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天若无情 人有情

推荐阅读:大明锦衣七世神盘网游之剑刃舞者谍海孤雁灰烬领主末日崛起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天道天骄我用阵法补天地战神殿

    “叮铃铃……”
    “叮铃铃……”
    深夜的寂静被电话铃声打破,刘之野从梦中惊醒。他迅速起身,冲向办公桌,一把抓起电话。
    “喂……”
    “什么?房塌了?塌了多少……”
    “艹……你马上组织人员抢救,我们随后就到。”刘之野暴了句粗口,又心急如焚的说道。
    挂断电话后,刘之野迅速行动起来。他麻利地穿上橡胶雨衣和水鞋,步伐坚定而迅速地向集合地点小跑过去。
    刘之野知道,他的队伍正在等待他,他们的目标是朝阳,那里需要他们的增紧急援。
    “同志们!”刘之野目光如炬,扫过眼前这支已经疲惫不堪的队伍,声音洪亮地喊道。
    经过连续一周的抗洪奋战,他们早已是疲惫不堪。衣衫褴褛,胡子拉碴,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们身心的极度疲惫。
    然而,即便面临如此困境,他们依然坚守在抗洪一线,用汗水和坚韧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有!”支安支队的队员们,声音虽哑,却坚定有力,眼中血丝密布,却透露出不屈的斗志,他们齐声回应,毫无退缩之意。
    在这风雨交加的凌晨,刘之野迅速进行了简短的动员。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大雨的喧嚣,传到了每一个在场的人的耳中。
    “我知道,你们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但是我希望同志们,再坚持一下,现在人们正需要我们……”
    “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声响亮地“抗洪”,所有人如火山迸发般地喊到:
    “抗洪”“抗洪……”
    他们毅然决然地登上了运兵车,步履坚定,毫无退缩之意。
    车辆依次驶出大院,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朝着朝阳的方向奔腾而去,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
    吉普车内,刘之野的眉头紧锁,这场洪涝如期而至。虽然他的提前预警减少了部分损失,但时间紧迫,北河与京津两地的洪涝隐患,绝非短期内能彻底消除。
    这场暴雨是8月1日开始,从淮河上游地区移至海河流域,暴雨的主要路径由HEN省南阳起,经南河,最后到达了北河地区。
    路径各地都发生特大暴雨,有的地区24小时内地降雨量竟然达到了950毫米。
    从8月2日,京城地区就开始下大雨。8月6日,北边突然灌进来一股冷空气,冷热空气剧烈作用。
    原有西南低涡的北部又新生出一个西南低涡,气势汹汹地向京城方向扑过来。
    7日那天,北河司仓迎来了一天内将近800毫米的降雨量。8日,这股“新势力”就抵达了京城。
    于是乎,京城各地区全线告急,当日入夜时,雨量就骤然增大。
    来广营地区一天的降雨量竟然为接近500毫米,超过京城市平均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还多。
    朝阳区气象站监测到的雨量最高的酒仙桥地区为400多毫米。城区、近郊区河道漫溢,全线告急。护城河水位迅速拉高,超过历年最高水位。
    京城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房县城。8日,滚滚洪水从西北方向就着山势奔流而来。
    一路之上,千万股流水从山上不断汇入。山区里发大水跟平原地区完全不一样。
    平地上发水是不断地上涨和漫溢,山区里则是瞬间猛涨、骤然来临,老百姓管它叫“齐头水”。
    “齐头水”所过之处,土壤松动、山石滚落、植物被连根拔起,仿佛是被苍龙的利爪狠狠地抓了一把。
    当地的老百姓们都说,这是“龙扒”来了!
    这年月里,可没有“泥石流”的说法。洪水致使房山几万亩耕地被淹没成灾,也粉碎了这些地方人们的丰收希望。
    所幸的是,由于提前有准备,疏散及时,并未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只有产业上的损失。
    京城治安支队,依照既定计划,闻令而动。他们的先头部队迅速超越其他队伍,首先抵达房县,展开救援行动。
    沿途,不时传来阵阵哭声、大喊声和呼救声刘之野等人目睹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场景。
    一队队的人群,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携带着幼小的孩童,搀扶着年迈的老人,他们在磅礴的大雨中艰难地前行。
    冰冷的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却打不湿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失去了家园,还有党和国家。有国家在,人们就不怕,坚信一定能重建更好的家园……
    再往山走,一路之上,全是茫茫大水。刘之野只好带队,弃车而行。
    因为支援船只还没到达,刘之野实在等不及了,仗着自己一副好水性,他决定带队游过大水到农场看一看。
    眼目前这一片白茫茫地大水,原先都是农田,现与公路连成一片,分不不清那里是公路哪里是高粱地了。
    从高粱地走,高粱穗顶头趴着的蛤蟆、水蛇就扑腾扑腾往同志们的身上跳,大家伙索性脱了雨衣。
    光着身子,趟水前进。这越往前游,水越大,水流越急,而且是逆流而行。
    幸亏刘之野是在永定河畔长大,打小就在河里扑腾。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在水里走路,能在水里睡觉。”
    于是由他打头探路,队员们随后跟随。等游了一会儿的时候,刘之野就发现了一根电线杆子,这下他心下更踏实了。
    “有电线杆子,就有电线。顺着电线走就不会迷失方向,而且还能借点力。”刘之野心想到。
    就这样,一行人顺着线路与大水奋战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才终于趟水来到了要救援的国营农场。
    远远的,刘之野就看见有些人骑在房顶上再向他们挥手示意。
    那正是被困的农场工人们,他们已经被这场洪水围困了十多小时了。
    刘之野等人一到,就赶紧找农场负责人进行询问:“有人员伤亡没有?”场长回答道:“没有,截止到还目前还没发现。唉!不过也损失了十几头大肥猪。”他心疼的不得了。
    闻言,刘之野这才松了口大气。只要人员没事,损失十几头猪算什么,这已经都是万幸啦!
    …………
    当天下午,救援的船只也纷纷赶来了。刘之野放眼一看,什么样的船都有。
    有舟船部队开来的绿色铁皮船,有老乡们刚刚扎好的木筏子,还有渔民打鱼用的小船,“嘿!”居然还有北海公园里的十多条小游船。
    这支“杂牌水军”纷纷靠岸,“噔噔噔”地跑来向刘之野报到,领取任务。
    然后,在刘之野的指会下,大家伙有条不紊地把农场职工,以及附近的一部分村民运送到了附近地理位置高点的大堤上。
    随着救援行动的尾声渐渐逼近,刘之野终于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他感到身体疲惫不堪,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这一刻,他真的累极了。
    夜幕低垂,刘之野所部的无线电响起,打破了周围的喧哗。是来自于总指挥中心的紧急命令,简短而紧迫:“通惠河以东的东南郊工业区发生险情,立即带队支援!”他瞬间从地上弹起,眼神坚定而果敢。
    等刘之野所部艰难到达通惠河附近后,才发现此时已经危机重重。
    通惠河的水位一点点地涨,高碑店闸也跟着一点点地提高,下游的压力一点点地增大。
    可是,他们现在完全顾不上下游了。
    刘之野知道,高碑店闸的水位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31米。如果超过31米,河水就会淹了东郊热电厂。
    全京城的供电如今可全靠它,要是这座电厂出了事,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559/6687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