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2章 阳谋

推荐阅读:法师奥义末法王座超神建模师盛唐传说龙族高手在都市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武傲乾坤律师展昭与美女护士同居

    所谓东阿王,便是曹植。</br>  论起来,还算是曹睿的皇叔。</br>  只是这个皇叔又是上一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那么身份就很尴尬了。</br>  偏偏曹魏对曹家近宗与远宗的政策是两种极端。</br>  像曹真曹休这种对皇位没有威胁的旁支或者养子之类,曹丕曹睿父子那是委以全部的信任。</br>  不但能领军,而且还让其镇守疆域,重权加身。</br>  而对于皇帝的亲叔伯亲兄弟,却是严加防范。</br>  虽说名义上各有封地,但实际上封地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br>  不但能擅自离开,就是在自己府中都要小心谨慎。</br>  因为府上有皇帝派出的官吏监督,只要稍有说错话做错事,轻则被皇帝下旨斥责,重则要被降爵夺爵。</br>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安份,总还是能锦衣玉食,日子能过得下去。</br>  唯一的例外,就是曹植。</br>  不单单因为他是上一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br>  还因为他的名声实在太大。</br>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上任王位竞争的失败者。</br>  不过也正是因为曹植的才华是世人公认的,名声太大,若是无缘无故地暴毙,难免会让天下人怀疑,这魏国皇帝心胸太过狭窄。</br>  你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谁还敢相信你能容忍外人?</br>  那位退位的汉帝……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暴毙吧?</br>  再加上有皇太后卞氏的庇佑,曹丕最终也没能弄死自己的弟弟。</br>  不过弄不死归弄不死,但时不时打击一下还是可以的。</br>  所以这些年来,曹植的封地一直在变化,身为皇家中人,却如同一个被流放的犯人,不断地迁徙封地。</br>  好不容易熬到曹丕死了,曹植觉得自己终于松一口气,于是屡次上书曹睿,希冀能得到任用。</br>  要不说曹操当年最终选了曹丕呢?</br>  曹植是有才气,但适合做才子的人,未必就合适混政治。</br>  他若是就此安静下来,或许还能像别的亲王那样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br>  曹睿一看到自己这位皇叔居然还有出仕之心,只会觉得他是贼心不死。</br>  对曹植送上来的奏章,曹睿表面上是亲手作答:皇叔的文采好好啊……</br>  然后对着左右下令道:你们去给我这位皇叔搬搬家,让他多动一下,免得一天到晚胡思乱想。</br>  曹植又搬了好几次家,最后终于明白过来,曹丕曹睿这对父子这辈子压根就没想着给自己留下希望。</br>  没有希望的人是疯狂的。</br>  再加上曹丕一去,曹植就是魏国文运的代表人物。</br>  在冯贼以几篇文章名传天下,又正值魏国连接败退的时候,这无疑又给曹植上了一道护身符。</br>  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曹植索性直接开喷:</br>  “尧之为教,先亲后疏,自近及远。周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至于臣者,人道绝绪,禁锢明时,臣窃自伤也。”</br>  “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胡越。”</br>  “今臣以一切之制,永无朝觐之望,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br>  ……</br>  先是喷皇帝对待宗亲的态度:</br>  你看看人家古代的贤君,哪一个不是先亲近自己的亲人,亲自给亲人做示范,然后才敢说让天下子民按规矩行事。</br>  再看看现在我们大魏对待自家宗亲,兄弟断绝通信,不让相互问候,连庆吊之事都不能往来,简直和胡越那些野蛮人还野蛮!</br>  皇帝这样怎么能教化好天下的子民?</br>  我现在是不指望能回到洛阳了,但是我要为族人说一句公道话,这样是不对的!</br>  然后又以汉文帝与朱虚侯、东牟侯,周文王与同母弟虢仲、虢叔,周成王与召公、毕公的事迹来论述宗亲的重要性。</br>  所谓朱虚侯、东牟侯,皆是刘邦之孙,为平吕氏之乱立下功劳;</br>  而虢仲、虢叔身为周文王的胞弟,在周文王建立周朝的过程中是出了大力;</br>  召公、毕公则是周成王的叔叔,两人辅助周成王开创了成康之治。</br>  皆是宗亲扶植人君的例子。</br>  最后,曹植重点指出:</br>  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也。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br>  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br>  ……</br>  意思就是说能让天下人听话的,是手握权势之人。</br>  现在的魏国,都是世家大族执政,而不是我们曹家宗亲。</br>  照现在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我们曹家的权势迟早要被世家大族控制在手里。</br>  不信你看看瓜分齐国的人,是田氏而不是宗亲吕氏;三家分晋,没有一个是姓姬的。</br>  陛下,你好好想想吧!</br>  曹睿看完后,当场把奏章砸到地上,表示我想你阿母!</br>  朱虚侯本欲立其兄为帝,东牟侯后来谋反,当吾不知耶?</br>  连冯贼的文章都压不下去,要你这文运代表人物来有何用?</br>  若不是曹植没有沾染上这一次的魏蜀之战,说不得曹睿就想着把夏侯霸的锅甩到曹植头上。</br>  但见曹睿发了一通脾气过后,脸色忽阴忽晴,显得极是难看。</br>  此次曹植上奏章说这些话的时机挑得很是时候。</br>  曹睿就是再怎么咬牙切齿,他也知道,萧关大败后,曹真一病不起,放眼大魏,确实已经如曹植所言,世家大族掌权已成必然之势。</br>  除非自己能有五六七八年的时候,安安稳稳地收拾国内的局势。</br>  就目前看来,这几乎就是一个近乎奢望的想法。</br>  孙权的吴王之位是先帝封的,现在他弃王而称帝,打的不仅仅是蜀人的脸,同时还是魏国的脸。</br>  自己要是没有任何表示,那还有什么威信可言?</br>  本以为蜀人会因此与吴人绝交,到时自己自有计较。</br>  没想到那诸葛匹夫,居然能硬生生地把蜀人反对声音压了下去,甚至还派人去给孙权庆贺。</br>  想到这里,曹睿又骂了一句:“刘禅那个废物!诸葛匹夫那样与篡位何异?居然还愿意给他当假子!”</br>  再加上陇右落于蜀人之手,凉州断绝,关中受胁。</br>  若大魏对此不管不顾,只顾经营中原,恐怕数年后再回过头来,蜀人已至宛洛矣!</br>  曹睿身为皇帝,又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些?</br>  这一次他精心计划两年之久,欲夺回陇右,就是为了能对蜀人再次形成战略优势。</br>  只要以关中陇右为屏障,把蜀人堵死在汉中,则宛洛无忧,中原安定。</br>  到时不管是对外也好,对内也罢,自己都可以徐徐图之。</br>  哪像现在,南有吴寇,西有蜀虏,一日不得安定。</br>  除了对世家大族步步妥协,以换取他们的支持,还能如何?</br>  靠你们这些宗亲?</br>  靠着你们去降敌吗?</br>  一念至此,曹睿目光一闪,喝令一声:“廉昭!”</br>  “陛下,臣在。”</br>  曹睿示意扔在地上的奏章,面色阴沉地说道:</br>  “把皇叔的这份奏章传下去,就说皇叔之言,感朕肺腑。先帝之所以不让诸王入京,乃是因为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耳。”</br>  “今朕已有十二年未见诸亲王,悠悠之怀,甚是思念,特诏各地亲王遣嫡长子入京,以慰吾思。”</br>  说到这里,曹睿加重语气:</br>  “还有,各地宗亲及外戚有在外掌军管政者,亦召回京,以示皇家亲情之乐。”</br>  他看向廉昭,“特别是夏侯一族,乃是我皇家最为重要的姻亲,但凡牧守一郡以上者,皆需请回来。”</br>  廉昭连忙应道:“诺!”</br>  “曹睿还真会上当啊?”</br>  冯永半躺在马车里,手里拿着刚刚从魏国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脸上颇有些惊异之色。</br>  在汉中呆了两三个月,他终于重新启程回陇右。</br>  祁山道本就是出汉中的数道中最好走的道路,再加上这几年来大汉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祁山道的修整。</br>  现在整个祁山道上,建了不少的邮驿,让陇右与汉中之间的通讯更加快捷。</br>  甚至有不少路段,可以双车并轨。</br>  “他倒是不想上当呢,但就算是他明知这是大汉放出去的流言,也会捏着鼻子认下去,把夏侯霸说成是通敌。”</br>  坐在他身边的张星忆脸上有狡黠之色,忽闪的大眼睛里闪着光。</br>  “说说。”</br>  冯永爬起来,很是感兴趣地问道。</br>  虽然放流言最初是他先想要搞的,但主要还是恶心一下曹睿和夏侯霸,顺便把舆论搞一搞。</br>  舆论的阵地嘛,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br>  多搞些舆论总是没错的。</br>  没想到张星忆猜出他想要搞夏侯霸,竟是亲自策划了此次的流言计划。</br>  对于跟着自己的几个女子,冯永的态度一向是有区别的。</br>  比如对关姬,那就和阿斗差不多:“细君说得是,细君说得对!”</br>  对阿梅则是尽力让她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她能安心学习搞科研。</br>  对李慕就是,你心有多野,我就有多大平台。</br>  至于对张小四,基本就是拉着她一起干坏事。</br>  毕竟搞阴谋这种事情,张小四比较拿手。</br>  这一次,张小四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从曹睿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似乎他还真是上当了。</br>  虽说张星忆这几年在陇右,也学会了骑马,但经常骑马容易形成罗圈腿。</br>  上一次是要赶路,所以只能跟着冯永一路骑行,但这一次行程轻松,她自然是要坐车。</br>  冯永有时骑马累了,就钻到车里休息一会,倒也快活。</br>  车子的减震很差,再加上路况远比不过后世的公路,坐在车里,晃得有些厉害。</br>  但见张星忆随着车子的晃动摇头晃脑,得意地说道:</br>  “自曹睿当上伪帝以来,陇右、石亭两战,已经是把他前面积累起来的威信消耗殆尽。”</br>  “再加上萧关这一战,若是他处理不好,只怕是颜面无存。”</br>  寻常匹夫,若是没有威信没有颜面,在家里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在外要受他人欺凌。</br>  但换作皇帝的话,臣子就很容易欺到头上来。</br>  国内百姓若是日子还能过下去还好,若是过不下去,到时候有人歪歪嘴,来个什么“无能之君”、“昏庸之君”,那就是要老命的事情。</br>  我管你再怎么英明果决,耗了那么多钱粮,掏空了府库,搞得国内民不聊生,却是连续几年打了大败仗,这就是无能。</br>  你那么无能,臣为国家计,奏请太后另立个新君,过分吗?</br>  一点也不过分!</br>  “所以曹睿这一次,肯定是急需有人替他顶上此次战败之责……”</br>  “背锅?”</br>  “什么背锅?”</br>  “哦,没事,我是说,此战的主帅是曹真啊,他领着十万大军都败了,夏侯霸能济个什么事?”</br>  冯君侯还是有些不太明白。</br>  “笨死了!石亭之战后,曹休后来被追责了吗?”</br>  张星忆撇撇嘴,“曹睿非但以曹休为宗亲不追其战败之责,反是派人前往抚慰。曹真亦是宗亲,凭什么就要被追责?”</br>  “不问曹休之责,底下的将士未必没有怨言;现在问责曹真,则失宗亲之望,曹睿是得了失心疯才会干这种前后矛盾的事。”</br>  “只是不问曹真之责,又如何向关中的十万曹贼交代?要么是曹睿自己担上……”</br>  张星忆说到这里,冯永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了,脱口而出地说道:“要么是找个人担上!”</br>  “没错!”张星忆笑嘻嘻地说道,“阿郎以前也说过,曹睿此人,性子最急,有好大喜功之嫌。”</br>  “故按妾想来,不到迫不得已,他断然不会担上这个责任。且妾前头也说过,曹睿若是处理不好,颜面只怕无存。”</br>  “所以他就算是有心,此时也不敢轻易担上战败之责。”</br>  冯永一拍大腿,哈哈一笑:</br>  “恰好夏侯霸是曹家姻亲之族,这身份也是正好,再加上我们放出去的这些流言,曹睿正好顺水推舟,把罪名甩到他头上。”</br>  堂堂正正的阳谋,曹睿就是明知有问题,也要忍着恶心踩进去。</br>  “这般说来,只怕他还要谢谢我们呢!四娘,吾之有你,当真是有如鱼得水……”</br>  看着张小四的花容月貌,冯君侯忍不住地凑过去,只觉自己当真是爱极了这个女子。</br>  “谢什么谢,”以前都是张星忆主动,如今冯禽兽难得主动一次,她却是有些羞涩起来,“只怕那曹睿恨不得吃了你!”</br>  “我现在也想吃了你……”</br>  冯君侯一把搂住她。</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4/758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