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4章 软实力
推荐阅读:纹猎天下、异界之红警大战、龙墓世界、老师有枪、神朝大帝、异世之剑客至尊、全娱天王、吞天神帝、风云之少林威武、洪荒古纪、
李慕和阿梅扶着冯刺史出了前院,冯刺史当场就能站稳了自己走。</br> 甚至长吐出一口气后,还有心情低骂了一句:</br> “赵二郎非人子哉!”</br> 听到这话,阿梅只是抿嘴一笑。</br> 但李慕乃是出身世家女,从小就识文断字,文学素养不低,此时双眼发亮:</br> “阿郎方才在厅中所念,别说是赵二叔,就是妾亦听得心情激荡。”</br> “是吧?”想起自己方才在前院的表演,冯刺史都忍不住地给自己的演技点个赞。</br> 这几日的戏,并没有彩排,主要靠的,还是临场发挥。</br> 主要就是赵二郎这哈批,入戏太深,直接给自家兄长倒了一大樽烈酒。</br> 没半点眼色!</br> “不见厅中诸人乎?谁不为阿郎文采所倾?”</br> 李慕紧紧地攀住冯刺史的胳膊,声音柔得都快要能拧出水来:</br> “张娘子在外头听完,差点就忍不住冲进去了,现在比我等提前一步,跑去告诉女君了呢!”</br> 冯刺史哈哈一笑,志得意满。</br> 然后一手搂住一个妾室,笑吟吟地说道:</br> “身上全是酒气,且扶吾去沐浴一番。”</br> 后院里,关姬与张星忆两人,等了半天,才听得门口传来自家男人的声音:</br> “这么晚了,细君怎么还不睡?”</br> 冯刺史没有束发,披着一件外袍就走了进来。</br> 看到关姬挺着大肚子,连榻都没上,正与张星忆坐在桌边言笑妟妟。</br> 走近了,才看到案桌上铺着纸张。</br> “这是在写什么?”</br> “自是在等‘天生吾徒有俊才’的冯君侯。”</br> 关姬心情似乎极好,竟是开玩笑地接了一句。</br> 冯永走到跟前,低头看去,但见桌上的纸所写的,正是自己在前院所念的《将进酒》。</br> 他不禁吃了一惊,看向张星忆:</br> “四娘竟有这等心思?只听了一遍就能背下?”</br> 张星忆骄傲地一抬头,不屑地看了一眼冯大抄公。</br> 倒是关姬笑着解释道:</br> “前几日就知道你要念诗,又不肯提前跟我们说。四娘早在外头让人准备好了笔墨,在你念的时候就记下来了。”</br> 她说着,又低头看向桌上,双手捧起纸,赞叹道:</br> “怪不得阿郎不愿意提前说呢!这等佳文,妾看也只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能与之相比。”</br> “若是提前说了,何能惊艳厅中众人?千金散尽还复来,好句!这等句子,也只有阿郎有底气说。”</br> 冯永看到桌上还有不少纸张,上头皆是潦草而又凌乱的炭笔字体,想来是张星忆让人在宴厅外面的速记。</br> 倒是关姬手上所捧的纸,上面的字体铁画银勾,隐透出凌厉而不失豪放。</br> 一看就知道是虎女的作品。</br> “好字!”冯刺史从关姬手里接过纸,“细君这个字,与此文倒是呼应。”</br> “妾初闻阿郎在前院所念之诗,心头亦是激荡,故忍不住地写了下来。”</br> 关姬靠了过来,轻笑道,“写完后,才发现今夜所书,比往日要好上不少呢!”</br> “这大概就是从字识人吧。”冯刺史的书法虽说是独创一帜,但欣赏水平还是有的。</br> 他看了一会,这才满意道,“前番那曹三让吾亲书此诗给曹植,正好,细君倒是省了吾一番事情。”</br> 此话让关姬“扑哧”一笑。</br> 张星忆在一旁没好气地说道:</br> “姊夫,咱们说话要凭良心!亏得我看以你在前院醉倒,就赶快回来,让阿姊把这诗重抄了一份……”</br> 嗯,果然是夫妻连心么?</br> 冯刺史咳了一声,面不改色。</br> 反正在自家女人面前丢脸,不算丢脸。</br> 只是张小四这番功劳,没有得到冯刺史及时的反馈,让她心头更是不满。</br> 于是她满怀恶意地问道:</br> “这诗还没诗名呢,要不然姊夫你亲笔题一个?”</br> 冯刺史讪笑:“别闹,即使是男子,也难写出细君这一手字,我是自愧不如也,如何能画蛇添足?”</br> 大妇则贴心多了,顺势转移话题问道:</br> “说起这个,阿郎还没说此文是何名?”</br> “将进酒,乐府诗。”</br> “又是乐府诗啊?阿郎似乎很是喜欢写乐府诗?”</br> 关姬从冯永手里拿过纸张,提笔在上头写下“将进酒”三字。</br> “大汉流传最广者,不就是乐府诗?”冯永微微一笑,“再说了,不写乐府诗,如何能聆听细君之唱?”</br> 当年关大将军唱一首《蜀道难》,让冯刺史大感惊艳。</br> 关姬大概也是想起了当年之事,当下温柔一笑,只是当着张星忆的面,她不好多做表示。</br> 于是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五花马,又是个什么典故?”</br> “将骏马鬃毛修剪成瓣以为饰,分三瓣者,为三花马,分五瓣者,称五花马。”</br> 关姬听了冯永的解释,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多做追问,只当是哪里的风俗:</br> “原来还有这个说法,倒是妾孤陋寡闻了。”</br> 不过倒也符合她初闻五花马时的理解。</br> 毕竟能与千金裘相提并论,想来定是名贵之马。</br> “不过是我师门中的习惯罢了,细君没有听说过也是正常。”</br> 说起这个,冯永又转而对张星忆说道:</br> “既然诗中提起五花马,明日就让人挑出一匹上等好马,把马鬃剪修成五花。”</br> “同时再让慕娘挑几件上等衣物,哦,还有那美酒也要准备好。”</br> “只待那曹三辞行时,让他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就说是我给曹植的赠礼。”</br> “此事,四娘记得亲手为之,不要出了差错。”</br> 张星忆点头应下。</br> “阿郎对那曹植,倒是上心。”</br> “不上心不行。若说当年曹操是文武皆是过人,那曹丕之文也算是可观。今到曹叡,武略不济,文才不足。”</br> 若是换了原历史上,曹叡也算是半代雄主。</br> 可惜的是,现在遇到了开挂的。</br> 因为连年对外惨败,第一年战胜吴国所树立起来的威信,早就已经失尽。</br> 登基这么多年来,曹叡现在连根基都办法巩固下来,更别说像原历史上掌控全局。</br>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非常致命的。</br> 据探子所报,现在都督关中的司马懿,权力极大。</br> 可以自主任命关中诸军中层将领,甚至有权处死低层将校。</br> 再加上屯田以及特设专门的易市。</br> 钱粮军权政权集于一身。</br> 不说司马懿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如今曹叡对魏国的掌控力,比起原历史,要差得太多太多。</br> “如今魏国可称道者,廖廖无几人。武略不过司马懿,或许满宠也算是一个?”</br> “大汉武德充沛,有何惧哉?反倒是以文采论,仅曹植一人,便可压天下。”</br> 论起武略,不是说冯永看不起魏国的其他人,而是……</br> 没有了后方之忧的诸葛老妖,根本就无惧司马老贼。</br> 乌龟壳再硬,有汉阳造硬?</br> 反正冯刺史是不信的。</br> 可以说,这个时期,大汉与魏国是与原历史反过来的。</br> 此时魏国人才正不断凋零,处于衰弱期。</br> 而大汉,却因为某人的开挂,人才提前涌现,国力处于上升期。</br> 唯一所缺者,则是软实力方面。</br> 虽说未来影响魏晋文化方向的那些人,因为浮华案的风波,现在还只能是默默夹着尾巴做人。</br> 但“建安三曹”是中国文学史永远绕不过去的高山。</br> 即便现在三曹仅剩一个曹植,也足以让天下文人仰望。</br> “天命所在,人心所向”这种东西,虽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玄学得很。</br> 偏偏你又不能忽视它。</br> 毕竟这个时代,连天象都要拿来证明谁才是天下正统。</br> 没办法,大伙都信这个。</br> “阿郎太过自谦,以前尚可说曹植一人压天下,但大汉现在不也有阿郎么?”</br> 冯刺史干笑一声:</br> “曹植毕竟是前辈,战阵上可以以胜负说话,但文坛之事,作为晚辈,态度还是放低一些比较好。”</br> 再怎么被人吹上天,冯刺史心里还是牢记一件事:自己是个开挂的,不靠真实力。</br> 冯刺史在后院与自家妻妾算计的时候,在前院的曹三已是酒意朦胧,步伐踉跄。</br> 他从未喝过这么烈的酒,仅仅是最开始的三樽,就已是让他有些遭不住。</br> 再加上冯永走后,赵广自告奋勇接手宴席,可怜的曹三就算是倒了大霉。</br> 反正是等他醒来时,已是第二天大亮时分。</br> 宿醉让曹三觉得自己头痛欲裂。</br> 吃过下人送上来的吃食,热汤下腹,曹三这才觉得好受了些。</br> 他正捧着自己的脑袋呻吟,但是冯郎君派人送过来的东西,很快就让他把自己的难受抛之脑后。</br> “这就是冯郎君亲手所书的昨夜文章?”</br> 曹三小心翼翼地把裱好的纸张摊到桌上,刚一入眼,顿时就不由地喝彩:</br> “好字!”</br> 果真是字如其人啊!</br> 看这豪放而不失刚劲的字体,真不愧是擅写雄文的冯郎君所书。</br> “将进酒?原来这此文叫将进酒?”</br> 曹三喃喃自语,欣赏了半天,这才珍之又珍地收起来。</br> “昨夜才在宴席上求冯郎君亲书,今日就能得其真迹,冯郎君对陈王,真是重视非常。”</br> 想到这里,曹三又不禁再感叹一声,天意弄人。</br> 此行已是圆满,曹三归心似箭,要回去禀报陈王,所以他很快提出辞行。</br> 冯永也没有挽留,毕竟汉魏两国终究是敌人,有些事情,拖得越久,越容易出意外。</br> “此马叫五花马,乃是君侯座骑。君侯说了,诗赠曹公子,马亦赠曹公子。”</br> 张远把缰绳递到曹三手里,很是庄重地说道。</br> 曹三不是曹植,所以还没有资格让冯永亲自送行。</br> 倒是张远作为冯刺史身边最优秀的学生,被派来送曹三。</br> 曹三看着眼前的高头大马,即使他自小跟随曹植,久见罕物,亦不得不发出一声赞叹:</br> “此马神俊矣!”</br> 但见此马全身油光发亮,,鼻孔极大,四蹄如碗,背腰宽且平直。</br> 最引人注目的是,马鬃毛被精心修剪了一番,上头还用饰物装饰,平生添了几分贵气。</br> 张远点头:</br> “曹使者当真有眼光,此马乃是西域天马,后有人特意从西域转运而至凉州,最后送予君侯。”</br> “君侯极是喜欢此马,故让人</br> 他说着,又拍了拍手,只见有数位仆人捧着东西上来。</br> “此几物,乃是纯色裘衣,还有南乡最新款的绒衣,在外不说千金,就是万金,也是难求。”</br> “至于这些美酒,西域蒲桃酒、南中蜜酒、烈酒,皆是君侯珍藏,都请曹使者一齐带回去给曹公子。”</br> 曹三闻此言,整面容,正衣冠,然后对着武威城深深地一拜,朗声道:</br> “曹三代陈王谢过冯郎君相赠!”</br> 陈王这些年来失意失落,如今能得冯郎君这份情谊,也不枉陈王此次甘受朝廷猜忌,与汉人通书信。</br> 五月的陇右,已是满地青翠。</br> 来时满怀忐忑,无心观景色。</br> 回时收获满满,曹三再一次来到冀城时,终于有心情一观这个陇右重镇。</br> 这些年来,因为从汉中运转过来的物资,都要经过冀城中转,所以冀城日见繁荣。</br> 各类食肆客舍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br> 甚至从南乡传过来的一种新娱乐,也已影响到了冀城。</br> 那就是说书人。</br> 雍凉自古出豪杰。</br> 以《紫电青霜记》为代表的侠义小说,不但极合雍凉风气,而且因为通俗易懂,更是为广大雍凉百姓所喜爱。</br> 往来的商队,大多都是苦脚力,苍头黔首也没什么钱去高档场所。</br> 偏偏受众最多的又是他们。</br>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br> 于是一些说书人,有时干脆跑到商队脚力睡的大通铺客舍里去讲。</br> 更加不讲究的,就是找个空旷之地露天讲。</br> 反正干这个,有嘴就行。</br> 久而久之,有些地方就成了固定说书的地方。</br> 有了市场,自然就会有消费,有些青皮暗倡也跟着流窜过来。</br> 为了办事方便,于是这些固定场所又开始围上栏杆,盖上棚子,以遮风挡雨。</br> 此时栏杆多称为勾栏。</br> 这等地方,在南乡早就有之。</br> 不过南乡的这等场所很是正规,官府有专门的曹署管理。</br> 因为聚拢时如瓦合,散时有如瓦解,易聚易散,所以称之为瓦市勾栏之地。</br> 乃是中底层百姓,往来脚力娱乐的地方。</br> 冀城这边,也随了南乡那边的叫法,渐渐地叫开了来。</br> 曹三在汉中时,早闻冯郎君治南乡的种种异闻,只是来时匆匆,要去凉州见冯郎君为要。</br> 如今事了,听闻冀城亦有这等奇特之处,便心生好奇,要前往一观。</br> 哪知亲临之后,发现此处大是粗俗,往来皆是粗衫苍头。</br> 当下不免有些失望,只是听闻那说书,却又让他觉得新奇,流连一番,竟是不忍立刻离去。</br> 隔壁又传来有女子的声音,咦咦呀呀的,似唱非唱,调子如捏着嗓子唱出来一般,当是民俚俗曲。</br> 什么“靖哥哥”、“蓉儿”,让人听得糊里糊涂。</br> 曹三顺着声音转过去,但见勾栏围住的地方,有女子脸上涂抹着劣等脂粉,如同鬼画,张嘴在唱着什么。</br> 旁边还有一男子,长得粗矮无比,面目憨厚,一笑就是黑黄的龅牙,一看就是从地里刨食的。</br> 偏偏腰间还配了一把刀,不住地围着女子转。</br> 时不时还配合女子说两句。</br> 引得下边汉子呼吸急促,叫好不已,脖子都粗红粗红的。</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4/837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