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无鸣鹃

推荐阅读:大道独行择天记首席御医唐砖莽荒纪超级贴身保镖金庸武侠登录系统国之大贼傲剑惊神金鳞开

    哈城,一座崭新的城市。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关外铁路,按照毛子当初的规划,主干线呈“丁”字型铺展,其中交汇处,便是哈城所在。
    再加上此城临江而建,凭想也知道,必定是个四通八达的地界儿。
    江连横当然对此早有耳闻,但却从来不曾去过。
    “你不是一直都在辽南混么,怎么北边也有关系?”他问。
    薛应清笑了笑,说:“你呀,跑过的地方还是太少,人在线上溜达,谁还没几个朋友?”
    江连横无力反驳,只有哑然点头的份儿。
    打从光绪二十九年起,他便在奉天落地安根。
    别看这十几年间,历经种种荒诞离奇,如今生意做的挺大,实际上在老合眼中,却是个线上的“短腿儿”,除了奉省以外,还没走过其他地方。
    有利也有弊。
    利在省去半生飘零,弊在难免见闻短浅。
    薛应清说:“生意都是跑出来的,现在火车又方便,哪怕不为生意,就为玩儿一趟也值了。”
    “我看你是心太野,在奉天待不住了吧?”江连横笑着问。
    薛应清也不讳言,当场坦白道:“都有关系,既是为了生意,也想出去透透气。”
    “行,那我就当是陪小姑出去溜达溜达。”江连横问,“你那朋友,单搓渣子行?”
    “他吃的杂,我先联系联系,你准备好带谁,等过两天事情定下来了,咱就出发,尽快。”
    “没问题。”江连横点头应声。
    回答得很干脆,但有一点,他却没有直接挑明。
    如此痛快地决定赶赴哈城,并不只是为了生意,更不是为了所谓增长见闻,而是为了监察舆情。
    老张扶持小江的目的,就是要在市井江湖之中,多睁一只眼,探听省府市井的风闻动向。
    毛子内战,动静太大,学界士林莫名亢奋,而哈城是毛子的聚居之地,当然应该亲自过去看看。
    同时,老张兼并奉、黑两地,如今虎视吉林。
    任谁都能看出来,张家一匡三省,只是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
    江连横本就有意过去水,探探深浅。
    如此说来,便是一举三得,没道理不去了。
    正在这时,薛应清却突然提醒道:“这次可得说好了,咱这趟去哈城,是为了做生意,哪怕生意没做成,咱就当出门玩儿了一趟,可别再带上胡子,整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了。”
    “,小姑,你以为我愿意成天把脑袋别裤腰上晃荡啊?”
    江连横连连摆手,神情有些倦怠,似乎随着年岁增长,也渐渐开始厌烦打打杀杀的江湖纷争。
    哪怕很有必要,他也不愿再亲自操刀动手。
    “你都有门路了,我还整‘横把儿’那套干啥?”
    江连横掸了掸衣襟,将夹袄上的褶皱抹平了、捋直了,这才颇为玩味地笑了笑。
    “薛掌柜,在商言商,我现在是个生意人。”他忽然调侃起来,“要是往高了说,咱这是救亡图存的民族企业家。”
    “拉倒吧,我都替你臊得慌!”薛应清起身去拿貂皮大衣,“行,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干妈,不在我家吃饭啦?”小江雅突然挽留起来。
    薛应清双眸一闪,立刻喜笑颜开。
    “看我这闺女,真知道疼人儿!”她一边说,一边穿上大衣,“今儿就不陪你吃饭了,外头雪太大,天黑就不好走了。”
    “那你可真是想多了。”江连横不禁笑了笑,“这丫头,心眼儿比马蜂窝都多,她是知道你要是留下来,家里能做好菜。”
    江雅恼羞成怒,立马涨红了脸,争辩道:“我没!我告诉我大姑奶去!”
    “去吧,去吧。”
    江连横起身将薛应清送到宅院门口,临别之际,忽然开口问:“小顾还没回来呢?”
    薛应清站在马车旁,冻得抱起双臂,赶车送她过来的,自然还是头刀子布拉穆。
    “还没呢。”薛应清说,“估计过年之前能来奉天。”
    江连横应声点了点头。
    顾川从去年夏天开始,便在佟三儿等人的协助下,帮江家收尾,同时暗中打探宗社残党的动向。
    小伙儿原本挺帅,如今破了相,左侧腮帮子留下弹痕,连带着半边脸都歪了,皮肉更是皱皱巴巴,下巴也不怎么灵,镶了满口假牙,好像完全变了一人。
    尽管江连横和薛应清给了不少补偿,小顾还是心有落差,人也难免有些颓丧,但办事仍旧周到。
    “老山人都已经回东洋了,他要是不爱在旅大继续待下去,就来奉天,我给他找个闲差。”江连横提议道。
    薛应清点点头说:“看他自己吧,有什么事儿等过年以后再定。”
    “也行。”江连横送小姑上车,“要去哈城的时候,你提前告诉我。”
    两人摆摆手,头刀子闷声知会了一句,旋即扬鞭策马,缓缓驶出胡同。
    ……
    ……
    转天午后,日照当空。
    省城主干道上的积雪,都已经清扫得差不多了。各家商号的前门后院,纷纷隆起了高高的雪堆。
    不过,大片的街区仍旧残余下二指宽的积雪,越踩越瓷实,最终变成白色的冰壳罩在路面上。
    满城溜滑,行人寥寥,偶然碰见几个,无不是缩脖端腔,绷着胯骨轴,小碎步紧倒腾,走了小半天,愣是没走多远。
    马车车轮也是三番两次打滑,折腾了老长时间,总算赶到了小东关北胡同口。
    江连横走下马车,只觉得四周的积雪反射着阳光,格外刺眼。
    李正西在旁边指了指北胡同口,说:“哥,风月印书馆就在那里头。”
    “这小子,咋找这么个破地方。”江连横撇了撇嘴,嘱咐道,“你们几个在这等我,我过去看看,用不了多长时间。”
    说罢,他便迈开脚步,只身踏进北胡同里。
    刚走进去没多远,就听见东边那间破瓦房院内,传来一声叫嚷。
    “这排版怎么能行?行跟行之间也太密了,我看了都迷糊,还用说别人?”
    江连横笑了笑,听声音就知道是闯虎。
    “还有这插画,关键地方整得黢黑,这是卖点,把卖点都挡上了,谁还能看见?”
    “嘎吱”一声,推开院门,迎头就看见一栋小仓房,旁边挂了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的正是:风月印书馆。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456/29648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