若超出五千匹布料,则需顾正臣亲自把关。</br> 这些规矩在一开始就确定了下来,毕竟大宗货物的交割,往往需要更多议价,相应收益会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增加。</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581/6783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