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3章 赵老将军亲自出马

推荐阅读:无尽丹田尸路传说大锦衣蛮荒武帝抗战往事女修宗门男掌教法师奥义末法王座超神建模师盛唐传说

    与张星忆仅仅是感觉到这队军士有些奇怪不同,当大汉丞相诸葛亮得知冯永从南乡抽调的士卒已经到达锦城后,竟是猛地站起来,面有惊容,失声而言,“南乡士卒竟精锐若斯?!”</br>  算算日子,从冯明文在自己这里取得调令,再传到南乡,然后南乡士卒闻令而动,最后聚集于锦城外,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br>  这么算起来,南乡士卒从南乡行军到锦城,所用时间肯定不会超过二十天,这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士卒了。</br>  可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南乡那里,本就是难民野民还有胡僚的聚集之地,短短的三年时间,他们是怎么被训练成精卒的?</br>  诸葛亮来回走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按南乡前些日子报上来的数据,如今有人口三万上下,这还不算那些未上户籍的胡人僚人。</br>  那岂不是说,南乡至少还可以再训出两千精锐士卒出来?</br>  南乡县这个地方,究竟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br>  诸葛亮心里越发地好奇起来:有机会,定要去好好看看!</br>  他想了想,又把这个消息让人送到赵云府上。</br>  赵云接到诸葛亮的消息后,同样是吃了一惊,他的第一个反应竟是:“二郎?二郎!二郎呢?”</br>  “这个时候你叫二郎做甚?”</br>  赵马氏听到赵云的喊声,从里头走了出来,问了一声。</br>  赵云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含糊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小事想问问他。”</br>  “有事就想到二郎,没事就让人家滚得远远的!”</br>  赵马氏哼了一声,没好气道,“你莫不是忘了二郎这些日子十天里有八九天都是呆在冯郎君的府上?我都不知道多久没见到他了。”</br>  赵马氏提到这个,又哀声叹气地说了一句,“可怜的二郎,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呆,也不知道在外头吃得好不好,住得习惯不习惯……”</br>  赵云一听这个就头大,“啧”了一声,“他要是在冯庄上吃不好,那这世间也就再没什么地方有好吃的了。你当他想呆在家里?巴不得在外头撒欢没人管呢!”</br>  “你就是看不得二郎有出息!”</br>  赵马氏立刻如同炸了毛一般,怒道,“什么叫在外头撒欢没人管?如今谁不知道二郎有出息了?妾去外头参加聚会,一提起二郎,哪个不是称赞一声?妾不知多有面子呢!”</br>  “还有,这几年不都是冯郎君帮着管教吗?你这个大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当的!我说你就应该好好去谢谢人家才是……”</br>  “我谢他?”</br>  赵云叫了起来,“我堂堂一个镇东将军……”</br>  然后赵马氏那凌厉的眼神就看了过来。</br>  于是赵云的声音就低了下去,叹气道,“前头你还说了担心他在外头过得不好,现在又说要谢谢那个冯明文,左右都是你有理……”</br>  “二郎可是跟了冯郎君才有今天呢!”赵马氏倒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只听她向赵云解释道,“这才跟了几年呢?如今都已经能领军独守一地了,这以后会怎么样,谁敢说得准?”</br>  “只是偏偏你这个做大人的,最开始的时候还与冯郎君有了嫌隙,要真要是影响了二郎与冯郎君之间的情义,看我饶你不得!”</br>  “我与那冯明文能有什么嫌隙?”</br>  赵云惊愕道,心想这是谁在污蔑我?</br>  “你还不承认!二郎早就与我说过了,听说你第一次与冯郎君见面时,就打了人家两鞭子……”</br>  赵马氏斥道,“你堂堂一个镇东将军,还是封了侯的人物,做过的事难道不敢承认?”</br>  糜家和刘家可都是皇亲国戚呢,得罪了冯郎君,两家嫡长子都落了个跑去南中避难的下场。</br>  赵马氏虽说不相信冯郎君会为了以前那点事而记恨在心,但二郎终究是跟了冯郎君才出头的。</br>  所以在赵马氏看来,那个事情自己的夫婿做得就是不对。</br>  “我现在就恨不得抽那赵二郎两鞭子!”</br>  赵云当真是怒了,妈的,为了讨好你那个兄长,连老子你都敢出卖?等着,敢回家看我不抽死你!</br>  “你敢!”</br>  赵马氏立刻尖叫起来,“二郎多久没回过府上了?还不是因为被你吓得!你再敢打他,我就跟你拼了!”</br>  “不可理喻!简直不可理喻……”</br>  赵云气得差点发昏,连连说道。</br>  这就是他不想让二郎呆在家里晃悠的原因,只要与这小子相关的事情,自己的细君就变得不可理喻。</br>  说着,赵云转身就走。</br>  “你到哪去?”</br>  赵马氏一看赵云似乎真生气了,连忙又喊了一声。</br>  “去冯庄,看看那几个小子。”</br>  赵云头也不回地说道。</br>  这一下当真是把赵马氏惊到了,她只是说说而已,可没想过当真让自家阿郎能拉得下这个面子。</br>  一念至此,她心里就是有点后悔起来,自己是不是对阿郎太过苛刻了点?</br>  于是她上前拉住赵云,劝说道,“待那冯郎君成亲之日,我叫人多送些贺礼过去就是,你就不用亲自去了吧?你的身份,可比那冯郎君高得多了。”</br>  赵云一愣,看到赵马氏的神情,心里顿时明白过来。</br>  看来细君还是向着自己的。</br>  只听得赵老将军哄骗自己的细君道,“唉,我觉得你刚才说得对,这个事情,还是说开好一些。再说了,你别看我平日里对二郎多有打骂,但这也是为了他好。”</br>  说完,便带着人出府而去,留下赵马氏在后头一脸的感动莫名。</br>  锦城外的冯庄,如今已经算是年轻一代的圣地一般的存在。</br>  因为冯郎君、赵郎君、李郎君等等这些年轻翘楚,平日里皆是出没于此。</br>  今日,冯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人物。</br>  大汉的镇东将军赵云,带着人亲自来到了庄子上。</br>  “永见过赵老将军。”</br>  冯永听到禀报后,连忙带着人迎出府来。</br>  “你这庄子,变化不小啊。前几年还没这么热闹呢。”</br>  赵云看了看四周,说了一句。</br>  冯庄如今在晒坝上盖起了一溜棚子,这是给成亲那天摆宴席准备用的。</br>  蜀中春日多雨,万一龙抬头那天下起了雨,宴席摆在棚子里,不会受到影响。</br>  还有新房子也盖了不少。</br>  里头有庄户的翻新房,也有给部曲新盖的房子。</br>  更重要的是,如今庄子上还有兴汉会的不少兄弟往来。</br>  赵云仅仅是扫了几眼,就看到人群中有不少面熟的子侄辈。</br>  他心里倒是微微吃了一惊:看来这小子当真已经成了年轻一代的魁首人物。</br>  “国泰民安,乡下的庄子自然就会变得热闹一些。”冯永谦虚道,“这几年百姓安居乐业,皆是陛下贤明,丞相勤政之故。”</br>  赵云在君臣方面,从来都是以忠义为先,不讲那些什么虚言假意。</br>  要不当初也不至于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反对夺民田而赏有功之士,更不会在刘备盛怒伐吴时直言进谏。</br>  所以如今听到冯永这个话,心里就是有些别扭。</br>  大汉如今偏安一方,累如危卵,何来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之说?</br>  赵云“啧”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冯永,心想这个巧言令色之名,当真是……</br>  叹了一口气,不想与冯永啰嗦,直接说道,“黄崇已经率着南乡的士卒到锦城了。”</br>  “什么?意致已经回来了?”</br>  冯永先是惊,再是一喜,最后竟然说道,“怎么这么慢?我还一直担心他赶不及我成亲那天……”</br>  说得太快来不及收口,冯永看向赵云,有些尴尬一笑。</br>  赵云却是没有注意到冯永的口误,因为他只注意到前面那一段话。</br>  当下挑了挑眉,“你刚才说什么?慢?你可知道从南乡锦城有多少里路?”</br>  “大概一千多里吧。”</br>  冯永随口答道。</br>  “是一千两百多里!”</br>  赵云看到冯永这副模样,也不知怎么的,心头的火气就起来了,“你可知南乡的士卒赶到这里用了多久?”</br>  “今天是第十五天,刚好到我定下的时间。”</br>  冯永理所当然地回答。</br>  我下的令,我怎么可能不知道?</br>  “什么?你定的?”赵云一听,眼皮就跳了跳,失声道,“十五天行一千二百里,也就是说,你让他们一天至少要走八十里。”</br>  “对啊!有什么不对?”</br>  冯永奇怪地问道。</br>  我带出来的兵——嗯,虽然是黄崇等人亲手操练,但规矩和操典是我亲自定的,就算是我带的吧。</br>  我带出来的兵,自然要按我的规矩来。</br>  “如此苛求他们,你不怕士卒哗变?”</br>  饶是赵云久经沙场,此时也有些皱眉,心想你这究竟是傻大胆,还是别有隐情?</br>  “有士卒哗变?”</br>  冯永的脸色这回终于是严肃起来,难道自己当真是欠考虑了?这时代的士兵承受能力这么弱?</br>  赵云直直地看着冯永,想从他脸上看出开玩笑的意思,好久才缓缓道,“没有。”</br>  “嗐!赵老将军,你这般说话,很让人误会的。”</br>  冯永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老赵什么时候说话也开始大喘气起来了?</br>  “敢问赵老将军,他们现在何处?”</br>  “自然是已经按规矩安排下去了。”</br>  赵云点头,“此次来,就是想让你陪我去看看那些士卒。”</br>  “好。”</br>  冯永点头,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br>  赵云如今乃是军中第一人,锦城这一带的军中之事,除了诸葛老妖,没其他人敢跟他说不,至少冯永不敢。</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174/453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