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恐怖如斯

推荐阅读:法师奥义末法王座超神建模师盛唐传说龙族高手在都市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武傲乾坤律师展昭与美女护士同居

    “将军,外头这些人,离营寨太近了,我们要不要警告他们一番?亦或者驱离?”</br>  值守的校尉低声问道。</br>  “此时正值夜里,看不清外头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岂能随意出声,暴露营中的布置?”</br>  “更别说派将士出营,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你能担得起吗?”</br>  朱据冷冷地看了这位没有眼色的校尉一眼:</br>  “此时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紧守营寨,不得妄动,以不变应万变。”</br>  “传令下去,所有人不得轻动,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只要他们不闯至营寨,否则所有人不得暴露自己的位置。”</br>  “诺。”</br>  “小声些!”</br>  ……</br>  这个时代,能够主动发起夜战的将士,都是主帅手中所能掌握的最精锐部队。</br>  莫说是这个时代,就算是在后世,高丽半岛上的那一场战争,代表地球上最高战力的联合国军,同样也被夜战搞得焦头烂额。</br>  战后的双方,一个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一個患上了夜战恐惧症,未来数十年都在拼了老命补上自己的短板。</br>  所以现在朱据的应对,确实是最合适合理的。</br>  只要对方不是针对自己,在外面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出去,只管紧守营寨就好。</br>  反正朱据是绝不会承认,自己想多听一些关于冯都护师门的隐秘。</br>  自从南乡出了第一本侠义小说以来,这么多年以来,侠义小说在汉国已经变得极为流行。</br>  甚至还极大地促进了说书人的发展。</br>  而说书人必须要熟背的三本小说,自然是非《射雕》三部曲莫属。</br>  朱据来汉国这么久,就算是没有看过其他侠义小说,但这三本书,肯定也是有所耳闻的。</br>  这三本小说,讲的是江湖之事,却又与诸侯国家之事息息相关。</br>  从邯郸之战到楚汉争霸,有一本书,始终贯穿其中,对最终的胜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  那便是神秘莫测的《武安君兵法》。</br>  此书乃是由秦武安君白起所著,赵武安君李牧编注,最后淮阴侯韩信得之,助汉高帝夺得天下。</br>  有小道消息说,此书如今落到了冯都护手中。</br>  诸子本有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br>  但其可观者不过九家而已,小说家因居于末,所言太过荒诞,最终在后汉时被除名,变成了诸子九家,分九流以作区别。</br>  放在以前,特别是到了汉国以后,他看过,也听过《射雕》三部曲。</br>  觉得“其言太过荒诞”确实是对小说家最好的评价。</br>  而且那些书的前言,亦自承书中所言,乃是民间野史,不过是博君一笑,实不足信。</br>  只是营地外的那些人,却是第一次动摇了他长久以来的信念。</br>  藏在夜色中的朱据,终究是领军上阵过的人物,见过不少生死,心志颇为坚定。</br>  更别说他文武皆备,又是世家子出身,读书不少,更是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br>  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他的目光,开始有些闪烁起来。</br>  小说家被除名,当真是因为所言不可观,太过荒诞吗?</br>  还是因为所记不被某些人所喜,故而欲让世人以为所言太过荒诞,实不足信?</br>  这其中,究竟是掩盖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隐秘?</br>  ……</br>  就在他思绪如乱麻的时候,营地外的那些人,似乎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动起手来。</br>  只是朱据就算离得不太远,而且月色不错,但终究是在夜里,他又没有望远镜,自然不能看得清楚。</br>  只能隐隐约约看到那些黑影,并不是一拥而上,而是进退有序,轮番上阵。</br>  兵刃交击的声音传来,甚至有时还能看到一溜火星在飞溅。</br>  这些黑影,看起来颇有章法,隐隐形成了一个小型阵法。</br>  看到这里,朱据的呼吸却是更加急促了一些。</br>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的来历,果然非同一般。</br>  过了一会,但见人影交错之下,呼喝声中突然传来闷哼,便有一人飞了出去。</br>  而那个翩跹飞舞的白衣女子,进退之间,有如轻鸿凌空,竟是在十数人的围攻之下,安然无恙。</br>  若不是那呼喝声与打斗声破坏了意境,朱据看那抹在月光之下白色飘逸身形,竟是有飘渺飞佩响玲珑,仙子步罗,恍若凌波的感觉。</br>  这大概,就是隐世山门子弟的风采吧?</br>  朱据心里不由地有些悸动。</br>  就在这时,忽然某个方向又传来蹄动声。</br>  “将军,又有人来了。”</br>  不用身边的亲卫提醒,朱据就已经发现了。</br>  因为来人远远就在喊着:</br>  “莫叫那妖女跑了!”</br>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br>  ……</br>  大约是看到援军来了,这些黑影士气一振:</br>  “妖女,暗影已至,看你还能逃得掉吗?”</br>  那白衣女子似乎也是对这些人口中的暗影有些忌惮,但见她周身的剑光突然大盛。</br>  接着也不知做出什么动作,忽而拔地而起,直接就是跃过这些黑影的头顶!</br>  这等违背常识的动作,让朱据大吃一惊:她是怎么做到的?</br>  还没等他想明白,只听得那女子又是舌绽春雷般喝道:</br>  “天仙兵解!引雷术!”</br>  “不好,快退!”</br>  黑影有人惊呼。</br>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但见星火爆闪,接着平地起了震雷!</br>  这个雷,非但让那些黑影发出惨叫,甚至连不远处的朱据都被吓得心神俱震,下意识地就是往后退几步,差点跌坐在地。</br>  朱据隔了这么远,犹被吓成这样,可想而知,白衣女子周围的人,以前散落在附近的马匹,会混乱成什么样子。</br>  但闻一片人叫马嘶,不少黑影翻倒在地,惨叫不已,而他们的坐骑,则是四处逃散。</br>  有两三匹,也不知是不是被吓蒙了,直接就是向着营寨方向冲来。</br>  “将军!”</br>  “不慌,冲不过来。”</br>  若是换了别人,朱据早就下令射箭警告。</br>  但这些人,似乎是与冯都护有关,再加人数少,对营寨造不成威胁,所以朱据这才没有进一步下达军令。</br>  而且安营扎寨时,见习营严格按照军规,在营寨外围挖了一条壕沟。</br>  虽然不深,也不算宽,但对于马匹来说,若是前蹄不小心陷入其中,那也是很难拔出来。</br>  若是挣扎太过,两条前腿怕是要折断。</br>  果然,两匹倒霉的马,发出了哀鸣。</br>  跟在后面的一匹,惊得又立刻回头,向着别的地方跑去。</br>  这些事情,说起长,实则时间极短。</br>  早在混乱之始,白衣女子兔起鹘落,冲向被惊走的马匹,抢过其中一匹,翻身而上,向北逃去。</br>  “快追!”</br>  “死伤怎么办?”</br>  “没有马匹,追不上。”</br>  “你们善后,我们去追。”</br>  终于赶过来的几个暗影,吩咐了一句,又继续向着北而去。</br>  剩下的人得令,没有受伤的,扶着死伤,四处寻找马匹撤离。</br>  这些人所骑过来的马匹,除了白衣女子抢走其中一匹。</br>  剩下的被突如其来的震雷惊散了,想要收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br>  更别说在晚上,能不能收拢回来,还是个问题。</br>  见习营的营寨从头到尾,一直寂静无声。</br>  这些黑影似乎也是想要保持这份默契,亦或者是不想让朱据有所误会。</br>  反正等营寨外头重新安静下来,也没有人上前来,想要把这两匹马拉出来带走——壕沟,就是营寨的最后界线。</br>  不明人士想要拖走这两匹马,除非暴露真实身份,至少也是真实面容,跟营寨打声招呼。</br>  否则的话,贸然拖马,营寨直接射箭,就算是冯都护亲自来了,这个事也是朱据占理。</br>  看来这些黑影知道这个道理。</br>  两匹生死不明的马匹,不值得他们暴露自己的身份。</br>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br>  换作往日,朱据肯定是不想与这种事情扯上关系。</br>  毕竟这个事情,很明显是与冯都护秘密有关。</br>  他们现在,算得上是人在别人家屋檐下,能少一事就少一事。</br>  但仅仅是从这些人的只言片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实在太大了,让朱据大为震撼。</br>  更别说那白衣女子的一手引雷术,简直就是有如鬼神之能。</br>  让人不得不怀疑,冯都护的师门,是不是真的有仙人存在。</br>  朱据心跳如雷,耳边似乎有个声音,在不断地蛊惑,催眠:</br>  “去看看,快过去看看……”</br>  在鬼神传说盛行的时代,没有人能抵挡得住靠近神仙的诱惑。</br>  再加上人类该死的好奇心,让朱据根本按捺不住跳得越来越快的内心。</br>  “所有人不得妄动,你们几个,去那边看看。”</br>  朱据点了最信任的亲卫,让他们前往打斗的地方看看。</br>  得到确实没有情况的回报,朱据这才出了营寨。</br>  空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也不知是不是那位白衣仙子引雷下来,烧着了什么。</br>  地面上有一个浅坑,看来是被雷霹的。</br>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br>  朱据不死心地派亲卫四处查看,最终还是没有发现值得注意的东西——除了那两匹在壕沟低声哀鸣的倒霉马。</br>  “将军,这两匹马怎么办?”</br>  朱据目光一扫,眼睛骤然睁大,然后眼瞳又立刻收缩,他犹豫了一下,终是咬牙道:“先拖回营里。”</br>  既然出了营寨,那这个事情就算沾惹上了。</br>  这个时候想要甩干净,那也要别人相信才行。</br>  呆在汉国这么久,几乎天天都与骑军在一起,朱据对马匹的了解,已经算是颇为深刻。</br>  这两匹马,其中一匹,一看就知道是与军中有关系的人才会骑的马匹。</br>  马鞍、马蹬、马掌,一样不缺,而且全是铁制。</br>  就算是在汉国,民间的马匹,这些东西也没有完全流行开来。</br>  而且民间给马安上这些东西,也多是会用木制的马蹬和马掌,而非铁制。</br>  当然,让朱据露出方才那等表情的,不是这匹马,而是另外一匹。</br>  另外一匹马,颇为神俊,但奇怪的是,只有马鞍,没有马蹬和马掌。</br>  虽然知道不大可能从上面找到什么线索,但朱据仍是让人把马拖回营中,然后亲自检查了这匹骏马。</br>  马鞍及马鞍的坐垫,甚至马嚼,皆是上等,不过也就如此了,再没有其他发现。</br>  叹息一声,失望之余,只好心有不甘地放弃。</br>  “将军,这些东西怎么处理?”</br>  “先收起来,莫要遗失了。”</br>  如果这个事情,当真是与冯都护有关,那么恐怕不会这么轻易了结。</br>  “喏。”</br>  除了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秘闻,再无其他。</br>  自己反而沾惹到是非里面了。</br>  这个时候,朱据这才有些后悔了,不应该心起贪念出去的。</br>  毕竟自己等人,还要在汉国学习骑军战法呢。</br>  谁知道冯都护会不会……</br>  回到营帐的朱据唉声叹气了一会,正要入睡,忽然外头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同时传来亲卫的声音:</br>  “将军!有急事!”</br>  “什么事?进来说。”</br>  难不成是那些人去而复返?</br>  亲卫长掀开帐帘,两步就跨到了朱据跟前,压低了声音:</br>  “将军,我们收拾的时候,发现马鞍里有东西!”</br>  “什么!”</br>  朱据虎躯一震!</br>  还真有?!</br>  “东西呢?”</br>  “东西被缝到马鞍的皮革里,我们的人现在还在拆线。”</br>  朱据一听,立刻就起身,正待迈步,却又停了下来,他回过头:</br>  “此事,都有谁知道?”</br>  亲卫长跟随朱据多年,闻言便知其意:</br>  “将军放心,知道此事者,不过五六人,皆是可信。”</br>  朱据大喜:“那便好,你悄悄地把东西拿到我这里,莫要惊动他人。”</br>  “喏!”</br>  “还有,东西拿出来之后,记得把那马鞍重新缝好,恢复原状,莫要被人看出破绽。”</br>  “明白。”</br>  东西很快送过来了,原来是一薄一厚的两本不知是什么皮子做成的册子。</br>  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退下,朱据深吸一口气,先打开厚的那一本。</br>  但见第一页就写着:滇国虫谷。</br>  朱据不过是翻了两页,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br>  书中不仅记载了前汉古滇国的隐秘历史,同时还记载了滇王墓的种种诡异事物。</br>  大蟾蜍,大蚊虫,死漂,龙鳞妖甲,痋术,尸解等等,饶是朱据这等久经战阵的将军,亦是看得心有余悸,忍不住地把油灯挑到最亮。</br>  书的末尾,写下此书的人,最终并没有抢到凤凰胆,在活肉尸的追杀下,受了重伤,拼着最后一口气,不得不逃出滇王墓。</br>  最后休养了一些时日之后,发现自己在滇王墓中所受的伤并不能痊愈,他只能从交州出海,准备回海上仙山师门,求解尸毒之药。</br>  朱据有些颤抖地合上书,咽了一口口水,他的额头、背腹,早已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br>  此书中所载,一曲九折,让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委实是牵人魂魄。</br>  虽然一夜未睡,但朱据却是精神亢奋非常。</br>  若是说昨夜里的事情,让朱据怀疑是与冯明文师门有关。</br>  那么这本书所记,让他确定下来,那白衣女子,绝对是冯明文的同门!</br>  想当年,冯明文让南中蛮夷血流成河,其计之毒,非生死大敌犹不足言其行,原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br>  怪不得此人不惜大耗钱粮,也要让兴汉会在南中兴修栈道,开种植园。</br>  他这是别有目的啊!</br>  没错,他绝对也是为了打听凤凰胆的下落。</br>  凤凰胆啊,得之可得长生,居然会流落到古滇国。</br>  原来汉武帝屡屡派人去西南,是为了古滇王手里的凤凰胆……</br>  这一切,真相终于揭开了。</br>  觉得自己已经知晓迷雾一角的朱据,此时思绪乱如麻。</br>  他正欲小心地把书藏起来,忽又发现案几上的另一本小册子。</br>  有了前一本书之鉴,朱据知道,这本小册子,其价恐怕亦是不下前一本。</br>  他连忙又翻开,但见第一页写着:八荒六合唯我长生决(丹药篇)。</br>  一股气血猛地冲上朱据的脑门,让他差点血压升高意识模糊。</br>  修仙之术?</br>  天下竟真的有修仙之术!</br>  冯明文的师门,竟是恐怖如斯!</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4/912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