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征辽

推荐阅读:超神建模师末法王座最终救赎超级电子帝国法师奥义网游灵宝贤王异界功法推广大师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武炼虚空

    秋日草黄马肥,正是征伐的好时候。</br>  这一点,曹叡知道,草原上的轲比能更是知道。</br>  王雄从韩龙嘴里得知轲比能九月欲举兵东进,以吞辽东鲜卑,眼底的神色就郁郁起来。</br>  若是按陛下诏令,领兵伐辽,那么幽州兵力就会空虚,到时只能任由北边的轲比能吞并辽东鲜卑。</br>  若是按兵不动,唯恐陛下降罪。</br>  王雄心有所虑,送走韩龙后,自己在府上呆坐关晌,苦思对策。</br>  现在幽并二州的胡人,实力最强者,莫过于轲比能。</br>  若是再让其坐大,那么才安定两三年的幽州,尽早又会再次迎来胡人的抢掠,所以必须要阻止他。</br>  只是自田豫被迫离开幽州后,轲比能就多次进贡。</br>  若是幽州方面公然反对他出兵辽东鲜卑,只怕又会让他心怀二心。</br>  既然不能公然插手,那就只好借他人之手了。</br>  想到这里,王雄目光一闪,他起身进入书房,以最快的速度写了一封信。</br>  然后唤过下人:</br>  “把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并州刺史府毕刺史的手上。”</br>  现任的凉州刺史叫毕轨。</br>  幽并二州,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屏障,与胡人相交的最前方。</br>  所以互通消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br>  就如幽州北方有一个轲比能一样,并州的北方,也有一个鲜卑大人步度根。</br>  而最凑巧的是,步度根与轲比能有仇。</br>  因为当年步度根有一个兄长叫扶罗韩,本来也是一个有数万骑之众的鲜卑大人。</br>  后来代郡乌丸能臣氐叛魏,想要加入扶罗韩的部族。</br>  扶罗韩亲自率万骑前往迎接,哪知能臣氐走到半路,突然觉得扶罗韩不是明主。</br>  于是又让人给轲比能报信。</br>  轲比能同样领万骑前来。</br>  三方最后约定一起盟誓,组成同盟。</br>  都言草原的汉子是实心眼,谁料到出了个轲比能?</br>  轲比能在会盟的时候,出其不意杀了扶罗韩。</br>  这一下,别说想脚踏两船的能臣氐被轲比能所并。</br>  就连扶罗韩之子泄归泥面对轲比能的咄咄逼人,亦不得不率众向自己的杀父仇人投降。</br>  所以步度根闻兄被轲比能所害,而自己的兄长遗留下来部众,自己连一根毛都没捞到,自然对轲比能多有怨恨。</br>  幽并二州的鲜卑,两个势力最大的大人,常年相互征伐。</br>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魏国的暗中拱火。</br>  并州前刺史是梁习,任并州刺史二十余载,期间威震鲜卑、斩杀叛胡,令并州百姓归心,政绩常为天下第一。</br>  步度根的势力弱于轲比能,只能率领自己的部众守太原、雁门郡等地。</br>  靠着给魏国当看门狗,这才换取来魏国的支援,勉强支撑不致被轲比能吞并。</br>  梁习自然也乐得让鲜卑胡两大势力杀来杀去,同时还顺便让步度根帮自己守边境。</br>  甚至为了压制过于强大的轲比能,梁习还亲自领兵出塞,大破轲比能。</br>  只是自四年前梁习调回洛阳任大司农,毕轨成了并州刺史后,这一切就开始发生了变化。</br>  毕轨少有才名,家财殷富,出身显贵,其子尚公主,算得上是魏国的外戚。</br>  也正因为如此,毕轨任并州刺史,掌握实权后,极是骄纵。</br>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勉强维持梁习定下的制度。</br>  只是没过两年,他就露出了本性。</br>  先是不断压迫境内胡人,掠夺其牛羊。</br>  然后又时不时挑起边境之争,杀胡人以领功。</br>  近年来毕轨的这些所作所为,惹得并州胡人小乱不断,甚至境外胡人亦趁机数次侵扰边境。</br>  就连代表着并州胡人最大势力的步度根亦对毕轨颇有怨意。</br>  只是步度根寄人篱下,又与轲比能交恶,进退无门,只得忍气吞声。</br>  而他的这种态度,又反过来助长了毕轨的骄纵。</br>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毕轨得到了王雄的来信,待他览毕,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召来步度根:</br>  “吾素知你与那轲比能有仇,无一日不欲诛之也。然汝侄泄归泥,其父被轲比能所害,不思复仇,反听命于轲比能,此可谓禽兽耶?”</br>  步度根闻言,面有羞惭之色,同时又不胜悲凉地说道:</br>  “吾侄为轲比能所迫,若是不从之,怕是亦要像吾兄一般,要被其所害。”</br>  “且轲比能势大,得草原众人所重,吾等能保全其身,已是侥幸,又安敢轻言复仇?”</br>  毕轨道:</br>  “不然。即便仇人势大,天地之大,又何愁无容身之处?岂可认贼为主?”</br>  “且尚有你这位叔父在外,你叔侄二人何不并力讨仇人,以报父兄之仇?”</br>  步度根何尝没有想过这个?</br>  只是他自己都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这才换来不被轲比能吞并。</br>  又哪来的本事给泄归泥提供庇护?</br>  只听得他说道:</br>  “只是怕吾侄无安身之处耳。”</br>  当然,除非是像西部鲜卑的部族那样,向西边迁移,寻找新的草场。</br>  只是这样的话,不说能不能找到新的安身之处,单单是路上要死多少族人,就是个大问题。</br>  更别说离开这里以后,以后如何报仇?</br>  不到迫不得已,谁愿意离开熟悉的草场,历尽艰辛去寻找那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的新草场?</br>  “此事无忧耳!”毕轨就等着步度根这句呢,只听得说道,“以前吾不知汝尚有一侄在轲比能处。”</br>  “如今知矣,又岂会坐视不理?你只管派人与他说,吾这里自会安排。”</br>  步度根没想到毕轨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当下大是意外。</br>  想起以前自己对毕轨多有怨言,心下更是有些羞愧,匍匐下去:</br>  “草原虽广,亦不及使君大人心胸也!”</br>  毕轨捋须一笑,扶起步度根:</br>  “汝为大魏守边,久有功劳,吾又岂会不知耶?到时你与泄归泥并力讨轲比能,也算是为大魏出力。”</br>  “小人岂敢不尽心乎?”</br>  步度根回到自己族中后,立刻秘密派人去寻泄归泥:</br>  “汝父为比能所杀,不念报仇,反属怨家。今虽厚待汝,是欲杀汝计也。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br>  泄归泥得闻这话,当场大哭出来:</br>  “吾虽不得不听命仇雠,但心中无一日不恨也!今得叔父所唤,岂敢不从?”</br>  此时轲比能正召集各部落,准备东征。</br>  泄归泥借此机会召集族人,不为轲比能所疑。</br>  待召集毕,却是带着部众掉头西逃。</br>  事实上,轲比能虽说是杀了扶罗韩,但为了安抚其遗下的部众,却是对扶罗韩之子待之甚厚。</br>  草原上的厮杀,本就是今天你杀我,明日我杀你。</br>  子杀父的也不是没有。</br>  就如当年的冒顿,就是杀父自立。</br>  更兼轲比能本是小种鲜卑,只因勇猛善战,公平公正,这才被推为大人。</br>  在誓盟时杀了扶罗韩,已是失了公信。</br>  若是再无故杀其子泄归泥,毫不掩饰自己吞并扶罗韩部众的目的,那就真是要大失人心了。</br>  所以他厚待泄归泥,只是为了让其部众归心,只待日久,再徐徐并之。</br>  且看到泄归泥领部众归己,平日里也是听话,轲比能只当得计。</br>  故当他得知泄归泥率众西逃欲归步度根的消息,就如是被一记闷雷砸头上,眼前直冒金星。</br>  “逃了?怎么会逃了?!”</br>  轲比能抓起头上的毡帽,一把砸出去,露出满头的小辫子。</br>  狂怒的他,梳在后头的小辫子甩了起来,如同一窝小蛇在空中乱舞。</br>  只是他终究也算是一方雄主,虽是狂怒,但仍能很快冷静下来:</br>  “查清楚他是从走哪条道逃的了吗?”</br>  “禀大人,已经查清楚了。”</br>  “立刻召集本部精骑,随吾追贼!”轲比能咬牙切齿道,“泄归泥小儿,若是被吾擒之,必枭其首而制骨杯!”</br>  幽州的王雄,早就派出了探马,时刻注意着北边的消息。</br>  待探马回报塞外胡人西边有异动时,他不禁拊掌而大笑:</br>  “吾计成矣!”</br>  高兴之下,王雄又吩咐道:</br>  “来人,拿吾请帖,去请韩龙。”</br>  若是没有韩龙的提前报信,只怕这一次,自己就要被动了。</br>  谁知派出去的下人回来后,却是给王雄禀报了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br>  “回使君,韩壮士已离开幽州矣!”</br>  “可知彼往何处?”</br>  “听乡人言,或往并州,或去关中,甚至可能去凉州,多是往胡人聚集与豪侠出没之地。”</br>  王雄闻言,倒也不意外,只是叹曰:</br>  “惜哉,韩遣勇这等壮士,竟不为吾所用……”</br>  建兴十年九月,轲比能因泄归泥的叛逃,不但欲东征吞辽东鲜卑以壮其众的计划落空。</br>  而且泄归泥带走了不少部众,轲比能部族反而被削弱了。</br>  一封书信解决了眼前的轲比能之患,王雄便领着已经召集完毕的幽州兵马,准备向辽东进发。</br>  哪知天公不作美,前方很快传来消息:辽东秋日连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且辽水暴涨,无法渡水。</br>  王雄不得已,只得缓行,又派人前往青州,探问走海道的田豫的情况。</br>  谁知田豫这边也是不顺利。</br>  青州本是有个都督夏侯楙,只是曹魏夏侯三家,先后皆为曹叡所忌,故如今夏侯楙已被召回洛阳。</br>  田豫本就是被王雄排斥出幽州,不得已到汝南任太守。</br>  现在曹叡让田豫以太守之位统青州诸军,又是以小统大,如何能让青州各位大佬服气?</br>  特别是青州刺史程喜,心里更是忿忿不平。</br>  田豫到领军到青州后,除却能号令自己所带过来的汝南之兵外。</br>  青州诸军在程喜的唆使下,对田豫的军令多是阴奉阳违,行动迟缓。</br>  青州(即现在的山东部分地区)本就是沿海,按理来说,舟船当是早就准备好的。</br>  但在程喜的暗中阻挠下,田豫整整延误了一个月,这才准备妥当。</br>  而且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此时的海上风高浪急,根本无法渡海。</br>  幽青州皆不利往辽东的消息同时传到了曹叡的耳里,在确认实际困难之后,曹叡只得下诏,暂停征辽。</br>  当然,魏国第一次征辽的有始无终,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br>  至少知道了征辽的困难,以及所要做哪些准备。</br>  青州成山,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将,正在举目远眺。</br>  成山,又称“朝舞”。</br>  始皇帝东巡到此,驻成山而望东海,恍惚间见到了传说中的仙山,后称成为为“天之尽头。”</br>  此山三面沿海,一面接陆,与辽东隔海相望。</br>  从这里乘船出发去辽东,最是便利。</br>  后汉武皇帝又在成山建了楼观,方便观海。</br>  老将军现在正是站在楼观上,眺望成山四周。</br>  一个中年汉子站在他身后,问道:</br>  “大人,陛下已经诏令我等暂停伐辽,我们还在这里做什么?何不归汝南?”</br>  他一边虚扶着自家大人,一边面有不平之色,语气中还带着忿然:</br>  “留在此处,白受人之气,若不是大人有陛下所赐符节,我们自己军中,怕是连粮草都凑不齐!”</br>  老将军正是汝南太守田豫,他身后的中年汉子,乃是其子田彭祖。</br>  听到儿子的话,田豫没有回头,仅是淡然一笑:</br>  “吾豫州汝南太守之职,督青州之军,军中诸将,不服我很正常。”</br>  “况军中以军功为先,如今吾领诸军又无功,怕是此时诸人心里是要笑话我呢。”</br>  田彭祖于是又重复问了一遍:“那大人为何还留在此处?何不早日归去?”</br>  田豫仍是没有回答,仅呵呵一笑,脸上神色却越发沉静。</br>  他指了指对面海上,问道:</br>  “你可知对面是何处?”</br>  田彭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是辽东。”</br>  他顺着自家大人所指方向看去,但见海面上雾蒙蒙的,高高的海浪,如同一头头怪兽,不知疲倦地冲击着岩石。</br>  即便是站在成山的楼观上,也能听到击钟敲鼓一般震耳响声。</br>  疾烈的海风吹来,让他不由地又伸出手,想要扶住自家大人。</br>  风急浪高如此,真要敢此时渡海征辽,怕是没见到辽东,就先喂了海里的鱼。</br>  “是啊,风急浪高如此,即便吴人擅舟船,只怕亦难安然行船于海上吧?”</br>  说到这里,田豫的目光越发地深邃起来:</br>  “到时他们只能沿海岸行船,才不致被海浪所噬……”</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4/837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